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质量管理第一节采收第二节药用植物产地加工第三节包装与贮运第四节质量管理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和提高,药用植物采收和加工技术及方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不断创新已得到了很大发展,现已成为中药材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药材种类的不同或相同药材因产地不同其加工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势必会影响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因此我国在十五期间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化行动中已加强了中药材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科技投入;在业已颁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已明确了中药材采收、初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及质量管理的规范要求,以期加强对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第一节采收药用植物采收是一项科学性要求较为严格的工作,因为药用植物只有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根据不同药用部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采收,才能使收获的中药材质量有所保证。中药材质量由许多因素构成,除了生长年限、采收期之外,还与其生态环境、田间管理措施、采收、加工方法、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有关。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都非常重视采收的问题梁代陶弘景曾云:其根物多以二、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前,未充枝叶,势力淳浓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随其成熟尔。元代的李杲曾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采收时间的确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药用植物采收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多学科角度加以系统地研究,最终完善采收加工制度来指导生产实践。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多达10000多种,目前应用的有近千种,其中有500多种常用中药材,至2002年底,200多种道地性很强的品种在各主产区按GAP要求开始规范化种植,还有200多种药材主要是靠野生资源来补充,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可执行的采收标准,质量参差不齐,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破坏了资源。一、根和根茎类较多,各地区均有特色品种,有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之分,这类药材基本上是草本植物,大多数的采收期是在植株停止生长之后或者在枯萎期采收,也可以在春季萌芽前采收.在春季萌芽前采收,因为根和根茎是重要的营养器官,贮藏了大量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含量相对也高,如人参、党参、黄芪、玉竹、知母等;有些植物生长期较短,夏季就枯萎了,如元胡、浙贝母、平贝母、半夏、太子参等;天麻则在初冬时采收,质坚体重,质优;柴胡、关白附等部分品种花蕾期或初花期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有的植物只有在根芽未出土时才有所需要的活性成分,如仙鹤草芽等。具体方法采收时用人工或机械挖取均可,除净泥土,根据需要进行修剪,除去无用部分,如残茎、叶、须根等,有的需要趁鲜除皮,如北沙参、桔梗、粉防已等,需要趁鲜加工的要及时加工,否则影响质量,如红参等。二、皮类皮类药材主要来源于木本植物干皮、枝皮和根皮,少数根皮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皮和枝皮干皮和枝皮主要来源于乔木,可剥皮的乔木树龄一般在10年以上,或者更长,也就是说凡是可剥皮的树木应当是自身发育成熟的,即已经开花结实,活性成分含量较高,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等级也高,枝皮可以看作干皮的附属品,干皮类药材的采收应在春末夏初时节进行,树木处于生长阶段初期,此时树皮内液汁较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质部也容易剥离,皮中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剥离后伤口也易愈合。如杜仲、黄檗、厚朴等。盛夏不宜剥皮一是植株生长旺盛,对水、营养物质需求量多,因此内部流通交换加快,活性成分含量低;二是剥皮后水和营养物质向上供应量减少易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全环剥。秋冬皮部和木质部不易剥离,即使剥离也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极容易造成植株死亡,南方有些树种除外,如川楝皮、肉桂等。干皮采收的方法全环状剥皮半环状剥皮条剥剥皮时间选择多云,无风或小风,或者清晨、傍晚时剥取,使用锋利刀具在欲剥皮的四周将皮割断,深度以割断树皮为准,力争一次完成,以便减少对木质部的损伤,向下剥皮时要减少对形成层的污染和损伤;把剥皮处进行包扎,根部灌水、施肥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新皮形成。剥下的树皮趁鲜除去老的栓皮,如黄檗、苦楝、杜仲等,根据要求压平,或发汗,或卷成筒状,阴干、晒干或烘干。根皮的采收在春秋时节,用工具挖取,除去泥土、须根,趁鲜刮去栓皮或用木棒敲打,使皮部和木部分离,抽去木心,如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五加皮等,然后晒干或阴干。三、茎木类包括乔木的木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全年都可采收,如苏木(心材)、沉香等;木质藤本植物宜在全株枯萎后采收或者是秋冬至早春前,如忍冬藤、络石藤、槲寄生等,质地好,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草质藤本植物宜在开花前或果熟期之后采收,如首乌藤(夜交藤)。茎类采收时用工具砍割,有的需要修剪去无用的部分,如残叶或细嫩枝条,根据要求切块、段或趁鲜切片,晒干或阴干。四、叶类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植物开花前或者果实未完全成熟时采收,色泽、质地均佳,如艾叶、紫苏叶等;少数的品种需经霜后来收,如桑叶等;有的品种一年当中可采收几次,如枇杷叶、菘蓝叶(大青叶)等。叶类药材采收时要除去病残叶、枯黄叶,晒干、阴干或炒制。五、花类有使用花的一部分,如番红花(柱头)。在整朵花中有的是用花蕾,如金银花、辛夷、款冬花、槐花等;有的是用开放的初花,如菊花、旋复花等,收获的标准有的是用开放的初花,如菊花、旋复花等,这些只能根据花期来采收;有的则需根据色泽变化来采收,如红花;有些品种还要分批次采收,如红花、金银花;花粉类中药材的采收,宜早不宜迟,否则花粉脱落,如蒲黄、松花粉等。花类中药材主要是人工采收或收集,花类药材宜阴干或低温干燥。六、全草类此类药材分为地上全草和全株全草。地上全草宜在茎、叶生长旺盛期的初花期采收,枝繁叶茂,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质地、色泽均佳,如淡竹叶、龙芽草、紫苏梗、益母草、荆芥等;全株全草类宜在初花期或果熟期之后采收,如蒲公英,辽细辛等;全株全草类宜在初花期或果熟期之后采收,如蒲公英,辽细辛等;全草类采收时割取或挖取,大部分需要趁鲜切段,晒干或阴干,带根者要除净泥土。七、果实、种子类在商品中药材中,果实和种子未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果实中包含种子。从入药部位来看,有的是果实与种子一起入药,如五味子、枸杞子、马兜玲等;还有用果实的一部分,如陈皮和大腹皮(果皮)、丝瓜络(果皮中维管束)、柿蒂(果实中的宿存萼)。果实入药,多数是成熟的,有少量的是以幼果或未成熟的果实入药,如枳实。种子入药时基本上是成熟的,如决明子、白扁豆、王不留行等;也有使用种子的一部分,如龙眼肉(假种皮)、肉豆蔻(种仁)、莲子芯(胚芽);此外还有其制品,如淡豆豉、大麦芽等。从采收时间上看,以果实或种子成熟期为准则,外果皮易爆裂的种子应随熟随采。果实多是人工采摘,种子类为人工或机械收割,脱粒,除净杂质,稍加晾晒。菌物类的药材尽管药用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在治疗应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石莼、昆布、灵芝、冬虫夏草、茯苓、松萝等。树脂类中药大多数来源于植物体,虽然不属于六大器官,但是却存在于不同的器官中,一般是植物体的自然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如血竭(果实中渗出物)、没药(干皮渗出物),有的是人为或机械损伤后的分泌物,如苏合香。树脂类的成分较复杂,但疗效显著,应用广泛。采收以凝结成块为准,随时收集。此外,还有一小部分药用植物需提取其中的某一单体作为药用,如艾片(主要成分为左旋龙脑),有的是植物体的混合物,如芦荟。由于药用植物在种类上,数量上繁多,尽管药用部位大同小异,但是每一种药用部位的采收期都是由自身生长发育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和疗效决定的,因此不能一一赘述。二节药用植物产地加工一、产地加工的概念、目的与任务(一)加工的概念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这些处理通常被笼统称为加工或加工炮制。但实际上加工与炮制是不同的概念,它们的目的、任务、措施、时间和地点都有较大的差别。凡在产地对药材的初步处理与干燥,称之为产地加工或初加工。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炮制。产地加工是将鲜品通过干燥等措施,使之成为药材。炮制是将药材进行切片、炒、灸等,使之成为直接提供病人服用的饮片。(二)产地加工的目的由于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根据其药材的形、色、气味、质地及其含有的物质不同要求,加工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都应该达到体型完整、含水量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必须经加工变味的例外)、有效物质破坏少的要求,才能确保药材商品的规格和质量。总之,产地加工的目的是要提高药效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便于包装,贮藏和运输。(三)产地加工的任务1.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泥沙等,纯净药材。如根和根茎类药材要除去残留茎基和叶鞘等;全草类药材要除去其它杂草和非入药的根与根茎;花类药材要除去霉烂或不合要求的花类等。2.按药典规定的标准,加工修制成合格的药材。3.保持活性成分,保证疗效。一些含有苷类药材如苦杏仁、白芥子、黄芩等经过初加工后可破坏其含有的酶,从而使活性成分稳定不受破坏,保证疗效。4.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四)加工所需设备药材加工所需设备因药材而异,主要设备包括工具、机械、熏烟设备、蒸煮烫设备、浸渍设备和干燥设备。1.工具。加工所使用的工具多为手工操作,主要因为机械加工有困难,或者药材产量小。例如,切除非药用部分、刮皮、切削等使用的刀剪,清选分级用的筛,清洗用的刷子、筐、蒌,煎煮时扎孔排气防裂口用的针等。加工数量大的药材,所使用的工具近似机械,但是仍靠手工操作,如黄连、泽泻、姜、姜黄、川芎、浙贝母等去皮、泥土、须根,使药材表面光洁所使用的撞笼、撞兜、木桶等。2.机械药材加工所使用的机械主要用于去皮、切片、清选、分级、包装、脱粒等,如山茱萸去核机,半夏去皮机、牛蒡脱粒机、切片机、谷物脱粒机、碾米机(用于薏苡去壳)、贝母檫皮机等。药材加工机械化,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药材的加工质量。根据药材的加工特点,应发展一机多能和小型化的加工设备。3.蒸煮烫设备。蒸、煮、烫药材使用的设备,产量小的可以利用生活用的饭锅、蒸笼(蒸屉)。产量大的则有专门的蒸煮设备,如锅炉、附子加工用的大蒸笼、大铁锅等。蒸笼有木制、竹制或铝制,大小不定,多为圆形或正方形。煮烫也可以使用机械。4.浸渍、漂洗设备。浸渍、漂洗药材依具体情况配置设备。一般产量小可以利用生活用具,如缸、盆、桶等进行浸、漂药材。产量大的多建筑专用的大池,大池可用混凝土、石块等建造,并设有排水口。二、加工处理方法(一)清选(一)清选1.挑选。2.筛选。3.风选。4.水选。1.挑选。挑选是清除混在药材中的杂质或将药材按大小、粗细分类的净选方法,在挑选过程中要求除去非药用部位。根与根茎类药材,不仅要除去残留茎基、叶鞘及叶柄等,亦要除去混入的其它植物根及根茎。鳞茎类药材,要除去须根和残留茎基;全草类药材,要除去其它杂草和非入药的根与根茎;花类药材,要除去霉烂或不合乎药用要求的花类;茎类药材,要除去细小的茎和叶;果实类药材,要除去霉烂及不合乎药用要求的果实;种子类药材,要除净果皮和不成熟的种子。2.筛选。筛选是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子以筛除药材中的泥沙、地上残茎残叶等。筛选可用手工筛选,也可以用机械筛选,筛孔的大小可根据不同要求进行选择。多用于块茎、球茎、鳞茎、种子类药材的净选除杂。3.风选。风选是利用药材和杂质的比重不同,借助风力将杂质除去的一种方法。一般可用簸箕或风车进行,可除去果皮、果柄、残叶和不成熟的种子等。多用于果实、种子类药材的初加工。4.水选。水选是通过水洗或漂的方法除去杂质。有些药材杂质用风选方法不易除去,可以通过水选方法除去泥土、干瘪之物等。多用于植物种子类的净选。清洗是药材与泥土等杂质进行分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一般在药材采收后,趁鲜水洗,再进行加工处理。根据不同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方法有喷淋法、刷洗法、淘洗法等。根、地下茎、果实、种子及皮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