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汉代散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2第一节西汉散文3秦王朝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政治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先是陆贾,早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在其面前时时称说诗书,并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接着是年轻的思想家贾谊(前200-前168),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4贾谊,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汉书·艺文志》云贾谊有文58篇。贾谊像(图1)5《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极尽夸张和渲染,造成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恰似秦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来统一六国一样不可阻挡。接着笔锋陡转,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秦始皇自以为这个有“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可为子孙“万世之业”的帝国,竟然会在转眼之间,被陈涉这个“瓮牖绳枢之子”,“材能不及中人”者,以摧枯拉朽之势轻而易举地灭亡,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总结出秦亡的教训:此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中篇重点分析秦在统一中国之后政策上的失误:在天下百姓归顺于秦、向往和平安定生活之时,始皇和二世非但不能安抚百姓守威定功,反而变本加厉,继续推行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的国策,终于把人民逼反。接着得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结论。下篇进一步指陈秦人在危难当头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原因,第一是子婴的不才;第二,更重要的是秦王的暴政导致君臣离德与士民不附,使子婴处于“孤立无亲,危弱无辅”的境地,只有束手就擒。从而说明: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本末并失,故不能长”。7三篇文章,就这样环环相扣地把秦朝亡国的原因层层剖析下去,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见解不凡。文章取名“过秦”,实则是借此来警告汉朝皇帝不要重蹈亡秦覆辙,故全文结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此文虽为说理,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但是在遣词造句中又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词语讲究,多用修饰,感情充沛,行文流畅,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8晁错(前200—前154)景帝时著名政治家,官至御史大夫。主张削藩,吴楚七国反,以清君侧为名,晁错被腰斩于市。有文《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论贵粟疏》、《论削藩疏》等。其文较贾谊更具体,晁错像更切于实用但文采稍逊。(图2)9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汉武帝叔父,史书说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篇”。《内书》即《淮南子》,《汉志》列其为杂家。一般认为,道家思想占主要地位,很能显示汉初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其文“泛采而文丽”。图410西汉散文中成就较高的还有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著名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武帝元光三年(前134),他在《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著作,今存《春秋繁露》82篇,《举贤良对策》3篇。董仲舒像(图5)11刘向(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仕宣、元、成帝三朝,官至中垒校尉。曾领校宫廷藏书,“每一书已,刘向像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撰成《别录》。其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及一些奏疏如《极谏用外戚封事》、《谏营起昌陵疏》、《复上奏灾异》等。内容上讲天人感应。(图6)12西汉前期散文有战国纵横家遗风,排比铺陈,畅所欲言,酣畅淋漓;内容上主要总结秦亡教训。武帝时代,国家强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繁荣,思想渐趋一统,此时文章,思想上依经立义,内容上天人感应,灾异谴告;文风也渐由前期凌厉纵横、奇伟瑰丽变为典奥博雅,徐迂雍容。此时期主要散文家有董仲舒、刘向、桓宽等。13而那些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惲的《报孙会宗书》等,或痛陈事理,或自抒怨愤,或嬉笑怒骂,叙事抒情均富有感染力。14枚乘、邹阳均藩国侍从之臣,都先仕吴王,吴王谋逆,都有疏劝谏,吴王不纳后都离吴赴梁,依附梁孝王。枚乘像(图3)15枚乘散文有《上书谏吴王》与《上书重谏吴王》,但后者疑为伪作。前者多用比喻,富于辞采,多用偶句,近于辞赋,有战国策士之遗风。邹阳有《上书吴王》、《狱中上梁王书》,前者劝吴王以史为鉴,明察形势,勿怀不轨。后者为作者遭谗下狱后的上书,表现了“有智略”特点。人称其文“神采飞动,词章炳蔚”。16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从总的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17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东汉时期谶纬流行,“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光武帝刘秀以图谶之助做了天子,谶纬在东汉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文人大都皈依君权与神学。较出色的文章家都是不提倡以至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是桓谭、王充。东汉和、安之后,皇帝都年幼即位,宦官外戚交替专权,豪族地主亦兴起,他们垄断仕路,破坏了“经明行修”的选士标准。于是清议遂起,终于酿成了党锢之祸。此时文人思想渐趋通脱,有调和儒道倾向。文多愤郁不平之气。18王充(27—97),字仲任。著作很多,今有《论衡》,有目85篇、实存84篇。《论衡》以“疾虚妄”为旨归,对汉代的天人感应、灾异祥瑞、谶纬迷信、经学学风,俗儒人格都进行了理性批判。王充像(图8)19如《自然篇》:或曰:“桓公知管仲贤,故委任之。如非管仲,亦将谴告之矣。使天遭(遇上,碰到)尧舜,必无谴告之变(灾变)。”曰:“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有意识地)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通“授)以王命,委以王事,勿复与知。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20王符,约生活在黄巾起义(184)之前。因庶出,为乡人贱视。有《潜夫论》传世。所论多政治问题,揭露社会广泛深刻。喜引经据典,说理透彻,文多排偶,显示了东汉后期散文骈偶趋势。21王符的《潜夫论》成书于东汉中期,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对当时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指斥,切中时弊。《考绩》篇写道: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以谀谄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以空虚应有道,以嚣闇应明经,以残酷应宽博,以怯弱应武猛,以愚顽应治剧。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汉代用人制度有诏举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有道、贤能、直言、敦朴、质直、清白等科目,王符认为群僚举士名不副实,于是把应举科目和所举之人的品格才能用对比鲜明的反义词逐一加以标示,句法整齐,揭露得非常深刻。22仲长统(180—220),字公理。有论著《昌言》,其书已佚,今可见《后汉书》本传所录《理乱》、《损益》、《法诫》三篇。其文对现实历史的批判,言辞激切。如《损益篇》抨击统治者:骄逸自恣,意志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报蒸骨血,以快其情。上有篡叛不轨之奸,下有暴乱残贼之害。对汉末渐尚俳丽之风,表现得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