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诊断陈振明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活。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流行病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广东省5~10月流行。其中8、9月份为高峰。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流行病学在东南亚及海南省,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媒介在广东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白纹伊蚊孳生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中。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发病机制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发病机制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血倾向。临床分型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典型登革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有眼眶后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典型登革热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疹),呈多样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同一患者可见多种形态不同的皮疹。持续3-4天。束臂试验呈阳性。于病程5~8天约25~50%病例有出血倾向。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感,发热不超过39℃,全身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皮疹,一般不出血,病程短(1~4天)。重型登革热起病时如典型登革热表现,但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多于24小时内死亡。此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衰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1周才恢复正常。1/2~3/4病例血小板减少。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1/32为阳性。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1/1280者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者可明确诊断。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15天的活动情况,有否去过流行区蚊虫叮咬史临床特征突然起病,发热,“三痛三红”,皮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实验室确诊:血清特异性IgM阳性恢复期IgG比急性期有4倍增长分离到病毒或特异性抗原鉴别诊断与流感、麻疹、猩红热、恙虫病、钩体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及败血症等相鉴别。小结骤起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是登革热早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可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依据有以上症状体征的,请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蚊虫及其防制白纹伊蚊1.中胸背部有一条有白纵条2.后足1~4跗节有基白环,末节全白3.触须末端白色蚊虫的生活史夏季9-15天完成一代生活史,蚊虫寿命1-4周成蚊的吸血性白纹伊蚊对人的攻击性强,多次吸血。有光照比无光照对吸血有利。白纹伊蚊栖息习性成蚊多在孳生场所附近栖息:居民区,多栖息在草丛、灌木丛、空房内等;建筑工地,多栖息在工地内部积水和阴暗杂物堆放处;室内,容器积水孳生的成蚊,有在室内栖息的倾向,并多栖息在悬挂的衣服上,及墙面阴暗处。总之,这些地方能够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登革热疫情现场调查控制技术传染期(发病前1天及后5天)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8-12日后再传染给健康的人指示病例发病日-1051020305-171731二代病例平均发病日登革热流行预防关键二代病例发病日(潜伏期3-15日)登革热传染过程时间图登革热防治总目标及时发现登革热疫情预防控制登革热续发病例避免出现较大暴发或流行,减轻登革热的危害。行动方针一、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二、全民总动员,清除孳生地三、有效监控,控制扩散四、追踪溯源,管理传染源五、提高能力,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一步)1.核实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主要临床特征(3)实验室检查2.流行病学调查(1)个案调查(2)分布特点调查(3)传染来源及流行因素调查(4)媒介调查(5)病原调查相关定义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登革热–首次发现病例–1周内,1个县(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二步)实施控制措施1.组织措施(1)成立防治领导小组(2)组织专业队伍(3)广泛深入宣传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二步)实施控制措施2.技术措施(1)疫情报告(2)疫点、疫区的划分(3)隔离和管理病人(4)防蚊、灭蚊(5)保护易感人群疫情控制流行病学调查–(1)个案调查: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尤其是活动范围、叮咬史、就诊经过等–(2)病例搜索:①主动追查旅行史,追索可疑病例。②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需跟踪观察一个月(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疫情控制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时,单靠卫生、爱卫部门控制疫情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需要的是成立登革热防治领导小组,需要组织措施保障。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卫生、爱卫、宣传、教育、城建、交通、财政等部门组成。疫情控制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灭蚊技术指导工作–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伊蚊幼虫孳生地–组织人员分片指导灭蚊工作,检查灭蚊措施落实情况疫情控制现场调查–流行因素调查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植被、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病例搜索时,同时开展居民健康宣传。疫情控制现场调查–媒介状况快速评估及监测调查疫点内约100户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蚊媒应急监测–在疫区内,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评估与总结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伊蚊布雷图指数可作为登革热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的参考指标。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如控制措施不落实更大风险低于5时,流行将停息。(1)引起重视:①指挥领导:组织队伍,深入疫区,制造声势;②要求当地抓卫生的行政领导参加现场会议,通报疫情,要求当地政府要正视疫情,明白登革热传播和控制途径,要充分理解控制疫情的各项具体措施;③当好领导参谋,做好专业培训指导,提供宣传资料。具体行动:现场处理(2)广泛深入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报等手段开展宣传,使群众懂得登革热的防治知识,自觉参与防治登革热行动。–专业队伍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具体行动:现场处理公众宣传:居民养蚊叮咬自己登革热为乙类法定传染病,登革热疫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快的方式上报。具体行动:技术措施-疫情报告无论城市和乡村,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100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大村、乡镇或居委会内有多个疫点划为疫区。具体行动:技术措施-疫点的划定对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的紧急杀灭成蚊。重中之重是消灭孳生地。具体行动:技术措施-灭蚊、防蚊★要特别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范围内的灭蚊工作。具体行动:技术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教育公众做好加强个人防护(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避剂),使用纱门纱窗、衣物,防止蚊媒叮咬传染。具体行动:技术措施-预防措施效果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二代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等——参考指标,布雷图指数5——防治措施落实的根本指标。空置房屋院中废弃的坛、缸、碗、盘皆有孑孓医疗机构的职责救治病人。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病例救治与管理。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病人治疗,卧床休息,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有条件的或重症病人要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登革热病例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医疗机构的职责防蚊隔离室要求。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时清除伊蚊孳生地。采样。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血液5ml分离血清送检。协助区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