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热现状调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考证热”现状调查徐英英胡鹏李桂芬岑永涛何飞修光捷何华润李兴林(材料091)报告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校扩招,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使以往含金量极高的学士学位如今已成了一条底线,仅一张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没多大竞争力,因而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考取更多的证书,使得大学生考证现象趋于白热化。许多大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求职,是积蓄4年以后的竞争实力。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考级、第二学历等证书,已构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题。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考证热状况,我们组进行了一项有关大学生考证热情况的抽样调查。调查的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学生“考证热”现状,分析其特点,以便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考证热潮的缘由,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考证热”降温的措施。关键词大学生考证就业一、调查“考证热”的目的、意义及调查方法(1)调查目的我们小组对于这个大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考证热的现状以及考证的心理。(二)调查意义大学生考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引起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重视,纠正一些学生考证的误区,以及一些学生考证的盲目性。对于那些正在考证的同学具有一定的方向指导,同时能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让他们及早规划,合理安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我校大二学生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通过上网查资料制成含16道选择题的调查问卷,主要询问了学生对于考证的动机和态度、准备考证的方式、考证热产生的原因、考证投入和考证影响等方面,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总共450份在不同专业发放并进行回收统计分析。专业包括:交通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英语专业,艺术与传媒,化学工程与工艺,通信工程,自动化,建筑工程,冶金工程,包装工程,矿物加工过程,电子信息工程,物流工程,金融,会计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二、大学生“考证热”调查结果及分析(一)我校大二学生对于考证的态度与动机(1)当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时,大学生就业转入低潮。然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一股热潮的兴起。目前,考证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股潮流。大部分学生能以积极态度参加考证应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有考证打算的占95%,没打算考证的仅为5%。而不打算考证的有些因为自己选择创业,有些认为没必要,有些认为难度太大,另外的则是因为懒。(2)大多数大学生重视考证的事实,也可从他们第一次没考过后做出的决定看出,直接选择不考的仅占7%。具体如图所示:(3)大学生考证出于不同的动机,有些是由于他人建议,有些则是为以后的就业作准备,有些是别人考自己也就跟着考,还有的是其它原因,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2.2%,90.6%,13.5%,3.3%。(二)我校大学生热衷的证书类别及考各证书的比例(1)英语四六级证书:此为证书中的常青树。2007年公务员招考的一些职位就有明确的英语水平要求。信息产业部就有一条:英语六级合格或450分及以上,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农业部: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英语六级。还有很多单位如:审计署、国务院等也对英语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2)计算机二三级证书:2007年的一些招考职位对计算机水平作了要求,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有些职位规定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才可以报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些职位规定计算机操作熟练。(3)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cad工程师认证、导游资格证、驾驶证、报关员证书、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注册会计师证等。学生中曾经或准备考取英语类、计算机类、驾驶证、职业资格类和其他证书的比例分别为87.7%,85.8%,53.1%,33.1%,4.1%。(三)考证的方式考证热潮带来的是各类辅导班的火爆。每个考证周期开始时,铺天盖地的各类辅导班小广告都会席卷校园,其宣传攻势之强相信大家都耳闻目睹。不少同学为了顺利通过各项考试,便会选择其中一二报名学习。考证方式包括自学、直接参加培训班、函授、网络等,辅导班的火热也导致了大多数选择报培训班的方式,调查结果也客观的反映了这个事实。自学,直接参加培训,函授、网络,其他各考证方式比例分别为:61.2%,58.1%,8.6%,3.3%具体见下图:(四)考证的费用和时间的投入(1)考证的费用的投入学生考证费用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考证报名费用;一部分为考证培训费用。我们组对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培训费用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2)考证的时间的投入考证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付出,还需时间的投入,为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一天中准备考证所占用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1小时以下,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9.2%,51.8%,8.2%,0.8%。三、大学生“考证热”出现的原因(一)国家或地方政府政策导向所致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为大学生考证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此外,我国政府对一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要想进入这些行业,必须投入到考证大军中去,先取得上岗资格。(二)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需求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推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过去只要有学历就可以就业,现在及今后的趋势是既要有学历,又要具备某种职业资格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近几年,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在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必要的上岗证的现状下,在校学生为了今后能够顺利就业,便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目标。如今用人单位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比较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此外,用人单位要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培训,使其获得相应的证书,高额的培训费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因此,用人单位希望应聘的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拥有上岗证(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能直接进入工作状态。从节约培养费用、降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看,企业理所当然地会优先选择拥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在各种招聘会上,诸多用人单位以拥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高校学生为了早日顺利就业,必然热衷于考证。(三)大学生就业难激发了考证热潮从2001年起,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进入高峰期,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70%,一出校门就失业的毕业生达60万人,2004年这个数字增加到80多万,2005年达到100多万。2007年10月22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有关人士表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在校大学生人人担心自己的就业前景,希望在大学期间多拿几个证书,以期在求职就业时增加竞争砝码,希望各种证书可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于是,考证被默认为是一条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其热度不断升高。(四)用人单位对证书的认识取向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备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做好该项职业工作的一个依据,而且还认为,所持证书与所学专业背景一致,所持证书与本人实际能力一致时最受欢迎。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面、真实地评估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此时相关含金量较高、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证书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必须具有强制性上岗证书的岗位招聘,用人单位无疑会优先录用具有该类资格证书的大学生。我们组对产生考证热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就业压力大和用人单位要求是主要的原因,结果如图所示:四、大学生“考证热”的弊端(一)造成就业中的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很多学生是因为“考证”的费用太大不参加或者不进一步参加“考证”的,家庭状况对大学生是否增加这部分针对就业的投资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不是因为能力拿不到证书,而是出于家庭经济状况无法获得相关证书。基于劳动力市场对“证书”的偏好,家庭或个人为获取收益,必然追加这部分投资。由于当下的学费已经让家庭不堪重负,学费尚且如此,那这些额外的投资是很多家庭无法承担的。很多学生就无力追加这部分投资,无法获得这些教育与学习的经历,更无法获得相应的文凭。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追加这部分投资,获得相关的证书,从而在劳动力市场获得更加有利的位置,这样便造成了一种就业上的不平等。(二)造成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市场经济是务实经济,对于人才的现实能力与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教育与社会(市场)密切结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使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工具化、功利化。“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会造就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根据眼前利益决定学习内容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大学生成才是极为有害的。(三)不利于高校学风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学风尤为重要,而现今“考证热”热度不减,使得许多学生为了考证加入“逃课族”。这种以牺牲正常学业为代价换取一纸证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事实也表明,这种缺乏引导的“考证热”无助于高校学风的真正好转,如果任其发展,还会将高校的学风建设引入歧途。五、为大学生“考证热”降温的措施  学生:应结合实际,慎重定位首先,应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再考取其他证书。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证书只是外在的东西,本职专业才是将来发展的基础,不能把证书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主要标准,毕竟证书只是一张纸,不能证明一切,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学生应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学习情况、日后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证书对自己到底有多大价值,慎重、适当地考取一些证书。再次,学生也应意识到在应聘时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应变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专业素质与工作经验等,如果专业技能不过关,即使证书再多也无法在企业里拥有立足与发展的空间。  高校:应加强引导,改善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体系,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是靠一两个证书所能代替的。学生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考取相应的证书未尝不可,但对“考证热”则需冷静思考,必要时,学校应给“考证热”适当降温。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基础理论、基础课程学习与考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而考证仅仅处于辅助地位,起辅助作用。(2)引导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知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配合,将各种知识有机地协调起来,使之产生整体效应。通过知识的整体关联性引导学生慎重选择考证的内容,将考证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3)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引导其抓基础、抓适应、抓外语、抓学习方法的掌握;对高年级学生则应引导其在学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专业技能的锻炼,同时加强考证、考研的方向指导。(4)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和实践能力训练条件等资源,组织一定数量的熟悉考证项目的教师融入大学生考证过程中去,对整个考试培训过程实行监控和管理,确保考证培训的质量,使学生既能获得证书又能提高综合素质。(5)积极争取在校内设立证书培训点和考试点。大幅降低考证培训费用,确定合适的培训时间,既方便学生参加培训考证,又可避免冲击正常专业学习。  社会:应改变观念,区别对待。用人单位应转变观念,不应以证书作为选拔、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在招聘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应聘者的专业技能与个人素质,并且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时,企业更应看重的是被招聘人员的教育背景、所学专业、技能与个人的基本素质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潜力,看其是否能够适应该企业的企业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