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复习资料一、古代城市的产生1、远古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1)基本特征:1分布区域:西起川陕宁,东抵浙鲁,北至蒙辽,南达云贵两广2聚居环境:天然洞穴近水:湖滨、河谷、海岸方便渔猎居丘:防止洪水淹浸,洞穴口部一般距水面10~100米(多为20~60米)避风:避开冬季主导方向,洞口一般为南向通风:洞穴较浅,或生活在洞穴前部2)影响因素: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2、初期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与聚落的差异3、“城”与“市”结合的历史意义:“城”的文字内涵——“土地”+“鼎”+“戟”。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从而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易其退,各得其所。”当具有了防御功能的“城”与专司商品交换的“市”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最早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城市”。二、奴隶制社会的城市1、我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以及“四象”方位的源流2、“井田制”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1)“井田制”的特征:《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以八户农家为单位而集体配授农地,将土地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单位,每单位百亩,中间位公田,周围是私田。2)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3、《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图标并简述其形制与布局特点1)《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天子之城的规模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正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驶(轨宽八尺)。王宫在城的中央,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左面是宗庙,右面是社稷。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为百步见方。•“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降杀以两,礼也。”《春秋左氏传》——三级城邑,天子居天下之中,诸侯为地区中心,采邑为基层据点。2)布局特点:4、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赵、韩、魏、秦都城形态与布局5、管仲的城市建设思想及其启示1)管仲的城市建设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选址•“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选址•“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形制•“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形制•“大城之地面,不可以平准”——形制•“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布局•“夫国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规模•“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规模2)启示:三、秦汉魏晋——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1、中央集权的封建城市相对于宗法分封的奴隶制城市产生了哪些变化?2、秦汉都城营建中哪些方面受到了传统宇宙观的影响3、秦汉魏晋都城中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的制度掌握:1、秦咸阳、汉长安、东汉洛阳、曹魏邺城、北魏洛阳的城市布局及特点(图示)2、曹魏邺城的布局特点,在哪些方面奠定了封建社会中期的都城布局形式四、唐宋——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1、唐代社会、文化的繁荣对都城长安的影响?2、中唐至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城市产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3、唐宋都城在管理上出现了哪些变化?探析其原因。4、大运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五、元明清——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1、元大都、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及其特点(图示)1)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城制上继承宋东京,城市形制为三套方城:外城、皇城、宫城,外城呈长方形,东西6635米,南北7400米。共设十一个城门。•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平则门内建社祭坛,齐化门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规划制度。•元大都有一条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皇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万宁宫的中心阁。•在坊市制度上,大都采用市坊有机结合的规划体制及城市新的商业网与坊巷制,具体布局是:共设50坊,坊以城市干道划分,入口设坊表,坊内不设商店,各街坊沿街干道设商店,城市交通要冲设三个集中商业区,即积水潭东北岸的斜街市、名照坊的枢密院市和咸宜坊的羊角市。•城市道路为方格网式,但由于城内水面较大,道路多不通,丁字交叉较多,南北干道两侧,等距平列许多东西向胡同,中轴线大街宽28米,其他干道宽25米,胡同宽5-6米。•大都内河湖水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高粱河海子、通汇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为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特点:a.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和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b.形成了新的坊巷制c.宫苑结合,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d.水系发达,满足运输和生活用水,水面与绿化结合丰富了城市景观。e.建设组织严密,计划细致,统一指挥,使规划意图得到执行。2)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明世宗嘉靖四年,为加强城防,安置居民,加建外郭,周长28里,设七座城门,北京城轮廓形成“凸”字形制。•外郭承担城市的经济职能,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并在城南营建了天坛和山川坛。•宫廷区的改建:宫城南移,皇城拓展东、北、南三面,在宫城之前建太庙和社稷,承“左祖右社”之制,并与午门外之外朝共同构成宫前区。•开挖南海,扩大了原太液池水面。特点:明代北京的布局,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和天人合一、遵法自然的思想,继承前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成为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者。•城市布局艺术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中轴布局,形成了宏伟壮丽的都城景象。•城市道路为主次分明的方格网体系,但由于宫城居中,城市东西向道路交通受阻。•明代北京城商业市肆分布在城南正阳门外,城内鼓楼及很多行业市场和商业街构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商业网。•居住坊里与道路相适应,继承元代的创新,散布于皇城四周,共37坊,居住环境较好,外城为一般居民居住。•城市水系基本承袭元大都的体系,但漕运不入内城,给水以井水为主,城市排水系统重新进行了整修。2、明代我国城市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城市产生了哪些变化?六、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建国后的城市与城市规划(1949新中国成立至今)1、中国周代封国与古希腊城邦在产生的背景、规模、形式、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掌握:1、古希腊圣地和卫城建筑群的异同2、希波丹姆规划形式主要特点和米利都规划3、古罗马共和广场群和帝国广场群的布局及其异同第八讲世界远古的城市第十一讲文艺复兴、巴洛克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1、回顾与比较:中世纪:有机规划,丰富的景观,宜人的尺度,统一的风格文艺复兴:对中世纪城市进行了零打碎敲的修改,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巴洛克:机械代替有机,理性代替血缘,强调法律、秩序和统一的格式——功能从属与形式,统一化,绝对化,既无对比,也无回避2、新的设计中采用巴洛克手法应注意些什么?3、进一步学习:笛卡尔关于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4、掌握: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城市建设的思想内涵和规划手法?1)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涵:反对封建、神学、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为了突破封建主义,尤其是宗教的思想枷锁,借用“复兴古典主义——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为资本主义建立统治地位制造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规划方法:2)巴洛克的思想内涵:巴洛克不同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以手法主义创造特殊的景观效果,来烘托教会实力的不可动摇。巴洛克城市规划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体系:在指导思想上为集权政治服务,在形态上集中反映几何美学。巴洛克的规划方法:罗马市政广场和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规划特点?(图示)1)罗马市政广场规划特点:1三面围合,前面敞开入口的大台阶,以锐角向上面放大,产生缩短的视觉效果。2两座不平行的建筑创造了深远的景观效果。3中部古罗马皇帝骑马铜像是吸引视线的焦点,增加了期待感。4元老院第一层做成基座式的,显得比实际更高,更为雄伟。5元老院入口的台阶的顶部,可以望到以建筑和雕塑为景框的城市全景。6人在道路上行进中的每一瞥的瞬间合在一起,互相加强效果。2)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规划特点:封丹纳罗马改建的内容和特点?1)、封丹纳罗马改建的内容:2)、封丹纳罗马改建的特点:5、思考:中国古典园林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古典园林在造园思想和技术上有何区别?如何理解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如何理解在法国古典园林和城市中提到的“放射性道路和圆形广场(交叉点)的美学潜力?6、掌握:简述欧斯曼巴黎改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简述凡尔赛的布局特点及其主要的艺术手法?简述古典主义的时代特点和艺术内容?第十二讲从空想到有限的实践——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与早期规划探索1、对早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思考:1)超越了实践者渐进的规划方式2)以合理性为表象,又由于其哲理性,使之具有较多的情感3)价值观让大多数人所接受2、城市规划所表达的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城市的改革与颠覆3、思考: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所造成问题的根源早期规划探索所包含的理性思想在社会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内容4、掌握: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思想19世纪初,欧文和傅立叶。欧文: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l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方案。人口为300—2000人(以800~1200人为最好),耕地每人0.4公顷。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幼儿园、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的产品集小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布。傅立叶:1829年发表了《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他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小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图示并论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建设实践及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1)产生背景:A、社会背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了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B、思想起源: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2)主要内容:A、对城市症结问题的认识: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地价的飞速增涨;城市财富的分配失衡。B、田园城市的构想: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2万人(城市3万人,农业0.2万人)土地来源: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发展目标:示范、影响、改善。3)建设实践:对如何实现田园城市,从资金来源、土地分配、财政收支、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903年在离伦敦56公里的地方建立起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1920年又开始建设离伦敦西北36公里的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4)霍华德田园城市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实践经验,直接导致了英国1946年颁布《新城法》,并组织了新城建设公司。图示并简述戈涅的“工业城市”理念与布局1)理念:1904年在巴黎展出了这一方案的详细内容,1917年出版了《工业城市》,阐述了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对大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区,城市组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2)布局:城市位于山岭起伏的河岸的斜坡上。它的人口规模为35000人。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简述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沿道路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可铺设供水,供电等各种地下工程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