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中国工艺美术鉴赏---有着近八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玉器,从生产工具和简单佩饰演变发展到几乎涉及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玉器,虽有成千上万件,但可以就用途而言大致进行类型的划分。汉代及之前的古玉器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1、玉制工具;2、礼仪玉器(礼乐器和仪仗器);3、佩饰玉器(饰玉);4、丧葬玉器(葬玉);5、实用玉器。玉器分类唐代起玉器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装饰玉器(饰玉);2、礼仪玉器(礼乐器和仪仗器);3、实用和玩赏玉器;4、陈设玉器;5、仿古玉器。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玉器的用途并非一成不变,如璧,即作为礼玉又作为饰玉,有的先作为某类,后又作它类;玉器的品种和形制也只有少数较为稳定,大多数随时代变化而演变。如玉制工具早生早灭;牙璋晚生早灭;璧则产生早、使用时间长且不断演变。(一)礼仪类玉礼器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享、社交、军旅等重要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简称“礼器”、“礼玉”。这类玉器主要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周礼》称之为“六器”。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也作为礼器,称为“六瑞”。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尤其是商周时期,还有一种称为“仪仗器”或“玉兵器”的礼仪类玉器。仪仗玉包括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等,都是象征性的武器。玉器分类玉璧红山文化好径2.6、肉径5.25厘米玉瑗红山文化玉环商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形成。璧的形状为圆形扁平体,中部有孔。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璧、瑗、环3种。璧璧作为礼器有三种象征含义:一是天帝;二是君主和王权;三是吉兆和吉祥。璧按类型划分,可分拱璧、系璧两类;拱璧为持握、供奉的礼器,包括大璧、谷璧、蒲璧。系璧,形制较小,用作佩饰,系于腰部。谷纹玉璧战国蒲纹玉璧西汉北京奥运奖牌奖牌背面与绶带仿汉代出廓龙纹玉璧造型的奥运奖牌仿古代漆木器的奖牌盒“益寿”谷纹玉璧东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中间有直穿孔的柱状玉器。个别为三角形柱状体。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商代至战国玉琮制作逐渐减少,汉代以后几乎消失,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仿古玉琮。薛家岗文化石峡文化陶寺文化玉兽面纹琮原始社会良渚文化高:5.1cm边宽:3.2cm南京博物院藏琮:一种祭礼用礼器,多为外方内圆,象征天圆地方。良渚文化玉琮圭玉圭是一种上端尖锐或平整,下端平直的长方形片状玉器。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斧、石铲,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秋战国。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尖首玉圭春秋早期鹰纹兽面纹玉圭龙山文化平首玉圭商代早期玉璋龙山文化玉牙璋二里头文化玉牙璋商代中期玉璋春秋晚期琥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玩器或陈列品,可称为玉虎。”作为礼器的“琥”应是刻有虎纹的、尺寸较大的片状玉器,而尺寸较小的大多为佩饰。圆雕的虎状玉器不是礼器,主要作为装饰玉器,在汉代以前也用于发兵。玉虎秦玉虎纹佩西周圆雕玉虎殷墟仪仗类玉器(玉兵器)玉斧由石斧演变而来,玉斧后发展为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的王权象征物。红山文化楼兰遗址采集殷墟玉钺玉钺自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形态最完整的当数浙江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钺。商周时期,玉钺仍然沿用,战国以后玉钺不再使用。四弧刃玉钺龙山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玉钺福泉山遗址玉钺福泉山遗址玉戚长方形或方形的片状玉器,两边有齿形装饰,盛行商周时期。二里头遗址商代西周早期殷墟玉戈戈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器,由“援”和“内”两部分组成。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汉以后玉戈很少出现。西周二里头遗址商代早期玉援铜内戈商代中期大玉戈94cm商代中期黄披盘龙城玉铲玉铲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形制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斧。考古学界一般把一端有刃的扁平长方形或梯形玉器定名为玉铲,有的铲在端部有钻孔。大汶口文化商代早期西周早期玉刀略呈扁平长方形,有孔,是由石刀发展而来。新石器时代就有发现,此后的夏商仍有生产,西周消失了。玉多孔刀石茆文化七孔大玉刀二里头遗址龙纹大玉刀殷墟妇好墓玉刀战国早期鸿山越墓(二)丧葬类又称葬玉。夏鼐先生对丧葬玉器下的定义:“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从西周开始,就出现了丧葬用玉,到了汉代,葬玉极为普遍,并已渐渐演变为一套包括瞑目(包括面具、眼帘和眉)、玉衣、玉握、玉塞、玉含等葬玉的完善形式。随葬玉器大墓发掘现场牛河梁M2瞑目又叫面瞑,习惯上称覆面或掩面。“瞑目”就是用玉石片缀于绢帛的面幕。《仪礼·士丧礼》解释:“瞑目用缁,方尺二寸,赪里,著组系。”郑玄注:“瞑目,覆面者也。”出土资料以西周中晚期的井叔墓和虢国墓为最早,盛行于战国。西周时期主要用于眉、目、耳、鼻、口,玉片边缘钻有孔。战国时期出现头部使用玉璧的组合。玉瞑目在汉代只见于西汉,而且多利用旧玉片改制。玉瞑目面罩为泛黄的青玉,有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颏、须等大小十三片玉片,大多数上面有穿孔。金玉面罩、配饰三门峡虢国墓玉衣玉衣也叫“玉匣”、“玉柙”,是穿于死者身外的葬服。玉衣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按部分可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六部分。各部分由数千片小玉片相互穿联而成。根据编缀线缕质地的不同,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古代上层贵族按照各自地位的不同,分别享用不同的玉衣。玉衣的雏形是西周的玉瞑目。玉衣敛尸习俗,延续到东汉末年。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于是禁止使用玉衣。缀玉面罩战国早期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玉瞑目西周金缕玉衣西汉中期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金缕玉衣西汉中期中山王刘胜之妻窦绾丝缕玉衣西汉前期南越王赵眜玉握玉握是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玉猪一直都是祭祀用的主要牲畜,也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玉猪西汉汉八刀技法玉猪东汉玉猪东晋玉握战国早期玉塞玉塞又叫“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窍孔的玉器。人身上的“九窍”是指:双眼、双耳、两个鼻孔、一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这套玉器共有9件,包括双眼塞,也称眼盖、双耳塞、双鼻孔塞和肛门塞、口塞、生殖器塞。肛塞、鼻塞西汉七窍塞西汉玉含玉含亦称琀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因玉含大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据考古发现,玉琀最早可能源自菘泽文化出土的心形玉含。玉蝉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见于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周早期墓中,在死者口中发现了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琀发展汉代成为普遍的习俗。汉代玉蝉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汉代玉蝉的蝉身雕成正菱形,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通常称这种雕刻技法叫“汉八刀”。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但多数用滑石刻成。将蝉作为“晗玉”,宋代以后就极少见了,多作为佩饰。心形玉含菘泽文化玉含西汉玉蝉西汉汉八刀玉蝉六朝玉蝉东汉(三)装饰玉器常见的装饰玉器有佩饰玉、陈设玉器和日用玉器三类。1、佩饰玉佩饰玉是人随身佩戴的装饰玉器,主要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和身饰。佩饰类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佩饰玉大量出现,大多为扁平片状器。西周晚期至战国是玉器发展史中的繁荣时期,佩饰品种繁多,除了有单件的佩饰以外,还盛行多种块玉联成的佩饰,俗称“组玉佩”。唐代的佩饰玉以玉飞天最著特色。宋代玉佩饰极为盛行,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种形态。明清时期,吉祥寓意的玉佩饰丰富多彩,琢玉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组玉佩组玉佩又称“玉组佩”、“全佩”、“大佩”“杂佩”,是指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挂于身上的佩饰玉。组合形玉饰发源于新石器时代,组合玉佩见于商末周初,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以后,组玉佩作为官方与贵族礼仪服饰一直延续到明朝。组玉佩一般以璧、环、璜、珩为主体,再佩以珠、管、觿、珑、琥等组成。七璜联珠组玉佩西周组玉佩西周龙形玉佩战国早期虎形玉佩春秋鸟形玉佩商代晚期蟠螭心形玉佩东汉玉笄笄是古人用来卷发和连冠用的饰物,后世称为“簪”。《说文》:“笄,簪也”。玉笄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夔龙首玉笄。商以后直至宋代玉笄数量不多。明清两代玉笄制作最精。明代有长短两种,短粗的是男子用来持冠的,细长的则是女子簪发用。夔龙首玉笄殷墟妇好墓玉笄商玉玦玉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玦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玉环玉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主要用于佩饰。古时玉环还有表示修好、恢复原来关系的含义。龙纹玉环西周白玉龙环清有领玉环商代晚期韘与韘形佩韘是射手在发箭时用以控弦的兵器,套在拇指上,清代叫玉扳指,东周时期也称作玉玦。韘形佩俗称“鸡心佩”。两汉时期,韘形佩取代了战国流行的组佩成为佩饰玉的主要形式。玉扳指曾侯乙墓鸡心佩西汉中期韘形佩南越王墓玉韘殷墟妇好墓玉扳指春秋晚期玉带板玉带是镶玉片的革带,由成套玉带銙(带板)、玉铊尾(獭尾)装饰于革带上组成。镶在带两端的圆角矩形带板叫“铊(獭)尾”,中间的方形或长方形带板叫“銙”。服饰上用玉带,始于唐代。程大昌《演繁露》:“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带,至三品则兼金玉带。”又:“本朝亲王皆服玉带。”宋代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明代只有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清代只有特赐及一品用玉带。白玉乐舞胡人铊尾唐白玉蕃人进宝珠带板唐白玉狮纹带銙唐白玉雕花鸟带板宋人物纹玉带南宋赵仲湮墓青玉花鸟纹带板明兵部尚书彭泽夫人墓白玉盘龙纹带五代前蜀帝王建墓2、陈设玉器陈设玉是陈列摆设在屋内架上的观赏玉器。最常见的陈设玉器有玉山子、玉屏风、玉如意、玉花插等。玉屏风玉屏风是一种雕琢山树亭台,人物花卉等多种精美图案的长方形、圆形和其他一些特殊形状的玉板。玉屏风始见于东汉,盛行于唐代。雕漆嵌玉屏风宝座清中期玉座屏东汉玉山子玉山子又称山子或玉山,是清代的一种陈设玉器。大型的玉山子可重达几千公斤,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小型玉山子多用籽料雕成。利用玉石本身的色差和玉皮,将山水人物、亭台楼阁层次分明地雕刻出来,形成高低错落,阴阳对比的效果。大禹治水图山子清乾隆青玉携琴访友图山子清乾隆玉花插它是一种用玉雕的插花器具,作用相当于花瓶。佛手花插清玛瑙花插清镂雕灵芝花插明3、日用玉器主要指生活中作为用具的一种玉器。日用玉器主要包括玉制文房用具,如笔筒、书镇、笔架等,玉制生活用具如杯、盘、壶、碗等。玉笔筒用于插笔。大多在笔筒上雕刻或浮雕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图案。双管玉笔筒明青白玉三友图笔筒乾隆御制款玉镇纸用于压纸。因一般作尺形,上刻兰、竹、螭兽等纹饰,故又称“镇尺”。白玉竹节形镇纸清青黄玉双螭镇尺清中期白玉连环形镇纸清玉笔洗盛放清水用来洗笔。造型多种多样,大多在笔洗四周浮雕螭龙、螭虎、荷叶、梅枝等纹饰。双螭玉笔洗清中期白玉荷叶洗清中期白玉葫芦洗清玉鼻烟壶用玉制成的装鼻烟的器具。鼻烟壶制作材料很多,有翡翠、玉、琉璃、瓷、景泰蓝、黄杨木等。其中用翡翠和羊脂玉制成的鼻烟壶是鼻烟壶中的精品和田白玉鼻烟壶清翡翠鼻烟壶清玉杯秦玉杯西汉镶金边玉杯隋玛瑙羚羊首杯唐双立人白玉杯宋玉跪人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此玉人衣饰华丽,神态踞傲,疑为墓主人妇好之像。商高:71.5mm厚:3~3.2mm重:14g青玉质,此璜用减地雕法。人目为臣字眼,方折鼻子,玉质莹润匀洁,在商代玉器中属上品。雕人面璜原始社会玉器大都是一些平面体、柱状体的兵器、礼器和一些珠饰、片饰等,多为素面,偶尔出现极简单的阴刻线纹。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玉兽面纹丫形器原始社会红山文化该器由黄色玉琢制,形如[丫]字。其两面纹饰相同,上部皆有外凸的双耳,面刻阴线圆形大眼,眼周饰以多道皱纹。形象简约、稚拙,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器面上以若干道凹凸相间的平行弦纹装饰,增添了均衡的装饰效果。此类器物在红山文化中仅发现一件,其纹饰之精美,是迄今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