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哲学1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2一、古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原始哲学:五行说,八卦说,阴阳说(1)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西周史伯:“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3五行特性:“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木曰曲直”,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4“五行相生相胜(克)”的学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销熔生水;水生木:水润泽生木;木生火:木干暖生火;火生土:火焚木生土;土生金:土矿藏生金。5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木桩可插进土里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溶解金属。红线表示相生,蓝线表示相克相生:水——木——火——土——金相克:金——木——土——水——火6五行物象归类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白青黑赤黄五位西东北南中五时秋春冬夏长夏五气燥风寒热湿五味辛酸咸苦甘五脏肺肝肾心脾五贼怒喜哀乐欲五德义仁智礼信五窍鼻目耳舌口7五志魄魂志神意五养臭色声味饮食五欲欲臭欲色欲声欲味欲饮食五音商角羽徵宫五声哭呼呻笑歌五液涕泪唾汗涎五元元情元性元精元神元信五物鬼魄游魂浊精识神妄意五牲犬鸡豕羊牛五星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8(2)阴阳:最初的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阴阳互根: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消长: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阴阳转化:物极必反、否极泰来9董仲舒“三纲”与阳尊阴卑“天数贵阳而贱阴”,而“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三纲是具有强制性的,并且以“天”的名义而强化了其绝对性。“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10(3)八卦“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易传·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1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2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13天南地北、八卦方位14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15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黑眼睛,黑鱼中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以“S”线相隔,表两部分相互独立、不容混淆。太极图白黑鱼的大头小尾,表示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大头为强,小尾为弱,在大头处有对方的小点,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显示太极内部两种能量的变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互变,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二、原始儒家原始儒家是指儒家学派创始时的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据说都是孔子校订过的教学用书。他们自己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16(一)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思想核心“仁”,其涵义有四,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二是“仁者,爱人”,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宽容忠恕的精神四是“杀身成仁”。把“仁”作为做人的最高的标准17“礼”儒家倡导的“仁”是合乎“礼”的,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就是复辟周代的礼制,即周礼。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切的一切都要合于“礼”的规范的要求。孔子的“礼”被孟子发展为“施仁政,行王道。”18(二)亚圣孟子(前372—前289)1、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性善论。他从“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心理经验出发,推出每个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仁、义、礼、智四端,故曰“性无不善”。孟子讲的恻隐之心,带有为行善而行善的意味。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主张“养浩然之气”,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大丈夫”。在君主面前,孟子是很讲独立人格的,“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192、“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论《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如果尽量发挥心的思维功能,扩展心所固有的善端,就能认识人的本性。如果认识了人的本性,就能进一步认识天命。心、性、天三者是相通的。天是人心、性的最高依据,为了认识天,应从尽心做起。尽心──知性──知天,这三个程序贯穿着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表述了他的道德修养方法和认识论的路线。20(三)“中庸”之道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即把握适当的限度,兼顾事物的不同方面,保持事物的平衡,以使言行合乎礼所规定的道德标准。《礼记·中庸》把中庸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认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往往有片面性,智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故而应当运用中庸的原则加以纠正,以维护正道。21三、原始道家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思想的经典《老子》五千言为老子的专著,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博大精深,是一部哲学诗,用韵精细。《庄子》一书,其中《内篇》是他所作,而《外篇》和《杂篇》出于门徒之手。整个一部庄子的哲理性也很强。22(1)认识论老庄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1)认识论: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3老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道”,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道”不仅生成天地万物,而且决定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这种道,并不是有意识的,只是自然如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就是纯任自然,这里的自然的对立概念是人为,它不是指纯粹的自然物,而是指像自然物自然现象一样的自然状态.总之,老子强调道不具有人为色彩,纯任自然.24(2)处世之道老庄主张自然无为。“自然”是指不加强制力量而顺其自然的心态。“无为”即“好静”,“无事”“无欲”,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特意去做某些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25老子主张为人应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的超脱解放,内心功夫是“心斋”(养心气),“坐忘”(消除贪欲,使心灵自由舒展),“守宗”(即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界的影响)。26四、中国佛教哲学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天台宗以“三谛圆融”,即层层圆而无偏,遍无遗漏的方式认识世界“华严宗”,以互相联系的观点看世界禅宗主张以心传心的方式感悟世界,顿入佛界。27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虽分五家七宗,但在主要方面并没有大的区别,禅宗的主要理论是“见性成佛”,该宗认为一切众生均有佛性,但因人们妄生执念,不识佛性,所以流转轮回,只要破除妄执,彻见佛性,便可立地成佛。关键在于破除世俗的观念建立佛教思想,该宗强调修行解脱,不能离开现实世界去寻求什么西方的净土。28五、宋明理学1、什么是理学?理学,又叫新儒学、道学、宋学。“理学”,认为“理”可以产生世界万物,也是封建伦理道德。宣传“存天理,去人欲”,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即通常所说的程朱理学。29“新儒学”,宋明理学是以承续儒家道统为目的,但又充分吸收了佛教与道教思想的营养,建立起来的以儒家为主,充分吸收其他各家的积极因素的思想体系。它形成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元、明、清三朝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包括伦理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六七百年)占统治地位的哲学伦理道德思想。30“道学”,是由于二程的“洛学”标榜自己直接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道统,并将“明道”作为其学术的终极目的。后为“理学”一词代替。31“宋学”,是由于到了清代,乾嘉考据之学大兴,清代儒家们推尊汉儒的以实证、不空谈义理的解经方法,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于是贬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的区别。32理学代表人物北宋五子: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最重要的可概括为“程朱陆王”。宋明理学内部有许多派别:有按地域称呼的:濂洛关闽。濂(周敦颐)、洛学(二程)、关学(张载)、闽学(朱熹)有按姓氏称的如陆学、王学有按体系区分的,即气学(张载)、数学(邵雍)、理学(程朱)、心学(陆王)等。332、理学的发展阶段三个时期:开创时期、奠基时期和集大成时期。(1)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2)理学奠基时期的关键人物,当属张载和二程。(3)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34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小河“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二程是他的学生。他的《太极图说》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35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实际上就是回答理学的主要问题,即如何才能成为圣人?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36邵雍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后人也尊之为“邵子”,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等。邵雍是一代易学大师,有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37《宋史》称他“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二程兄弟是其晚辈,与其毗邻而居近三十年,学问上多有请教。程颢以“内圣外王之道”评论邵雍之学,说:“尧夫之学,先从理上推意,言象数,言天下之理。”他提出“理(性)”与“情”相对应的命题,开启了后来理学家关于“天理”与“人欲”关系的探讨。38张载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关学的创始人,二程的表叔。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1、“大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世界的本原是太虚,太虚即气,天人合一的基础就是气。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肯定人与自然统一于物质性的气。392、天人合一“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用《中庸》的“诚”、“明”学说解释人性与天道是统一的。《中庸》:“诚者天之道也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