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维新变法洋务运动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农民阶级)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地主阶级洋务派)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资产阶级维新派)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本章重点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何不能成功?2.有“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称的洋务运动有何贡献?3.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四个核心概念一、《天朝田亩制度》二、《资政新编》三、洋务运动四、戊戌变法第一节农民群众战争风暴的起落(农民阶级)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思考:农民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的建立1、时代背景(原因)(1)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是和以往发生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相同。“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天地会:《万大洪告示》(2)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A、大量赔款转化为赋税落到农民头上;B、“银贵钱贱”问题更为加剧;(注:农民出售农产品获得的是铜钱,但缴纳赋税却必须是白银,实际负担加重)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3)独特的时代特点——利用基督教发动人民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鸦片战争后,因为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基督教在华得以合法传播,洪秀全有机会得以接触到这种外来的新宗教,于是借用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和戒条,加上中国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的某些仪式和传说,创立了一种新宗教——拜上帝教。广州花都区洪秀全雕像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个人资料:洪秀全,1812年生,广东人。出身客家,家境贫寒,7岁被送入私塾读书,曾4次应试,均名落孙山。在第一次应试过程中,偶遇一位西方传教士带了一名翻译进行传教活动,当时称为“讲街书”。之后,又遇到此位传教士,并得到了一部对洪秀全一生发生重大影响的书——《劝世良言》(梁发编写)。受其影响,洪秀全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创立拜上帝会,广招信徒。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到金田起义时,在广西共吸纳了信徒一万余人。洪秀全的真实面目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小资料:客家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和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1270年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于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台湾、香港,或侨居南洋一带。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洪秀全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用三年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从农民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该图是金田村全景。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43年建立“拜上帝教”1844年到广西传教,后洪秀全回广东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1847年信徒发展为2000多人。1848年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1850年拜上帝教发展为万余人,洪秀全下令集中金田村。1851年1月11日,桂平县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定都后北伐、西征,很快达到全盛。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运动地图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封王:前期:5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西王:萧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五千岁)。后期:8干王:洪仁玕,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遵王:赖文光,扶王:陈德才,启王:梁成富文王:蓝朝柱,燕王:秦日纲。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土地:按照“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产品:“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圣库制度。(2)核心思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价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资政新篇》(1)内容:政治——法治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文教——新式学堂、医院等(2)核心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3)意义与局限性: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迫于形势也没有实施。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4、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天京事变: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以及有关人员的个人过错,致使制度上的日益封建化,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思想上日益蜕变,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解体了,极大地损伤了太平天国元气,摧折了本不稳固的理想和信仰的支柱,导致战局急剧逆转,对太平天国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影响:元气大伤,几乎是“朝中无将”,“国中无人”;洪秀全被迫起用年轻将领洪仁轩、陈玉成、李秀成,重振朝纲,挽救危局。太平天国败亡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19日,湘军将士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终归失败。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思考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第一、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无法摆脱宗教迷信和封建思想的束缚。第二、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第三、组织上,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和宗派主义倾向,不能长期保持内部团结。第四、军事上也犯了一系列错误。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消灭了百万清军;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使清廷给予汉族地主越来越多的权力,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2)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打败“常胜军”、“常捷军”;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历经14年,转战18个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启迪作用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其所遇到的敌人相对来说比较强大。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太平天国。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所决定的:农民既具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保守性、狭隘性。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2、失败的教训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洪秀全的错误1、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使其愈往后,则更多地像一个封建帝王。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2、太平天国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国内部带来致命危机。洪秀全大封王爵,根本不问才德、功劳,亲戚、广东同乡或捐有钱粮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数竟达到2700人以上。造成后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3、洪秀全晚年,不仅思想狭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地主阶级洋务派)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一词从“夷务”而来。“夷”是相对于“华夏”而言,古代是对汉族以外周边民族的称呼。明清以来,“夷”也用于称呼西方国家的白种人。因为他们漂洋过海而来,所以又叫“洋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日后各式公文,提及大英官民,不得使用带有贬义的“夷”字。20世纪初年的《国民日报》第3集的一篇“社说”称:“合交涉、制造、教案、通商诸务,而一概以一名词,曰洋务”。也就是说,晚清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情均可以包括在“洋务”之内。后来,习惯于把19世纪60-90年代引进枪炮、科技、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和新式海军等的学习西方的运动,称为“洋务运动”。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洋务运动的起始时间始于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终于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关于“洋务运动”的名称当时称为“同治中兴”或“同光新政”港台学者称为“自强运动”或“自强新政”解放后大陆一般称为“洋务运动”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3、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历史必然性。农民起义的打击——主观自觉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局面的出现——现实可能性。4、洋务运动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边防,增强实力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派代表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5、洋务事业的内容A、兴办近代企业(经济改革):军工企业(1)江南制造总局(沪局)(2)金陵机器局(宁局)(3)福州船政局(闽局)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4)天津机器局1867年,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建(5)湖北枪炮厂李鸿章办了三大军工企业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5、洋务事业的内容B、民用企业(经济改革):1872年设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揽载为第一义,运漕为第二义”、收购美国旗昌公司)1877年设于滦州的开平矿务局1877年设立的漠河金矿1880年修筑的唐山——胥各庄1882年设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889年设立湖北织布官局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特征一览表企业类型比较性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办厂形式官办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资金来源政府拨款绅商入股(主)生产目的不计利润追求利润产品去向配给军队与市场联系密切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以雇佣为主企业性质封建性质基本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5、洋务事业的内容C、建立新式海陆军(军事改革):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5、洋务事业的内容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改革):(1)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2)工艺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3)军事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二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