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大气热力作用;海洋比例大;昼夜交替周期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可以吸附空气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地球温度适宜。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生物化学能: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珥。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⑴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11年)有一定的相关性;天气: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⑵耀斑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干扰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太阳风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⑷生物生长繁殖在活动高峰年较快。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图示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产生四季和五带二、太阳直射点移动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3★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总结——晨昏线特点:①平分地球、平分赤道、始终过地心,与直射光线垂直;运动方向与自转相反,角速度相同。②始终在地轴附近摆动,摆动的最大幅度为23°26′S;晨线看日出,昏线看日落,它们的太阳高度角都为零。③晨昏线的交点,即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地方,与直射点纬度和为90°★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4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④日期分割:零时(24时)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旧一天”。⑤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实际中日界线没有与180°完全重合3.昼夜长短的计算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注:东12区比西12区快21h,东西12区同时不同日。北京时间=东八区时=120°E的地方时★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⑤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5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⑵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全球昼夜等长↓①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②白昼越来越长③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夏至白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①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②白昼逐渐变短③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冬半年↓①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②白昼越来越短③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冬至白昼最短,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①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②白昼逐渐变长③极昼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春分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6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快固体、液体、气体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圈层名称位置厚度特点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17千米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2800多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3400多千米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水圈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第二章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1.三大岩石的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卓越学案P31图2)★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①岩冷却凝固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3.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课本P69~70)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④④D④②②③③①7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1、内力作用的影响★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①水平运动(为主):形成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②垂直运动(为辅):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2板块运动与地貌(内力作用)板块相对移动边界类型对地貌的影响举例张裂生长边界裂谷、海洋和海岭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中脊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海沟、海岸山脉、岛弧安第斯山、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内力作用)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判断方法岩层弯曲形态岩层上拱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中心新两翼老图示地貌类型未侵蚀地貌山岭谷地水平位移:形成裂谷;垂直位移: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侵蚀后地貌及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图示8★4.地质构造应用①背斜:良好的储油构造,找油找气;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采石场选背斜:岩石受张力作用破碎。★5.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布能量来源风化作用★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