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授课内容一.军事训练伤概述二.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基本原则三.常见的损伤及防治一.军事训练伤概述军事训练伤概述1.什么是军事训练伤?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民兵武装以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直接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2.军事训练伤的危害近年报告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从8%到47.3%不等,因受伤每人每年缺勤15天,军事训练伤是部队战斗力减弱、非战斗性减员最重要的原因。军事训练伤概述二.预防军事训练伤基本原则一.把握科学训练的原则制定具体训练计划时,必须了解和掌握训练伤防治知识,这是预防训练伤发生的重要保证。二.循环训练法在循环中体现渐进的原则,强调在单位时间内,根据训练科目负荷的大小及特点,按照:强度大——小——大;下肢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室外操课——室内授课——室外操课该法训练量比常规大20%,故又叫强化循环训练法。这样做,1.可提高训练效率,2.避免长时间单一动作导致训练伤。三.做好准备活动1.使肌肉热起来,肌肉能够更好的收缩和拉伸。2.为运动部位提供新鲜的含有充足养分的血液。3.润滑关节,使之能够承受大强度的运动。1.饭后1小时内不宜安排剧烈的体能训练科目;2.队列训练1-2小时后,适当穿插安排其他训练课目,防治发生疲劳性骨折;3.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应当交替进行;4.体能训练课安排必须合理,训练课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96小时;5.一次训练的有效锻炼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6.训练后肢体局部有明显肿痛、压痛的应当休息;长期肿痛不消退的,必须及时治疗;四、具体措施1.近期发生运动性创伤、重病初愈者;2.运动时心前区有压迫和疼痛感、左肩和背部有疼痛感;感到明显头痛、头昏、身体虚弱,中等强度运动时气喘等;3.注意力涣散、呆滞迟钝;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脉搏过快和心律不齐;技术能力降低,动作失调;五.发现下列情形要调整训练内容4.训练期晨脉较平时每分钟增加超过12次;训练后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5.开训后4周或者新兵基础训练后8周内,肢体疼痛发生率达到参训者的20%或者关节周围的肌肉肿胀发生率达到参训人员的10%。五.发现下列情形要调整训练内容三.军事训练伤防治的基本原则RICE原则RICE原则损伤发生的时候,发生损伤的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状况。防止这些症状的加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手段称为应急处置--被称为RICE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制动(REST)。减少活动,休息。•减少疼痛和肿胀,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损伤24小时内不能热敷或按摩、揉搓及药酒类涂擦,因为这些方式会加重组织渗出,加重肿胀。2.冷敷(ICE)切记:不要在损伤的前24小时热敷及擦涂跌打药。3.加压(COMPRESSION):包扎。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休息时使患处高于心脏水平4.抬高(ELEVATION)优点:对减轻内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一.疲劳性骨膜炎概述好发于新兵,又被称为“新兵腿”。常发生在新兵训练的正步、长跑、长途行军等训练项目。多发生在承重部位,以胫骨最为常见,其次为腓骨、跖骨、桡骨、尺骨。发病特点1.训练安排不合理,强度突然增大,跑跳运动安排过多。2.训练场地和装备不合理。1.疼痛:常在运动后发生,多为局部钝痛或刺痛,有的在训练后可出现搏动样疼痛。2.肿胀:局部多有凹陷性水肿。3.压痛:为骨膜炎的主要特征。压痛点下可触及单一或串珠样结节。骨膜炎表现5.局部灼热:夜间灼痛感明显。4.后蹬痛或支撑痛6.X线检查:早期骨膜无明显改变,以后逐步出现骨膜增生,骨皮质边缘粗糙、增厚、骨质疏松、骨纹理紊乱等。骨膜炎表现注意:经以上处理后,如局部症状无改善甚至加剧者,应考虑是否有疲劳性骨折,需作X线摄片加以确诊。如系疲劳性骨折,按疲劳性骨折处理。调整训练课内容。“RICE”原则。伤肢局部以弹性绷带包扎。2.晚期或症状较重者:停止训练,按摩理疗。1.早期或症状轻者:治疗:二.疲劳性骨折二.疲劳性骨折1.骨折:骨骼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病人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2.疲劳性骨折肌肉疲劳:过度负重:肌肉有节律的反复收缩,可在其骨性附着部位产生应力,使骨机械强度降低。持续运动使肌肉疲劳,力量衰竭,吸收各种震荡的作用减弱。疲劳性骨折影像学表现1.在剧烈疼痛时停止跑步或适当降低运动强度;2.避免在硬地和不平坦的地面上训练;3.拉伸小腿屈肌30s,然后放松,每天重复2-3次;4.避免运动量的突然增大,避免登山跑。防治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三.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训练强度大或技术性强的军事训练课目中,如超负荷体能训练、海训、长途奔袭、武装越野和泅渡、坦克和装甲乘员训练、特战和特种兵训练等课目。概述直接原因主要有:致伤原因1.在做各种跳跃腾空动作时,落地重心不稳;2.场地不平,失足踏空;3.对新课目心理准备不够,动作不协调;4.体态不正常,体位骤然改变;5.负重跑;6.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腰部过度负重、肌肉紧张以及受外力冲撞或受凉等。1.疼痛持续性下腰部疼痛、有刀割或撕裂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急性腰扭伤的症状表现2.腰部僵硬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此而受限。3.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半数出现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症状,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一.加强腰部针对性训练,提高腰部柔韧性急性腰扭伤的预防二.做足准备活动,减少运动损伤三.加强日常防护,避免意外损伤四.踝关节扭伤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脚扭了。”其实这是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一种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概述概述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损伤。其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为外侧韧带损伤。急性期的初次损伤患者:损伤的早期要限制活动,损伤48小时后可以下地行走,但不宜快走或奔跑,行走距离不能太远。如果损伤没有累及韧带组织,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遵守RICE原则,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扭伤了,怎么治慢性损伤的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则相对较差,改善疼痛和不稳定的症状是治疗的目的,有时需要通过手术重建韧带来改善踝关节的稳定性。一般在损伤后一周再开始。损伤一周后,开始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以及增强小腿前侧肌力为主的功能训练。康复训练1.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单腿直立,另一条腿抬起,膝关节屈曲90°,双上肢胸前交叉,尽量使用踝关节保持全身的平衡。训练时间按照“10-5-10”原则,即每天10分钟,每周5次,共10周。当平衡能力提高后,可以在单足平衡训练中加入规律性的上下肢摆动练习或者抛接球练习,加大训练的难度。2.张力带力量练习:对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动作(脚尖向上勾的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练习4-6组,2-3次/日。踝扭伤之后康复训练3.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地做勾脚尖动作。10-15分钟/次,2次/日,可在练习前热水泡脚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加强训练效果。通过以上3项训练,提高患肢的平衡能力和小腿前外侧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强度,很好地恢复了踝关节的功能,预防了踝关节的功能障碍转为长期持续性,就是训练伤的三级预防。五.肌肉拉伤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少许断裂(微观)局部疼痛,关节稳定,肌力不变部分断裂疼痛肿胀,关节松弛有止点,肌力减弱完全断裂不一定疼痛,关节松弛无止点,无肌力。概述与训练后的疼痛区别临床表现:外伤史锐痛局限撕裂样疼痛、肿胀、压痛、断裂音、抗阻痛及收缩畸型等症状,为诊断的根据。1.早期治疗的原则(RICE):冷敷(Ice)压迫(Compress)抬高患部(Elevation)休息(Rest)2.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3.中、晚期治疗的原则:处理原则: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加速再生修复。处理方法:热疗、按摩、拔罐、药物治疗。同时应根据伤情进行适当的康复功能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差;大腿前后肌群力量发展不平衡、肌力弱等易发生拉伤。疲劳或负荷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疲劳的诊断和恢复。错误技术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不良等。肌肉拉伤原因及预防1.在训练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2.在腿部力量训练中.除注意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外,也应强调大腿后肌群及小腿三头肌力量的锻炼。3.对于经常发生小腿三头肌痉挛疼痛者,应注意观察,训练时有条件应绑上护跳或弹力绷带。4.建立好防卫训练小腿肌肉。预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