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寺庙法隆寺演示目录法隆寺简介法隆寺修建历史法隆寺鸟瞰及平面布局法隆寺内部主要建筑介绍法隆寺简介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院,据传始建于607年,但精确年代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万7千平方米,寺内保存有大量自飞鸟时代以来陆续累积,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及文物珍宝。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筑物”之名义列为世界遗产。1950年时法隆寺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法隆寺修建历史•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是已无法考证,另有观点认为670年火灾后,法隆寺进行了重修在建。•推古天皇九年(601年),圣德太子在斑鸠地区建立斑鸠宫,之后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皇极天皇二年(643年),苏我入鹿袭击山背大兄忘之际,斑鸠宫被焚,法隆寺却幸免无事。•平安时代的“七大寺年表”上记载了和铜年间法隆寺建成。•以八角堂的梦殿为中心的东院伽蓝是天平十年(738年)行信僧都为怀念追忆斑鸠宫旧地的圣德太子而建。•延长三年(925年)西院伽蓝的大讲堂、钟楼烧毁,永享七年(1435)南大门烧毁,虽然嫉妒遭遇这样的火灾,但幸运的是未曾有过烧尽全山的大火灾,建筑、佛像等各时代的众多文化财产得以保存至今。•庆长年间(17世纪初)的丰臣秀赖、元禄至宝永年间(17世纪末——18世纪初)江户幕府的五代将军德川纲吉的生母桂昌院等人对伽蓝进行了修造。•1934年(昭和九年)开始了“昭和大修理”,对金堂、五重塔等诸堂宇进行了修理。•1985年(昭和六十年)举行了完成纪念法事。飞鸟时代:593—710奈良时代:710—794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后唐:923-936法隆寺西园院新堂南北朝时,日本多以朝鲜半岛为中介,输入中国文化。据日本学者研究,日本飞鸟式建筑就是在经由百济传入的中国南朝文化和佛教影响下诞生的。尽管日本在传入唐代风格的建筑后,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趣味相融吾,不断有所创新,逐渐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漫长的200多年中,唐代建筑也在发展变化,一次次随佛教传入日本的唐代建筑新风,也必然会在此期日本建筑中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沉积和表现。我国唐代建筑迄今只发现4座,数量远不能和日本的25座相比。4座中,最早的是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约当日本奈良时代后期,和25座中最晚的几座约略同时。实物、特别是较早实物的缺乏,给我们研究南北朝和唐前期建筑造成很大困难。但如果我们能对日本现存飞鸟、奈良时代遗构进行分析探索,发掘出在其中含蕴着的中国南北朝至唐代的建筑特点和规津,对干补充中国国内遗存实物不多的缺欠,充实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建筑发展水平的认识,实在有莫大的助益。法隆寺内建筑即为日本飞鸟时代遗构(约在672一706年之间)和奈良时代遗构(约在710一788年之间),他身上很可能属于中国南北朝到唐代的建筑特点。法隆寺鸟瞰及平面布局法隆寺中门中门(国宝)——重檐歇山顶门。日本寺院门的正面的柱间多为奇数,此门正面柱间为4间,在正中立柱十分特异,门内安置塑造金刚力士立像。作为日本最早的仁王像十分贵重,但是由于安置场所受风雨侵蚀、难于修补,身体部分已经用木造的后补替代。法隆寺中门中门(国宝)——重檐歇山顶门。日本寺院门的正面的柱间多为奇数,此门正面柱间为4间,在正中立柱十分特异,门内安置塑造金刚力士立像。作为日本最早的仁王像十分贵重,但是由于安置场所受风雨侵蚀、难于修补,身体部分已经用木造的后补替代。法隆寺中门法隆寺中门中门内廊柱、柱础与斗拱。法隆寺金堂金堂(国宝)——重檐歇山顶佛堂。上层没有设房间,将屋顶设为二重是为了外观的气派。金堂的斗拱称为云斗、云肘木,是多用曲线的独特款式。此外,二层的卍字形高栏(扶手)、将其支撑起来的“人”字形束也很独特。法隆寺金堂金堂:即佛殿。在西院庭院偏东,和西面的五重塔并列。金堂是全木构建筑,两层。下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分内外槽,外槽为迥廊,内槽供佛像。上层面阔四间,进深三间,分别比下层减去一间,上下层不对位。上层无楼板,不能登上。法隆寺金堂金堂(国宝)——重檐歇山顶佛堂。上层没有设房间,将屋顶设为二重是为了外观的气派。金堂的斗拱称为云斗、云肘木,是多用曲线的独特款式。此外,二层的卍字形高栏(扶手)、将其支撑起来的“人”字形束也很独特。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是用当时行的高丽尺为单位设计的。1高丽尺=1.186曲尺二0.359米。以此计算:1层面阔为6+9+9+9+6=39高丽尺1层进深为6十9十9+6=30高丽尺上述尺寸都是整数,证明金堂确是以高丽尺为单位设计的。但用高丽尺换算2层尺结合上下层尺寸,经日本学者反复推算,发现金堂l、2层平而尺寸都是0.75高丽尺的倍数。设N=0.75高丽尺,则:1层面阔为8+12+12+12+8=52N1层进深为8+12+12+8=40N2层面阔为7+11.5+11.5+7=37N2层进深为7+12+7=25N用N值去折算金堂其他尺寸,还可发现:1层柱高=12.35曲尺=10.41高丽尺≈14N1层斗拱挑出=6.155曲尺=5.19高丽尺≈7N2层柱高=6.30曲尺=5.31高丽尺≈7N这样,就可以证实,金堂设计时是以高丽尺为单位并以0.75高丽尺为模数的。以上是日本学者对金堂设计尺度和模数的分析结果。但是,达个0.75.荡丽尺的模数又是如问确定的呢?法隆寺金堂法隆寺所属的飞鸟式是最先传入日本的中国建筑式样,属中国南北朝特点,和前此日本古坟时期的建筑迥然不同,完全是另一个体系。以常理推测,在传入日本之初,日本自己发展、创造的部分恐不会太多,主要应是反应中国的特点,在模数制这类有关这一体系的基本设计方法方面,尤其应是这样。根据对中国现存唐代建筑遗物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唐代已出现一套很详密的“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在中国现存的唐代、辽代等较早期木构建筑,除以材为模数外,还以柱高为扩大模数,在多层建筑中尤为明显。在唐、辽建筑中,进深四椽的建筑,其脊高恰为柱高的2倍,其实例有唐代的五台南禅寺大殿和辽代的蓟县独乐寺山门。进深大于四椽的建筑,其中平檩(自檐檩起向上数第3根檩,相当于四椽时脊檩的位置)的标高也恰是檐柱高的2倍,实例有唐代的五台佛光寺大殿和辽代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层。在楼阁等多层建筑中,也以1层柱高为扩大模数。辽代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层柱顶标高恰是下层内柱之高的3倍;辽代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塔身(自1层地面至5层檩脊)恰为1层下檐柱高的12倍而下檐柱高一般又是上檐柱高的一半。这些都是以柱高为扩大模数的典型的例子。循这特点在法隆寺金堂断面图上推求,发现它的上层脊檩之高恰为下层柱高的4倍。在实测图上,脊高距地49.88曲尺,1层柱高为12.35曲尺,49.88/12.35≈4,考虑到千余年的变形和经过落架重修的情况,可以确认脊高即为1层柱高的4倍。若以材高N进行换算,则:脊高49.88曲尺=42.06高丽尺≈56N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金堂法隆寺五重塔五重塔(国宝)——法隆寺中的五重塔类似楼阁式塔,但塔内没有楼板,平面呈方形,塔高31.5米,塔刹约占1/3高,上有九个相轮,是日本最古老的塔,属于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建筑风格。塔底层到顶层的房檐递减率高,第五重顶层房檐的一边只有底层房檐的约一半。法隆寺五重塔五重塔(国宝)——法隆寺中的五重塔类似楼阁式塔,但塔内没有楼板,平面呈方形,塔高31.5米,塔刹约占1/3高,上有九个相轮,是日本最古老的塔,属于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建筑风格。塔底层到顶层的房檐递减率高,第五重顶层房檐的一边只有底层房檐的约一半。法隆寺五重塔宝塔和印度的佛教一道进入中国,是安放释尊舍利的所在,是佛教寺庙中非常重要的建筑物,中国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里的浮屠就是宝塔,一般就是七层。在日本,宝塔又经过了日本本土化,变成了五重塔。五重塔一般上的含义是:天、风、木、水、地这五个自然元素。法隆寺的塔从建筑上来说,自下而上的五重屋檐比例分别为10:9:8:7:6,塔身上面的栏杆回廊和出入口都是装饰性的,是出不去的装饰。塔顶的九环是青铜制品,寓意神圣无上,代表来自王权对佛教的支持法隆寺五重塔金堂与五重塔这两座传说中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建于西元八世纪前后,外型与中国传统楼堂极为相似,较为特殊之处是五重塔的塔顶相轮,长有七尺,几乎是塔身的叁分之一了。起源于印度的塔,塬本是馒头型塔身,但传到中国之后渐渐化为中国建筑造型,而相轮则是简化之后的印度佛塔。仔细看五重塔这个相轮,竟然挂着四个刀子,这是法隆寺神怪传说中的一项:由于圣德太子家族后来惨遭灭门之祸,后人认为这高挂着的刀是怨灵在向世人控诉。一说镰刀是为了封住圣德太子怨灵而设,还有一种说法是祈求防止雷击。这可能受到中国古来五行说影响、五行中雷属“木”,镰刀属“金”。金克木,所以用镰刀镇雷。此外还传说如果看到镰刀向上为丰年,向下为荒年。法隆寺西园院西园院法隆寺西园院法隆寺西园院法隆寺西园院新堂法隆寺圣灵院(国宝)法隆寺东室(国宝)法隆寺西园院新堂重播上一页感谢观看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