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读书笔记下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语文课程标准》读书笔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语文课程标准》读书笔记摘抄内容: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正确认识课程理念。(一)语文学科特点及教学特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工具性”“人文性”这两方面的任务,在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上下大功夫,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二)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及教学策略。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学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其他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关注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2)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3)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4)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学习仍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得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紧密结合,相辅相成。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田地,沟通与生活联系。(2)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7.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8.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遵循语文学科教学基本原则。1.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2.主体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生动形象原则5.听说读写相互联系的原则6.知识、技能、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二、贯彻落实课标要求,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贯彻课改精神,落实课标要求的主渠道、中心环节。全面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按新课标的要求,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的整体优化。1.优化教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全面理解本学科教育的内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坚持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各方面多层次的人才观、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优化教学目标以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总目标具体化。目标要准确、具体、适度、操作性强、网络化(小学阶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加强“三维”目标的整合,避免教学目标的单一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本条件。3.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科教育教学目标,挖掘教材中的学科教育因素,把对学生语言和人格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对教训内容扬长避短,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善于抓住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德育的结合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以形成学生的各种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梳理知识结构,注意知识更新,按课标的要求对现行教材内容作增、删、减、降、调的优化处理。4.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一项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包括建立目标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评估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主动、真动、互动、全动、生动的学习过程。教师要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互动为主线、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归宿”的教学指导思想,把握好教学的激趣点、训练的立足点、育人的渗透点,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开发智力、养成能力、提升素养。(1)优化教学模式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体系。优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以省时、高效为标准,应有自读、质疑、启发、讨论、反馈和小结6个基本环节。①自主型教学模式②质疑型教学模式③探究型教学模式④创新型教学模式⑤合作型教学模式⑥目标型教学模式⑦情趣型教学模式⑧导读型教学模式以上教学模式各有侧重点,不能生搬硬套。可针对不同学校、学生、课型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可依据学情增删和独创操作程序,使教学模式活化、个性化。(2)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着眼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要遵循教法和学法相统一的原则,教是为学服务和搭桥的;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发不同程度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要指导学生中我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冰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再到创新地学,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感悟、体验、积累、运用和创造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值得提倡并需加大研究力度的教学方法。5.优化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技术主要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学校条件,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6.优化课堂管理(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和教学规划,上好每一堂课,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新课程的根本保证。(2)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学习常规。(3)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管理水平。三、改革课程评价,促进师生发展。(一)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二)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主动发展。要从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诸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察;评估要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方式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估要有弹性,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防止简单化的“一刀切”;成绩的核定可采取等级加描述性评语的方式;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逐步确立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三)及时分析和反馈评价信息,以利于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反思体会: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采得百花成蜜后,为生辛苦为生甜。”用我们所有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