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导入新课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学习目标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2.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探究材料: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国民党宣言》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宋教仁被刺杀原因。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案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宋教仁遇刺点击图片播放雾霾里的宋教仁2.二次革命时间1913年经过“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问题探究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对内政策谋正式总统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谋终身总统③解散国会;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谋帝制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举行登基大典。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祭天2.对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二十一条”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三.护国战争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宣言》通过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1.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2.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3.经过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4.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右起:3蔡锷,4李烈钧四.军阀割据军阀派系控制区域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皖系(段祺瑞为首)奉系(张作霖为首)滇系(唐继尧为首)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控制东北地区控制着云南、贵州控制着云南、贵州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问题探究(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课堂小结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二次革命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袁世凯复辟帝制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护国战争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取消帝制,绝望死去。军阀割据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随堂训练1.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①解散国民党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D2.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争发生在()A.1913年B.1914年C.1915年D.1916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