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一、两则新闻:1、吉林通钢群体事件&国泰君安百万年薪事件2、领悟①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平——公众话语权“多种渠道,不能一家之言”·公正——讲诚信、讲规则、守法纪·公开——公众知情权“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减少谣言,防止内幕交易”②增强自身辨别能力③了解经济类的信息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二、了解企业真相1、买股票就是买未来·价值决定价格。股票价格所围绕的价值就是企业内在价值,即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2、企业的内在价值——看现状,想未来①经营现状:·盈利的状况(净利润、股利)·负债风险(负债比率)·资产质量(总量和结构)②经营环境(外部):对企业生存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竞争特征·需求特征·技术特征·行业生命周期·行业获利能力③经营策略(内部):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为获得竞争优势所采取的竞争策略·选择何种竞争战略·是否具备与所选竞争战略相适应的成功因素和核心竞争力·为实施战略所构建的一系列执行活动是否与所选战略相适应三、会计信息1、企业内在价值信息的获取途径①政府官方渠道②市场行业渠道③媒体渠道④中介渠道⑤企业内部渠道2、反映企业内在价值信息的分类①会计类信息·资产结构和质量·负债水平·盈利能力·股利·现金流量②非会计类信息·经济政策和法规·行业特征·市场环境·企业竞争策略·人力资源3、会计信息①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用会计特有的方式对经济现象的量化表达。·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商用价值。因此,会计信息也被称之为通用的“商业语言”。②会计信息的特征·相关性:企业内在价值包含在会计信息中,虽然报表数据不能直接揭示企业内在价值,但它提供的数据,为我们寻找企业内在价值提供了重要线索。·综合性: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的综合体现,以货币定量、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只有会计信息。·专业性: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有其独特的方法和专业的术语,需要系统学习,才能读懂“天书”。③会计信息的作用·投资决策·信贷决策·管理决策·宏观调控决策④会计信息的监管·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a.客观条件:-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不利的地位。通常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如“二手车市场”、“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等,买方拥有信息优势的比如“保险市场”。*好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因此促进了信息的搜集(付出成本),形成了信息产业和市场。*弊端:可能形成“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是产品,会计信息是经过会计信息系统加工生产出的产品。*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源的搜集(原料质量)→信息加工生成(自由裁量权)→信息输出(内容有限、时间滞后)b.主观动机-业绩考核-信贷资金获取-股票发行和上市资格维持-纳税-政治-责任推卸c.会计数字=经济实质+计量误差+激励性偏差·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措施-要求:强制公开、审计鉴证、违规制裁a.制定编制会计信息的统一标准b.健全公司内部控制结构c.加强会计信息的社会审计d.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框架(证券立法)-会计规范→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财政部-披露规范→公司法&证券法–证监会-审计规范→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财政部-我国法规按层次分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⑤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而对所面临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会计环境,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所作出的公认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二、四个会计核算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空间范围指特定产权范围内的空间)。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营活动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产生。①作用:界定不同会计主体的交易范围以及会计主体交易与主体所有者交易之间的界限。②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例如企业集团)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2、持续经营:一种时间上的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①会计主体是否持续经营,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②作用:持续经营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收益,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3、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作为会计结账、编制报表的时间期限。①这一前提是从持续经营基本前提引申出来的,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②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由于投资者和经营者都需要及时掌握企业的有关信息,所以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状况下,必须划分一定的会计期间,以便于定期提供关于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③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以公历日期划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为会计中期。4、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题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①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通过人民币进行核算反映。②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条件的。二、会计基础1、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作为划分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而不以款项是否收到和付出与否为标准。①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②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③核心是按交易或事项是否影响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受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④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的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⑤优点: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财务成果,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就需要根据账簿记录对期末账项进行调整。2、收付实现制: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收入和费用都是按照款项的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优点:是会计处理简便,不需要对账簿记录进行期末账项调整,但是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按照配比原则要求,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3、总结:·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正确地反映本期收入和费用,正确计算本期损益。因此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2、及时性: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及时性是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3、客观性(可靠性):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注:“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矛盾。4、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或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互相可比。5、明晰性: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表现为:是否披露,特别是是否单独披露。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8、实质重于形式: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从外在的法律形式看,其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但从经济实质看,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承租人,因此,承租人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四、会计计量方面的要求1、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①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②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③持续经营为条件,以客观性为基础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①重置成本是一种现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资产取得当时是一致的。之后,由于物价的变动,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就可能需要用较多的或较少的交换价格才能获得。②重置成本表示当时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需要的交换价格。这种交换价格应该是从企业资产或劳务市场获得的成本价格,而不是从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通常出售其资产或劳务的市场中的销售价格。3、可变现净值: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俗称脱手价。4、现值: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5、公允价值:又称公允价格,是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①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②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第二章会计等式与计价方法第一节会计的本质一、会计对象1、会计本质是一门分类学科,是一项记录的技术。它是将所要反映的经济活动信息经过分类整理转化为用会计语言表达的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使用者用于决策的一项管理活动。2、会计对象:①经济活动→(分类)→会计要素→(再分类)→会计科目②客观(资金运动)→主观③经济活动:资金运动④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主观⑤会计科目(账户):a.按会计要素分类:·资产类账户:流动资产账户【货币资金账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结算债权账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账户(原材料、库存商品)】&非流动资产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负债类账户:生产经营性负债账户(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经营成果性负债账户(应交税费&应付利润)·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投入资本账户(实收资本)、提取利润账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账户(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收益类账户:营业性账户(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非营业性账户(营业外收入)·成本费用类账户:营业性账户【销售过程账户(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生产过程账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购进过程账户(材料采购)】&非营业性账户(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b.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账户: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总账账户、一级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能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二级、三级、四级账户的总称c.其他·按提供资料编制的会计报表分类:资产负债表账户&利润表账户·按会计主体分类:表内账户&表外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期末无余额账户二、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在会计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2、《企业会计准则》列示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大会计要素。①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