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filaria)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丝虫(filaria)可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帝汶丝虫罗阿丝虫盘尾丝虫链尾丝虫常现丝虫欧氏丝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分别简称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淋巴系统内,幼虫寄生于人的血液内及蚊体内。蚊是其中间宿主,也是其传播媒介。一、形态1、成虫—两者成虫形态相似,均为白色丝线状,体表光滑。丝虫是卵胎生的生物。在雌虫子宫近阴门处可见虫卵发育而成的幼虫---微丝蚴。2、微丝蚴(microfilaria)—两种微丝蚴的共同形态是: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染色后可见体内有很多圆形或椭圆形的体核。班氏微丝蚴两种微丝蚴的区别点微丝蚴的头间隙马来微丝蚴的尾核微丝蚴形态的区别点: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大小(µm)244~296*5.3~7.0177~230*5~6体态柔和、弯曲较大硬直、大弯上有小弯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各核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分开,排列整齐,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宜分清头间隙较短(长:宽为较长(长:宽为1:1或1:2)2:1)尾核无有两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膨大。3、丝状蚴(filariformlarva)—为丝虫的感染期,寄生于蚊体内从蚊子口器中逸出的丝状蚴二、生活史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均为间接发育型。均需要蚊作为其中间宿主,并作为其传播媒介。微丝蚴→腊肠期幼虫→丝状蚴→雌雄中间宿主(蚊体内)侵入人体成虫→产出微丝蚴终宿主(人体内)(sausage-shapedlarva)生活史3个月到1年马来丝虫多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可寄生于浅表淋巴系统,但主要寄生于机体深部淋巴系统。两种丝虫均可有异位寄生。人是班氏丝虫唯一的终宿主。马来丝虫可寄生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从而显示在外周血中夜多昼少的现象。我国的两种丝虫均表现为夜现周期性。班氏丝虫—晚上10时至次晨2时;马来丝虫—晚上8时至次晨4时。三、致病丝虫的致病以成虫为主。宿主的免疫力、机体的反应、侵入的虫种和数量、重复感染的次数、虫体的寄生部位及有无继发感染等对机体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影响。1、微丝蚴血症:即为带虫者。2、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急性炎症与超敏反应有关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流火)、丹毒样皮炎及丝虫热等。以下肢淋巴管较为常见。丹毒样皮炎3、慢性阻塞性病变:淋巴肿或淋巴积液:象皮肿(elephantiasis):多见于下肢和阴囊,由淋巴液循坏障碍所致。腿部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testis):多由班氏丝虫所致。乳糜尿(chyluria):由班氏丝虫所致。阻塞位于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4、隐性丝虫病(occultfilariasis)睾丸鞘膜积液四、诊断1、病原学诊断:从患者外周血、乳糜尿、抽出液或活检物中查出微丝蚴和成虫是诊断本病的依据。⑴血内微丝蚴检查:抽血时间—晚上9点至次晨2点。方法—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离心沉淀浓集法、薄膜过滤浓集法等。尚有海群生白天诱出法⑵体液和尿液内微丝蚴检查:可作离心沉淀法检查。⑶组织内活检成虫:从淋巴结或肿块中抽取成虫或组织切除结节作病理镜检中查成虫或微丝蚴。2、免疫诊断五、流行丝虫病是全世界重点控制的六大热带病之一。班氏丝虫遍及全球,马来丝虫仅分布于亚洲。丝虫病也是我国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但至1994年全国已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流行因素:1、传染源—血液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和带虫者。2、传播媒介:班氏丝虫—主要为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主要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等。3、易感人群—均易感。4、自然因素对丝虫病的流行有较大影响—主要为气温、湿度、雨量及地理环境等。六、防治防治丝虫病的重要措施是普查普治和防蚊灭蚊。1、普查普治:对象—在流行区,血检普查1岁以上的居民。治疗—海群生、呋喃嘧酮和伊维菌素杀虫治疗。2、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地区,应加强流行病学的监测。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