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霍克海默、阿多诺核心思想•“文化工业”这个术语在《启蒙辩证法》首次提出。阿多诺在本文里着力揭示文化工业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的消极功能。文化工业的特征()•根据阿多诺的阐述,文化工业具有以下特征:•1、艺术生产的工厂化、工艺化或制作化,因此可量身定做、机械复制、批量生产,艺术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精神生产”。•2、艺术作品的商品化、消费化,因而艺术从精神领域蜕化成只具使用价值的器物,从而剥夺艺术本应具有的任何反抗和批判功能。•3、文化工业的大众传播形式使其传输给大众的信息具有两重性,表层信息往往是自由、平等、幸福,反抗不公和极权主义等等,深层隐藏的信息却传播给大众适应与接受现实秩序的必然性。•4、文化工业的升华是伪升华,它不断地供应文化快感和幸福承诺,用伪审美假升华遮蔽人性压抑的真实,无限期地延长支付它开出的快乐支票。“文化工业不是纯化愿望,而是压抑愿望。”(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5、文化工业还具有伪个性主义特征。“个性化”是它倾销文化商品的典型伎俩,大众常常被款待得像主人一样,似乎它的产品只为您一个人生产。而且它总是给文化商品打上天才的独创性和独特个性的迷人光辉,以掩饰其情感与形式的标准化、格式化以及风格的千篇一律性。•“文化工业的绝对规则不再与自由有任何共同之点。它宣示于众的是: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是在未被告之任何规矩的情况下;应该与任何已经存在的东西保持一致。像其他任何人那样思考。”(注:《文化工业再思考》)•6、文化工业使工具理性完全凌驾于价值理性,使使用价值彻底臣服于交换价值。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商品要保持纯粹使用价值的幻想,就必须被纯粹的交换价值所取代。文化工业不仅把对于效用的精确计算放在首位,而且充分利用拜物教使文化商品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偶像光晕。凭借偶像化这一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手段,在文化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一、文化工业•标准化、一致性:技术和社会层面上的分化和专业化已经确立起来,而所有这些造成了文化混乱的局面。文化给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同样的标签。电影、广播和杂志制造了一个系统,不仅各个部分之间能够取得一致,各个部分在整体上也能够取得一致。普遍性和特殊性已经假惺惺地统一起来了。•这里以克莱斯勒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之间的区别为例,引出之所以能够指出各种产品的优劣,只不过是为了维持竞争的假象和选择的范围罢了。二、文化工业的效果•文化工业的发展使效果、修饰以及技术细节获得凌驾于作品本身的优势地位,尽管他们曾经表达过某种观念,但是后来却与观念一起消融了。•所谓文化工业的风格本身就是对风格的否定,风格似乎变成了支配的审美等价物。人们经常把风格看成是审美的规定性。文化工业减弱的风格的特性,使事物普遍化。•拙劣的作品常常要依赖于与其他作品的相似性,依赖于一种具有替代性特征的一致性。拙劣作品的模仿最终变成了绝对的模仿,文化已然成为了归类活动。(文化的机械复制)•所有消费者的兴趣都是以技术而不是以内容为导向的,要想更有效地显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求助于那些注入了技术和技能成分,而且又无所不在的固定模式,而不是那些内容稍纵即逝的已经腐烂掉了的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割裂了需要思考的逻辑联系,使观众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娱乐片甚至是卡通片里的暴力符号,不断给人们以“经受惩罚”的考验。文化工业并没有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相反它占用了大量经济资源。文化工业不断的向消费者许诺,又不断的再欺骗消费者。文化与娱乐的结合不仅导致了文化的腐化,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娱乐知识化的结果。文化工业使娱乐变成一种人人皆知的谎言,变成了得到人们一直赞同的令人尴尬的装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便可以受到更加牢固的控制了。娱乐实现了情感的净化。(情感的净化)三、新意识形态的形成•1、文化工业给与人们某种暗示,使他们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遵循媒介讲述的模式进行,久而久之逐渐丧失自己的理性思考,人民完全变成了社会为行使某种职能而不断培训或肯定的产物。•2、文化工业把自己造就成蛊惑权威的化身,造就成不容辩驳的既存秩序的先知。因此人们往往因为先看见了媒介的讲述,而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认同媒介的讲述,进而放弃身体力行。•3、在文化工业建立的有关组织系统里,每个人的自由在形式上都得到了保证,每个人都没必要堂而皇之地回答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人们的生活标准与阶级和个人同系统的结合程度有关。•4、在文化系统的压制下,现实生活使大众丧失了道德,他们只能通过强加给他们的行为方式来展现文明。正是在他们的软弱中,社会发现了自己的伟大,并赋予每个人以力量,人们只有逆来顺受,才能有所依靠。•悲剧的消失意味着个性已经被祛除掉了。••在文化工业中,个性是一种幻象。社会里所依凭的每个人,都带上了社会的烙印,他们看似自由自在,实际上却是经济和社会机制的产品。•文化工业仍然是一种交易,一旦廉价的大众奢侈品被生产出来(暗指电影),就会产生大量的骗子(暗指利益集团),艺术商品本身也就变了质。•某些法西斯主义者希望利用文化工业能够提供各种“礼物”的规训手段。四、广告的胜利•广告毫无意义与无所不能•一切没有贴上广告标签的东西,都会在经济上受到人们的怀疑。•广告和文化工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融合起来了。•自由选择与不存在的自由•意识形态始终反映出了经济的强制性,那么不论在什么地方,对意识形态的自由选择也就变成了选择同一种意识形态的自由。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