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渗墙监理实施细则1.总则1.1本细则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质量监理合同文件;(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DJ82-79;(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DJ16-78;(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5)《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8)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其他有关规程、规范。1.2本细则适用于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工程。2.施工准备工作监理2.1承建单位应根据承建合同技术条款规定,对防渗墙造孔、成墙、浇筑以及设备与施工作业措施等,进行验证性试验。并在试验开始的28天前提出试验计划,报送监理审批。2.2试验结束后,承建单位应及时将试验成果进行整理,提出用于实施的生产工艺、设备和相关参数报监理及业主批准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2.3防渗墙工程开工前14天,承建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施工部位自然条件、施工水平及设备情况,编制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及业主批准。施工措施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概述(包括施工项目、合同工程量及工期等);(2)防渗墙槽段地质复勘工作大纲;(3)防渗墙槽段划分;(4)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台时生产率)及辅助企业布置;(4)槽孔建造施工工艺;(5)浆液配合比试验、泥浆置换和清孔方法;(6)防渗墙观测仪器布置及埋设方法;(7)墙体浇筑工艺;(8)废渣及沉渣排放措施;(9)施工进度计划;(10)可能遇到的不良地层或不利施工条件下的造孔、成槽与浇筑措施。(11)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12)人力资源配置计划。2.4上述报送文件连同审签意见单一式四份,经承建单位项目经理或其授权代表签署后递交,监理部审阅后限时批复。2.5除非承建单位接到的审签意见为“修改后重新报送”,否则承建单位可立即向监理部申请开工许可证。监理部将于接受申请后的24h内开出相应工程项目的开工许可证。2.6承建单位未按时向监理部报送上述文件,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他损失,由承建单位承担合同责任。3.施工过程监理3.1承建单位应在施工前完成防渗墙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并报监理查验。施工准备工作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钻机、抓斗、其他造孔与开槽设备及其数量能满足施工要求。(2)泥浆拌制系统,包括储料场和配料拌和系统,其能力满足高峰期用料要求。(3)泥浆净化回收系统,满足槽孔废浆连续净化、回收利用的要求。(4)混凝土和柔性材料拌和系统,包括储料场和配料系统,能满足拌制质量和高峰供料强度。(5)混凝土拌和运输车辆满足施工高峰期防渗墙浇筑运输强度要求。(6)履带吊、汽车吊、直升导管和套接管性能及数量满足泥浆槽孔中墙体浇筑高峰要求。(7)造孔机具能适应图纸文件所示地层和成槽宽度及深度和施工进度要求。(8)供电、供水系统满足施工高峰时段供电、供水容量要求。(9)用于制备防渗墙体和泥浆的原材料(粗细骨料、水泥、粘土、膨润土、外加剂等)的储备量满足施工用料量的要求。3.2承建单位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详细分析防渗墙槽位的地质条件,查明槽段有无基岩陡坡或反坡以及大孤石,并进行复勘后编制槽位轴线剖面,划分槽段,并于防渗墙施工前7天,将槽孔中心线定位记录报送监理审批。为确保放样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可直接监督承建单位进行对照检查。3.3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应建立健全质检体系,按照报经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按章作业、文明施工。3.4防渗墙墙体材料配合比、原材料选用及其配制方法和拌制工艺流程应经现场施工试验验证,并于开始浇筑28天前,报监理部批准。3.5泥浆的技术性能、制备泥浆的原材料、配合比及配制方法、工艺流程、泥浆供应使用、净化回收工艺等,均应经现场施工试验验证,并报监理中心批准后实施。3.6承建单位应按设计图纸规定的防渗墙顶高程修筑施工工作平台,其设计方案和图纸应报监理及业主批准方能实施。3.7防渗墙施工前,承建单位应选择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轴线上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造孔、泥浆固壁、墙体浇筑等的有关参数资料,并报经监理批准后,方可开展防渗墙施工作业。3.8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作业效果不符合设计或技术规范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修订施工措施计划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3.9承建单位应依据先导孔芯样和防渗墙主孔岩样,提出防渗墙先导孔、槽孔终孔深度,报监理和设计地质工程师现场鉴定确定。3.10防渗墙造孔成槽过程中,遇孤石、块球体或弱风化岩层,在确保孔壁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综合措施处理。必须采用孔内钻爆作业时,应提出孔内钻爆设计和措施报监理批准,并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控下实施。3.11造孔过程中,出现漏浆或塌孔现象时,承建单位除及时测试、记录浆液漏失量和塌孔等详细情况外,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查验。并将经过、原因和处理结果书面呈报监理审核。3.12防渗墙糟段各孔位、孔深、孔斜、槽孔宽度及清孔换浆等工序的检验,应在承建单位质检部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证,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3.13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有权对承建单位现场作业记录和原始资料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还将对重要作业工序进行巡视、跟踪和检查,发现违反技术规程规范作业,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施工延误,由承建单位承担合同责任。3.14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应加强技术管理,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工程总结。并按监理要求,于当月25日前向监理报送当月作业资料。4.施工质量控制4.1防渗墙施工工作平台应坚实、平坦,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倒浆平台拟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导向槽口板高度控制1.5~2.5cm范围,并保证直立、稳固、位置准确;工作平台和槽口板竣工后必须全部拆除,并清理干净。4.2承建单位应对配置泥浆的材料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矿物鉴定,并满足如下要求:(1)粘土:粘粒含量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0,含沙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含量应达到3~4%。(2)成品膨润土:质量标准可采用石油工业部部颁标准《钻进液用膨润土》。(3)水:对泥浆不得产生不利影响,应通过水质分析认证。4.3固壁泥浆拌制方法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按报经监理部批准的配合比配制,加量误差值不得大于5%。拌制好的泥浆性能指标应满足施工合同技术条款、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4.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泥浆性能质量检验和控制。新制膨润土泥浆需存放24h,经充分水化溶胀后方能使用。储浆池内的泥浆应经常搅动,防止离析沉淀,控制性能指标均一。净化回收泥浆应经检验,其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槽孔内泥浆浆液面应控制在槽口板顶面以下30~50cm范围。4.5防渗墙槽段长度、成墙厚度、套接厚度控制要求:(1)槽段按两序划分,长度应结合地质条件、施工部位、导管布置、浇筑能力、延续时间等因素确定,控制在2.8~7.0m范围;槽孔的段长划分应以确保槽孔孔壁稳定和混凝土浇筑能连续上升为前提条件。(2)相邻槽孔要求采用套接,套接厚度不小于75cm。4.6槽孔中心线和垂直度控制要求:(1)各单孔开孔中心线位置在设计防渗墙中心线上、下游方向的误差不大于3cm。(2)槽孔应平整垂直,2m一段检查孔斜,两端主孔孔斜率不得大于3‰,其他槽孔孔斜率不得大于4‰,含漂石块球体及基岩面倾斜度较大等特殊部位,孔斜率应控制在5‰以内。整个槽孔孔壁控制平整无梅花孔,探头石和波浪形小墙等,一、二期槽套接孔的两次孔位中心线,在任一深度均应保证搭接墙厚要求。(3)一期槽孔两端孔形质量应便于纠正孔斜,主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钻劈副孔。主孔验收时应分段检查孔斜。4.7槽孔深度控制要求:(1)墙体高程应达到插入弱风化岩层顶板以下1.0m;为掌握地层岩性及防渗墙底线,应沿防渗墙轴线每隔6~10m布设一个先导孔,钻取芯样进行鉴定,并描述给出地质剖面图指导施工。(2)每个主孔应取岩样由监理工程师鉴定,确定是否达到深度要求。(3)相邻两主孔终孔深度差小于1.0m,其中间副孔深度与较深主孔之差不得大于相邻两主孔孔深之差的1/3;相邻两孔终孔深度之差大于1.0m时,其中间副孔深度应取岩样进行基岩鉴定,其终孔深度与较深主孔深之差不得大于1.0m,且副孔孔底高程不得高于两主孔高程的中间位置。(4)槽孔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应设置在较深的主孔或副孔内,以确保防渗墙与基岩嵌接良好。4.8清孔换浆控制要求。(1)槽孔终孔后应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孔位、孔深、槽孔宽度及孔斜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清孔换浆。(2)清孔换浆结束lh后,应达到下列标准: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使用粘土泥浆时,孔内泥浆密度不大于1.3g/m³,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10%:且不含粒径大于5.0mm的钻渣。使用膨润土泥浆时,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要求孔内泥浆密度不大于1.10g/m³,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3%,且不含粒径大于5.0mm的钻渣。(2)二期槽孔清孔换浆结束前,应分段刷洗槽段截头混凝土孔壁的泥皮,以达到刷子钻头上不再带有泥屑及槽底与基层厚度不再增加为准。(3)清孔结束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应在4h内浇筑水下混凝土。若不能按时浇筑,应重新检验,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可要求承建单位再进行清孔换浆。4.9墙体材料配制的原料应分批进行性能检测,并于计划使用的14天前报监理工程师认证。经认证合格被批准使用的原料,在使用前应集中妥善保存,确保原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保持不变,原材料应满足如下性能指标:(1)水泥:水泥标号应不低于普通硅酸盐32.5级,技术指标应满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2)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含泥量应不大于1.0%,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3)细骨料:应选用细度模数2.4~3.0范围的中细砂,其含泥量应不大于3%,粘土含量应不大于1.0%(4)外加剂:减水剂、防水剂和加气剂等的质量和掺量应经试验,并参照DL/T5100-1999执行。(5)水: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要求。(6)粘土、膨润土:应满足制泥浆用土料要求。4.10墙体混凝土性能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1)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及抗拉强度;(2)入槽塌落度18~22cm;(3)扩散度:34~40cm;(4)塌落度保持15cm以上的时间应不小于1h;(5)初凝时间不小于6h,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h。4.11墙体浇筑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制备和运输应保证运至孔口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2)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应保证浇筑能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时间不宜超过40min;(3)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应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内径以20~25cm为宜,导管的连接和密封必须安全可靠,并应进行密封承压试验;(4)槽孔内使用两套以上导管时,间距不得大于3.5m。一期槽孔两端的导管距孔端应小于1.5m,二期槽孔两端的导管距孔端应小于1.0m,导管间距不得大于3.5m,当孔底高差大于25cm时,导管中心应放置在该导管控制范围内的最低处。(5)浇混凝上前,应先在导管内注入适量的水泥砂浆,并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以使导管底口的木球塞被挤出后,能将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6)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槽孔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m/h;(7)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保持在2~4m之间,以免泥浆进入导管内;(8)槽孔内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其高差应控制在0.5m以内。每30min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每2h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在开浇和结束时应适当增加测量次数。(9)严禁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槽孔内。夏季应控制入槽混凝土温度在28℃以内。(10)承建单位应在混凝土浇筑时,在槽口入口处随机取样,检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指标。(11)浇筑混凝土时,发现导管漏浆或混凝土内混入泥浆或其他质量事故,承建单位除应按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处理外,应及时向监理中心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位置和原因分析、补救措施、处理经过和结果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