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办?首先应该从制度上加强监督反馈,防患于未然。按照我的经验如果一个学生从第一次不完成作业到经常性不完成作业,中间如果一直没有制度监督和反馈给学生,那该生就已经养成不完成作业的习惯了,这时候再施教就比较困难了。当然如果一个学生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我们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只能听之任之呢?这很显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愿见的,我们不会放弃,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努力:一、把脉诊断发生在学生中间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不能一以概之,也不能从经验主义出发去判断一个老问题,常见的问题。调查询问清楚后才能“对症下药”。二、对症下药有些学生比较狡黠,作业经常性不完成,完全是他的主观意愿,不存在其他原因的,我们应该以逐渐改变其不良习惯为目的,或揭穿或顺杆爬,循序渐进;有些学生确实是记忆能力比较差,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作业,下节课他就遗忘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要加强指导,指导他们准备一本小便笺,随时随地记录应该和已经完成的作业情况;也有些学生经常性不完成作业是因为对任课老师有意见,纯粹是私人恩怨的,对待这部分同学应该加强教育,并在适当的时机,架起任课老师和这部分同学沟通的桥梁;还有些学生经常性不完成作业是因为大部分作业对他们来说困难太大,没法完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与任课老师商量为了不使这部分同学失去学习信心,要区别对待,可布置一些难度值比较低,比较适合他们的作业,以提高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三、追踪管理针对经常性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根据导致其经常性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分门别类的加强追踪教育,班主任要发动其他同学、任课老师的积极性,形成“学困生人人有专人负责监督帮助”的机制。尤其是要注意生生互助机制的构建,比如可以在班级学生间构建以互助小组、师徒结对等形式为基础的生生互助机制。总之对待经常性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先防范,尽量把这样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其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班主任应该耐心、细心、积极应对,绝不轻易放弃一位学生。教育的实质就是设法给孩子以希望,激发他们自求上进的动力。孩子有了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的做法才有教育因素,才包含“管理”中的“理”的含义,否则只管,只是外控早晚有一天要反弹。要努力维护作业“质”与“量”的和谐度作业,常常是令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都头疼的问题。我认为作业是小到完成学业,大到做学问所必须的。所谓的“无作业论”是不成立的,因为做学问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客观地说,作业必须有一定的“量’,尤其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处理作业的灵活性,将直接影响对待事业的态度、处理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从而间接地决定他未来事业的成败。我承认作业的必要性,但是我又是竭力反对题海战术的。因为人(尤其是孩子)在长时间重复某项机械而枯燥的活动(比如作业)时,情绪容易烦躁,结果造成注意力分散、意志弱化等非智力因素的一些问题,使效果背离初衷,得不偿失。由于作业对于人的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科学把握作业的质与量问题就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我在实践中,努力采取以下措施尽力激起学生完作业的兴趣,尽力维护“质”与“量”的和谐度:1、作业要以人为本,量要尽可能小,质要精。可以选择针对性强、代表性强的练习,不易掌握的、易错的知识点作为作业,决不做简单重复的无用功。2、要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适量、梯度重复练习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拿生字来说,三遍可能不会记住,可以每学两课重复一遍,学一单元再重复一遍(巧妙利用周末时间),经过科学的强化,这些生字就逐渐被孩子们消化了。3、布置作业要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最好这些规律能被学生识破、掌握,以激起他们伺机提前完成的欲望。4、作业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多元化。既有常规作业,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要有临时作业,以利于当日所学知识的巩固;既要有书面作业,着眼于文化科学知识、智力因素,又要有实践作业,着眼于动手能力和情商培养;既有课堂练习,以利于及时消化,又要有家庭作业,以利于及时巩固;既要有一般性的作业,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有研究性的作业,重视学问精神的培养;既有预习作业,又有温故作业;既有传统作业,又有创新作业;既动手,又动脑、动口,甚至动心、动情……5、作业要在保证平均量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增加一定的弹性。比如可以让家长用足够的理由说服老师减去(针对特定的对象,如已然掌握所练习知识的或完作业主动性不强需慢慢培养习惯的)一定量的作业,甚至允许不完作业的现象出现。6、也要抓住适当时机,提供不做作业的机会,既是一张一弛的学习节奏需要,又是赢得学生支持的必要手段。7、对于完作业不主动的学生,宜采取以下策略:低起点——慢动——逐渐加速——养成习惯。8、可以把完作业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地绑定,一举两得,甚至是多得。比如只要能书写认真,得够若干个“优”(我规定五个),晚上作业可以减半,减半够若干次,可以取消一次家庭作业。9、布置作业可以采取超市购物式的措施,提供数套方案,加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权。10、布置作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11、要善于将统筹方法的原理运用到作业的布置上来,合理分配时间,适。12、尽量分层次布置,最好因人设置作业(这个难度较高,不易操作,需要熟练掌握学生基本学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有作业的布置,就必然会带来批改的问题。作业的批改可以采取全批全改、面批、抽人批、学生互批等多种形式。我比较认可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和反馈系统。所谓监督检查系统,即魏老师常说的“五道关口”:①学生自检;②同学互检;③班干部检查;④班集体检查;⑤教师抽查。所谓反馈系统,即四种反馈形式:①个别讨论反馈;②班干部反馈;③班集体反馈;④家长反馈。另外,我建议批改作业要把握以下原则:1、激励性原则,最好是持续激励性的暗示体系(根据实际,评价级别有起有伏,但是总体性的轨迹必须是渐进型的、上升型的,还要每隔一段引导总结学生看出这个规律,以增长其信心);2、有错必改原则,及时纠错会避免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避免付出更大的不必要的精力代价;3、互动原则,不要像电脑作业一样,照程序一丝不苟地做完工作就成了,应该在批语中尽可能与学生互动,或鼓励、或关心、或嗔怪、或劝勉,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宽容心,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比详尽的批改更重要;4、及时反馈原则,及时反馈能和学生形成高效的互动,教与学会更好地实现有叫有应;5、归过与扬善适当的原则,注意“归过于私室,扬善于公庭”。一直这样走过来,我感觉总体来说效果还不错,今后还要根据工作实际继续深入探讨,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尽量使孩子们的作业负担相对合理一些,甚至是不成为负担。我们班的孩子是小学生,班上也是这种情况,老是有孩子不完成作业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我细细思索,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我们的作业布置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有没有针对性?2、我们的作业内容注意了层次性没有?有没有由易到难的梯度?3、不做作业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不做?我们把不做作业的调查清楚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一、如果是我们的作业布置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可不可以设计一些灵活性的作业安排,就是我们作业的梯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给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各自定位,让学生各自有发展,要充分相信孩子的主体能动性。二、如果是孩子本身的原因,没有做作业的习惯,那就对不起,必须严厉地进行教育,要让孩子明确做作业是每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哪天天没完成,哪天就要补好作业。在必要的时候,请家长来守着完成,同时也警告家长要对孩子的作业留心,不能做甩手家长!如果还有其它原因,那也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教育。一个原则:作业可以有弹性,但作业必须做!做作业拖拉也是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仔细回想孩子的学习过程,在学校我们多数老师还是会包揽40分钟,课上的做作业时间不多,课堂作业也经常让孩子课下完成,还有家庭作业,几科合起来孩子们每天要集中写一段时间,小学低年级少些,但孩子承受能力弱,因此国家规定不留书面作业,可生字及计算题是一点不留吗?现在家长的学历水平相对高些,家长是否在老师之外还留呢?孩子不愿意写,或者为了拖延时间而逐渐开始拖拉呢?我只是根据个别情况,总有家长向我反映孩子不听话,就是老师留的作业他写,我留的他不写,您帮我说说。没有真正的调查。可是每年培训新一年级的家长时,我都会诚恳的提醒家长,不要自己做主给孩子再留作业,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上学是否高兴,高兴说给家长听孩子会更高兴,问题跟家长说,家长要设身处地的为孩子出主意,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作业拖拉真的需要仔细研究,才能找到根治的方法。实际真是如此,谁都会说十个指头不一边齐,可那个老师不是一刀切的留作业。承认差距,尊重差距很难,即使着了很多急,写了半天也没有效果,也不舍得降低标准。我还记得全国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不留作业,每天备课到10点以后,学生的水平却很著名。我们的老师很敬业,受了很多累,是不是好刚没有用在刀刃上,仔细思考教师的工作足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批。备课相对来说是薄弱环节,而它恰恰又是上课和效果的关键环节。其实每个教师自己也应该有体会,我们听过多场报告,有时想睡都睡不着,实在爱听。而有时怎么也是困,困时总是归因于讲的不精彩。学生的问题归因哪里呢?一个教师的性格特点、教育教学方法不可能完全适应全班的几十名孩子,要求完全适应那是神话。我们的班级分好后,雷打不动。学生没有一点选择权。我教班时允许差生自己选择学习小组,有的差生换了组就真的明显进步。今天说的都不是解决拖拉问题。“作业拖拉”的问题,我觉得还应该注意——1、找找“设计”“布置”的环节是不是有问题。2、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水平如何,这些“作业”是不是已经超出或落后于他的实际水平。3、家长、老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有没有“追加”的意思和要求?——这看上去好像和学生的作业习惯无关,但许多学生“作业拖拉”的根子,往往就在这里——因为“拖拉”有时候是学生消极抵制的表现!——越是低年级——这是在“作业习惯”养成阶段——尤为重要。我们许多时候,由于教师、家长在这方面的失误,使这一时期的学生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到后来,要纠正也难!学生作业拖拉怎么办?先观察他拖拉的表现:1.是边玩边做吗?2.是为了把字写的特别工整,一个字要反复写,造成拖拉吗?3.根本没有听懂当时的课,为了拖拉到下课后,请教别的同学。4.是写字慢还是思考慢?5.是从心里就不愿意写?观察后有症结了在上课前就指出努力方向,加之奖励慢慢促使学生提高速度。我还记得有人说过孩子的短处越批越短,越跨越进步。不能浮夸,要切实际的夸,尤其是孩子想努力提高速度时,给与理解、支持、相信的鼓励。拖拉在同伴中显眼了,就说明已经有习惯了,改起来是个慢功夫,教师要用持之以恒的精神带动学生。冬季跑步时,好多学生想掉队,我总是说:我这个老婆子了能跟上队,你一定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鼓舞学生的志向,让他们知道要实现理想,必须要靠努力学习。。。。。。。2,老师做以下方面的调整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如通过降低教学的难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及时解决。。。。。3,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我的感觉是,孩子本来是爱学习的,只是后来因为许多原因,使他远离了学习。我们如果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会更好。即培养孩子的持续学习力。1、前面网友说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力;2、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调整。3、学习目标的层次性与延伸性。4、正强化作用。5、同给孩子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让孩子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他一有进步,要及时表扬。他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老师、家长要主动去帮助他,要他知道,老师、家长都很关心他。长此以往,孩子会慢慢找回自信,喜欢上学习的。伴及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