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PPT-完美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PPT《寡人之于国也》PPT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孟子》简介《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词语讲解凶察喻兵直数树凶1、不吉祥,不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2、庄稼收成不好;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3、凶残,残暴;攘除奸凶。(《出师表》)察1、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2、考察;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察临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3、考察后推荐。察臣孝廉。(《陈情表》)4、明智,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喻1、告诉,使人知道;今将喻子五篇之诗。(《汉书》)2、明白,知道;成语有“家喻户晓”。3、比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4、通“愉”;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庄子齐物论》)兵1、兵器,武器;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事,战争;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3、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4、士兵;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直1、与“弯”相对;木受绳则直。(《劝学》)2、正确的,正直的;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3、面对,遇到;与单于相直。(《汉书》)(与单于相面对)4、价值,后写作“值”;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数1、数目,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2、几,几个;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树1、种植;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管子》)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2、树立,建立;树帜曰“谢庄团练冯”。(《冯婉贞》)3、培养;终生之计,莫如树人。(《管子》)4、树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结构分析全篇一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2—5自然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6-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措施。第一部分梁惠王自我表白治理国家尽心尽力,提出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孟子第一次设喻,请求梁惠王的回答。第3自然段梁惠王表明了自己的想法。第4-5自然段中,孟子紧紧抓住梁惠王的答话,又从日常生产、生活中举出事例,阐明何为“王道”。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中孟子进一步提出了自己设想的理想境界。为了巩固自己论证的成果,孟子第二次设喻,指出了梁惠王惯用的推卸责任的方法,鼓励梁惠王推行真正的“仁政”。总结全文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表现出了下列的思想与主张: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他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总结全文再者孟子又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然后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宾语前置未之有也〖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意动用法王无罪岁〖罪〗以岁为罪,认为年岁有罪过。典型例题例题1例题2例题3例题4例题5例题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树之以桑;B、以五十步笑百步;C、请以战喻;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答案:D。例题2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答案:D。例题3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A。例题4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②⑤/③/④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答案:A。例题5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答案:C。•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日积月累•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1、学生自读。指名读。•2、理解重点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趣味语文•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2、学生自读。指名读。•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