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之一!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他影响到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后果及预防,纠正措施,从学校与家庭家长与教师角度,探讨正确培养幼儿健康良好个性的途径与方法。一,小班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又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掌上明珠,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傲,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攻击行为大多表现在身体攻击和破坏物品两个方面,引起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有:1受天生气质,性格特点的影响。很多事例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想要独自霸占玩具时,以身体攻击同伴的行为,现在的家长在家过分溺爱幼儿交城,一味迁就,而当他们跨入幼儿园时,与搭档交往中,任性霸道不讲道理,在获得玩具的过程中,他们语言词汇还不够丰富,所以不会太多的语言来沟通,而是直接用武力抢玩具,甚至一气之下直接破坏别人。刚建好的物体,由于一些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幼儿的影响,常常导致受其欺负的小朋友产生心理恐惧,甚至不愿上幼儿园,使得老师的家长工作处于被动地位。2坚决守护依恋物,产生攻击同伴的行为。刚步入幼儿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新的一天,有的家长为了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给幼儿带来了熟悉的物品,拿在手上,如果别人拿走他的心爱的依恋物,他们马上用自己的方式,通过打抓,咬拽的行为,来抢回自己的物品,使对方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以达到自身的心理平衡,攻击性幼儿惹是生非,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秩序,使得老师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解决因此产生的矛盾,故而很多老师对这样的孩子也感到头疼。3.反击同伴的攻击行为!三岁以上的幼儿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当他们受到同伴的攻击和伤害时,立即会通过以牙还牙的方式给对方一击,攻击性以往惹是生非,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秩序,使得老师,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解决矛盾。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1.家园,配合,给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开学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让家长多关,看关于幼儿的书籍,为孩子们做榜样,每天放学跟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家长进行简单沟通,从而双方一起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的行为。2.为幼儿准备相应数量的玩具,减少幼儿抢夺玩具的机会。小班幼儿都爱玩,都想把好玩的东西,据为己有。我们首先在玩具的准备上,要充分满足他们的爱玩心理需要,从而减少因争抢玩具而引起的打架现象,其次,开展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体验团结友爱的快乐,如开展玩具大家分享的主题教育活动,请每位幼儿带一样自己最喜爱的玩具,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换玩耍,共同分享着快乐。活动开始部分可能会有点困难,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引导幼儿,这样的教育活动,既增进了同伴之间,情感交流和语言发展,又消除了幼儿任性不合群,报道的现象,同时也减轻了幼儿为防备他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3.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减弱幼儿的依恋感。幼儿在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通过用强烈的有趣的外界刺激,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在幼儿刚入园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短时间观看好看的动画片,好玩的玩具吹泡泡等各种形式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之情绪暂时趋于平静状态,另外,我们在区角还投放,色彩鲜艳,操作性强的游戏,让游戏中物品替代一猎物,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这样以减少因别人碰到或拿走一猎物,而引起的强烈的敌意情绪和攻击行为。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削弱攻击力。幼儿天生就爱模仿,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运用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技能,运用挥手握手点头摇头微笑等体态语言,让同伴体验友好的关系,在一日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活动,如主题活动,我们的小手真能干,那又用双手与同伴之间握手,拍拍手等,同伴和同伴一起搭建游戏,帮助同伴洗洗脸放玩具等等,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互助友爱带来的愉悦,情绪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语言交往技能。采用榜样示范法。不光是我们家长要做好榜样,同样身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做好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看着学着,所以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师间师生间的礼貌交往,友爱和谦让,在活动中坚持使用礼貌用语,运用轻柔恰当的动作,如幼儿来园时,教师主动向幼儿问候,幼儿,过生日时,教师和小朋友一起为该幼儿过生日,幼儿生病时,教师带小朋友去看望生病的同伴等等,让幼儿学有榜样,做有目标,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高尚情操。参考文献[1]赵楠,宋彦喜。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2]魏晓华程建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