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论文深度“体验”,解读生命课堂的密码——浅谈《劳动与技术》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贯穿温岭市锦园小学滕爱萍【内容摘要】:有效运转的《劳动与技术》课堂应该是一颗生命种子成长的过程,是生命崔生,生长,葱郁……的过程。欲达成此过程唯有“体验”与之相融合——只有深度“体验”后的劳动成果,才能呈现充满生命、多元放光之状态;只有深度“体验”后的劳动价值,才能呈现花开无声、掷地有声之效应;也只有深度“体验”中的合作,才可能达到呈现个性、兼和共性之态势。换而言之,一个有生命的课堂是追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课堂,才是育人于“无声”的课堂。【关键词】:生命课堂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人是世界上最具有丰富性的生命,我们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我们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并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索知识,共同提高。”因此,有效运转的《劳动与技术》课堂应该是一颗生命种子成长的过程,是生命崔生,生长,葱郁……的过程。新课标提出的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然而,综观我们的课堂,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大多是对“技能”的追求远超于对“体验”的关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笔者认为,一个有生命的课堂是追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课堂,才是育人于“无声”的课堂。一、深度“体验”后的劳动成果,充满生命、多元放光《劳动与技术》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老师往往以技术传授为第一目标,尤其在手工制作的课堂上,更是立竿见影。一节课尾声将至之时,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已然是硕果累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横空出世。但与此同时,不经意之间我们遗弃了本应该赋予学生的“价值观”,使之变得模糊了。的确,劳动成果的“生命”似乎是暗淡而又短暂的,稍纵即逝。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精美”作品只是课堂上的“附属品”,只是我们为了完成课堂任务的短暂性“宠物”。课堂上学生或是兴趣所在——坚持到底,或是不得已而动之——草草了事;或是图一时所乐——半途弃之。以至于一旦课堂结束之后,那些所谓的“附属品”俨然成了一件件无人问津的“失宠品”,被我们的学生随意丢在一边,更甚者成为教室里让人为之生厌的“垃圾品”——桌角下、讲台上、垃圾箩边,随处可见学生随之丢弃的“作品”,教室可谓一片狼藉。作品不是“粉身碎骨”就是“高度残废”,样子几乎全走了样,就是偶有幸存的那些所谓的“精美作品”,时过境迁,也被学生藏于角落无人问津。此“师者揪心,生者无意”之状况,有人不禁会感慨现在孩子的环保意识很差,任意丢弃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在劳动和技术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是课程的目标之一。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的思考:难道,这仅仅是孩子的环保意识出了问题吗?其实不然,在老师不遗余力教育下即使是环保意识很强的班级,也仍然无法改变那些失宠“作品”的命运——成为垃圾箩的“宠物”,暗淡了原先的光芒,失去了制作的意义。这岂是一个环保能改变的呢?“凡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人所珍视。”而判断该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对事物投资的“情感”价值。试问,如果该“作品”只是“无情物”,只是单一按着流程按部就班完成的一件手工制品,那么它本身的价值又何在?笔者认为,究其因是孩子缺少对“劳动成果”的认识,对其“价值”的一种忽视。让孩子重新赋予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价值”,唯有“情感”的寄托,而“情感”为之有效的成长靠的是“体验”的累积。1、审美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艺术”品味在《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中涉及到有关制作的内容,其设计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把废旧东西通过巧手变成一件件可以欣赏的艺术品。然而,当废旧东西通过《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变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后的瞬间又被“打回原形”成为垃圾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失效,学生缺乏一种审美的“体验”。审美性“体验”在劳动技术的课堂上,是指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多媒体,实物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审美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环节让学生对“作品”得以充分经历审美性“体验”的洗礼,这样的“润物”方可达到水到渠成之效。譬如在教学《做椅子》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上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异彩纷呈的椅子,沙发后问:“喜欢这些漂亮的沙发吗?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沙发,你会摆在哪里?生1:我会摆在我家里的书桌上,这样我就可以每天看到它了!”生2:“我会把它摆在我们家的摆放台上,因为我家还有一个个小人像,我可以邀请他们坐在这些椅子上。肯定很有意思!”……师:知道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生:牙膏的包装盒。师:“通过我们的双手就是魔术师将生活中一些丢弃的东西变成很多意思的装饰品。”在教学结束之时,师又问:“它和我们平时商店买的有什么区别?”生1:“这是商店里买不到的!”生2:“这是我们靠自己双手作成的。”生:“别人收到我的礼物肯定也有不一样的意义!”……这样的环节让学生经历了审美性“体验”之后,赋予了作品“艺术”的品味。因为它不仅让学生享受到“变废为宝”后的喜悦,同时还让他们看到了便宜的东西也能创造出“无价美”,这就是审视了作品的“美”。此操作既让学生加深了学习体验,又让学生树立了价值观。2、探究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研究”色彩探究性“体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个体或群体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来认识事物,探究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之中产生的一种满足和成功的感受。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我们在教学或实践操作过程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论是农产品的种植中的“过早夭折”或“果实偏小”现象还是手工制作中“剪”或“折”的错误。关键是教师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选择“放任不管”或者“以言代行”还是“加以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探究性“体验”恰恰是这兴趣最好的导火索。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善加运用,将会胜过一切的说教,使其劳动成果增加“研究”色彩。在《百变雄狮》这个教材中,我曾遇到这样的状况:学生由于在第二个“折”中遇到方向的错误,本来这只狮子应该是威风凛凛地站在书桌上的,而遗憾的却是这个学生的狮子的四肢不能分开,因此成了一只无法站立的双腿狮子。当时这学生就不禁产生了怀疑,“样子没什么两样的狮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教师就抓住这个疑问,让这位学生的狮子和同桌的狮子进行“拆解”研究,最后,这个学生恍然大悟,眉飞色舞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来错在这呀,我的折反方向了。”此教学案例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位学生通过经过了一次探究性“体验”的历程后呈现的愉悦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探究事物藏下本源。”一旦当这种“体验”形成之后,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变“被动”于“主动”。课堂结束后,这位学生在百变过程中又相继变出了很多的动物。我想,对于同样的作品,较同学而言,多了一份体验的成功。试想:如果选择“放任不管”或者教师直接“以言代行”,那么其结果又将如何?3、创造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新”元素《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体验和探究,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技术创新意识。”于是乎,课堂就要打破传统的“唯书本”或“唯教师”观念,让学生追求一种创新的愉悦体验。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工具价值与发展内容的统一。对于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工具性的运用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例如《百变雄狮》这一课教材,据资料显示关于狮子的变化将近百来种,而教材中有提示的也只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而已。如果教师仅仅就这几种进行相关教学,无可厚非课堂就进入了“禁锢”性思维的操练。教师追求的可能就是纯粹的“模仿”教材而非“创造性”使用教材。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势必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进行创造性的变动。可以通过本节课的重点技术要领“折”和“剪”将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最终,有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折一折”的方法变出了狗和牛动物;有的学生运用“剪一剪”的方法,变出了蝙蝠和兔子等动物;有的学生则运用“翻后双折”等方法进行再创造,可谓是花样层出不穷。毋庸置疑,这每一次环节制作的改变就是一次全新的创造性“体验”历程。陶行知说:“我们需要的教育,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人。”在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尤显重要。4、玩乐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娱乐”效应“玩乐”创造的轻松、欢快的气氛使后进学生摆脱紧张压抑的心情,轻松的学习。尤其会使后进学生较多地获得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劳动与技术》也崇尚我们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而有些“劳动成果”制作的本身意义就在于“玩”。“游戏是产生兴趣最好的老师”,在课堂制作完成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就可以相机进行趣味游戏。如《象妈妈和它的孩子》一课,学生掌握了捏泥巴的方法后,完成了作品。这时候我就利用课堂剩余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象”妈妈和“孩子”童话泥巴游戏,学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然后创编故事。这样的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努力完成“劳动成果”的欲望,又多了一份“玩乐”的体验。如果拥有一个“劳动作品”就拥有一次“游戏”的资格,拥有一次“游戏”的资格就意味着认识到劳动成果的“价值”,那些曾经无视于“劳动成果”的孩子们还会将其随意丢弃吗?二、深度“体验”后的劳动价值,花开无声、掷地有声“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并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这些知识,而是要把这些知识切实地应用于生活,特别是学生的个人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书上所学用于生活,指导生活,进行生活化的“体验”,才能拓展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经历,才能成就学生的成长历程。反之,则会令我们的劳技课堂处于一种“漂浮”状态。1、实验穿行于生活,体验“纸上谈兵”后的身体力行我们学校是一所处于城镇的小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由于长期奔波于各种“技能”的培训,已经很少有机会真正接触田园的生活,所以“种植”对于他们而言永远是块陌生的领域。在我们的劳技课堂上,关于农业技术学习中诸如“兰花”等植物的栽培就是一片空白,除非是几个家长爱好盆栽栽培家庭的孩子有些耳濡目染。而短短40分钟的一堂课,如何实施我们的劳技教学呢?能教于孩子的只不过是一些皮毛而已。记得我在教学完成《兰花的种植》一课之后,一学生说:“老师,原来兰花还能种在水里啊,我好想种一株哦。”由于缺少以往的经验,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流于对“水栽兰花”和“盆栽兰花”的辨别,仅此而已。当学生实践的欲望被点燃时,就迫切需要一种真实的“体验”种植。如果,我们的教学就到此为止,无可厚非就会让刚刚诞生的“生命”戛然而止。于是乎,课后,我让学生进行真实生活的种植实验,采取单独或者就近合作的方式进行兰花的种植实验。并且进行观察日记的记录。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需要进行反复的操作,生活与劳动课具有技能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在劳技课上仅仅重视课堂时间操作是远远不足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家庭资源,让家庭资源赋予学生更多创新的机会。比如这次学生在实验体验中对兰花的种植竟然了有了突发性的发现:“兰花的开花同它的植株的大小、植料的肥力、湿度有关外,还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同样大小的植株,同样肥力、湿度的植料,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兰花的开花呢?是温度、湿度还是光照的作用呢?于是在家长的协助下展开了“环境因素对春兰开花影响”的研究。从2005年11月26日开始直止2006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