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基本业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基本业务主编:卜小玲制作:李晓新2008年4月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第四章资产业务•第五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第六章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第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第八章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第九章现代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兼并收购•第十章个人金融业务实际操作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Bank的意译。银行起源很早,在历史上是由货币经营业逐步演变而来的。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兑换业从历史上看,现代银行的前身是货币兑换业。14—15世纪的欧洲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各国与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也渐渐扩大起来。而当时由于各国、各地区铸币的材料、成色、面额和重量各不相同,商人们为了完成支付行为,必须进行货币兑换。为了适应这种要求,逐渐从商人中分离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货币的辨别、鉴定和兑换业务,从而出现了货币兑换商。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货币兑换商最初只是单纯办理货币兑换业务并收取手续费。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经常往来于各地的商人为了避免长途携带货币和保管货币的风险,就将货币委托货币兑换商代为保管,并委托他们代理支付、结算和汇款,从而货币兑换商就成为商人之间的支付中介。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二)早期银行随着货币保管业务和兑换业务的发展,货币兑换商于中聚集了大量的货币,他们就利用这些资金来办理放款业务,以牟取更多的利润。当货币兑换商经营借贷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由单纯的支付中介转变成信用中介——银行。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兼营借贷业务。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银行的产生过程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银行产生于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如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也是第一个采用“银行”为名称、1559年成立的米特兰银行、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和1929年成立的汉堡银行等都是早期著名的银行。这些银行最初只接受商人的存款和代理结算,后来也从事短期的放款业务,但利率很高,属于高利贷性质的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三)现代银行现代商业银行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二是早期高利贷性质的银行调低放款利率而逐渐转变为现代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第一家股份银行是1694年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由公众集资创办的英格兰银行,该银行一开始就把利率4.5%-6%,而当时那些高利贷性质的银行的利率一20%-30%,英格兰银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银行制度的确定。随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建立了股份制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早期银行业经营中的最大特点是贷款带有高利贷性质,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体系日渐完善相对应的是我国高利贷性质的钱庄和票号的盛行,这就决定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落后局面。直到1845年我国才出现了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银行——丽如银行,这是一家英资银行。此后不断有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建立分行。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我国自办的的一家银行是1897年建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开始,这家银行是以商办的面目出现的,但实际上是受控于官僚、买办。1904年,我国又组建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又改为中国银行;此外,1907年设立了交通银行,其性质也是官商合办。与此同时,一大批股份制或私人独资兴办的较典型的民族资本商业银行也开始建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国民党政府直接控制的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两局(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中央合作金库)。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改革,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为监管主体;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城市银行和外资银行为经营主体的银行体系。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二、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并且这种变革还将持续。这些变革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全能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金融竞争十分激烈,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管理制度逐渐放松,商业银行便逐渐突破了业务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商业银行业务全能化的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利用金融创新绕开管制,向客户提供原来所不能经营的业务;2、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机构,渗入对方业务领域;3、通过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实现综合经营。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二)集中化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风险的提高,以及产业资本不断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实现规模扩张和业务多样化,打破了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的传统界限,这种发展趋势又必然导致银行业向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银行法规方面的松动,银行业集中化的进程更是不断加速,银行并购浪潮风起云涌。银行业的并购不但使商业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竞争日趋激烈,而且产生了金融百货公司的运营方式。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三)电子化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商业银行不断向电子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效率。二是商业银行借助电子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可用于转账结算的银行卡。随着银行与电子技术的进一步结合,电子货币的普及将不再是天方夜谭。三是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大大节省了清算时间,降低了清算风险,提高了清算效率。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四)国际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之一。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如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等迅猛增加,客观上要求银行把自己的服务网络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延伸到国外;二是由于欧洲货币市场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把吸引海外存款当作重要的资金来源。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就是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以经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以获得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一)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二)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银行经营的对象不是以各种使用价值形态存在的普通商品,而是货币和货币资本这个特殊商品;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2、银行的经营活动处于信用这个特殊的领域,即货币流通领域;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3、银行是以货币资本借贷这种信用方式进行经营的,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不直接介入商品的生产和流通;4、银行经营的货币信用业务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因而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三)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1、商业银行是唯一可以经营活期存款的机构。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活期存款,可以创造出派生存款,并利用贷款和投资转存活期存款实现信用的加倍扩张或收缩。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商业银行的信用业务几乎无所不包。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远比其它银行要多。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一)充当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它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动员和集中起来,又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商业银行充当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克服了直接借贷的种种局限性,满足了融资双方的不同需要,发挥这一功能有以下作用: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1、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商业银行通过开办活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业务,把闲散在居民手中的货币集中起来,投放到生产和流通部门,成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扩大了社会资本的规模,促进了生产和流通的发展。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存款形式,还能把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职能资本,在社会资本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扩大了生产和流通规模,也提高了社会资本总的增值能力。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种类多样化,可以使众多短期资金来源在期限上相衔接,变成数额巨大的长期稳定余额,用于满足社会对长期借贷资本的需求。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二)充当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由货币兑换演变发展而来的。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企业和客户办理各种同货币收支有关的业务,包括货币兑换、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及金融资产保管等。在这里,商业银行是以企业和客户的货币保管者、出纳或支付代理人的身份出现的。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获得稳定而又廉价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又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支付服务,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三)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下,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用工具的创造,如银行券或存款货币;二是指信用量的创造。信用工具的创造是信用量创造的前提,信用量的创造是信用工具创造的基础。必须指出的是,整个信用创造过程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完成的。中央银行运用创造货币的权力调控货币供应量,而具体经济过程中的货币派生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形成的。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四)金融服务职能金融服务职能是商业银行发展到现代银行阶段的产物。现代化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工商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银行业间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从各方面对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新要求。商业银行联商业银行利用其联系广、信息灵通快捷,特别是借助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在传统的资产业务以外,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从而使商业银行具有了金融服务职能,如代收代付、咨询、资信调查、充当投资顾问等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业务。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一、商业银行经营的一般原则(一)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1、盈利性是指追求盈利最大化。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⑴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的比重;⑵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⑶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⑷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职工的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⑸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

1 / 9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