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老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知课文内容,学会抓关键句,了解老王“善”和作者一家的“苦”与“善”。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老王的“苦”。3.理解作者“愧怍”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2.学习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从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老王的“苦”,从而唤醒学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学会善待他人,关爱生活中的弱者。难点:理解作者“愧怍”的原因。学习方法:师生对话法、朗读指导法,讲授法,文本细读法学生课前准备:2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将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解决,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小组交流解决。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批注。3.了解课文背景。教师课前准备:幻灯片和《爱的奉献》音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师提前发自主预习案)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给下列字注音。蹬车()绷()捎()惶恐()肿胀()塌败()取缔()伛偻()骷髅()眼翳()滞笨()愧怍()2.作者链接杨绛,生于1911年,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夫人。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3钱钟书,字默存,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作品之一,堪与茅盾《子夜》媲美的长篇小说《围城》。3.背景链接助读材料一:关于“文革”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爆发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历史上称为“十年浩劫”。文革把一切都颠倒了,按照“颠倒过来”的原则,文学所原来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小刘当起了领导,负起监督文学所全体“牛鬼蛇神”的重任。杨绛和钱钟书、何其芳、俞平伯、陈翔鹤等专家都属她监管。杨绛扫厕所,钱钟书扫大院。他们每天不是劳动改造,就是写检查,一切正常的业务活动均被取消。1966年8月27日,早上她翻译的“黑”稿子《堂吉诃德》被没收;晚上陪斗,一个姑娘用杨柳枝猛抽她,并用一把锋利的剃发推子,把她剃成了“阴阳头”。1968年,她的妹妹因“拒绝改造”被迫害致死。1970年,他们的女婿含冤自杀。1972年,夫妇俩回家时被人毒打,受尽屈辱,离家逃走,过了三年流亡生活。助读材料二: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4前同老王交往时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4.文本细读方法介绍 1.直面文本法。2.字斟句酌法。3.比较品评法。4.还原场景法。5.寻找矛盾法。6.文章留白法。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生活中关注什么样的人?生:伟人,明星,家人……师:为什么?生: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因为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因为血浓于水……师:而在生活中那些没有亲情关系或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但却有金子般的心,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去关注一下《老王》。(幻灯片出示课题《老王》)二、出示教学目标。三、新课(一)初读感“知”(自主学习,师生对话)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全文的关键句(主旨句)?齐读关键句后提问题。5幻灯片出示:“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设计意图]结合单元学习方法,通过抓关键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解读课文的抓手,找到了学习课文的切入点,解决学生的疑问,以生为本.(二)细读品“苦”(文本细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师生交流)生细读1-4自然段,用笔勾划文中表现老王“苦”的句子,举手发言后品读这些句子,品味老王的“苦”。如:“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引导学生关注“活命”“只是”“破旧”等词,并进行品读。师生交流后出示幻灯片并品读:苦: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设计意图]通过细读文本,师生创造性的对话,引导学生心理换位,以心灵与文本对话,唤醒学生的同情心,体会老王的“苦”,从而更好地理解老王的善。(三)、跳读悟“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生跳读课文,用笔勾划老王与杨绛一家的在善良表现在哪些事6中?然后小组交流推代表发言。1.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几件事中?明确:(1)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3)给三轮车装护栏,为客着想(4)临终给我送香油、大鸡蛋以感谢。2.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几件事中?明确:(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设计意图]通过独学,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找“善”,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善”。(四)、精读领“情”思考:“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应如何理解“愧怍”?(师引导生精读老王送鸡蛋香油的段落,特别是作者与老王的对话,交流讨论后发言)。理解一: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理解二: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这样做貌似对得起老王,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7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作者认为已经对得起老王,可是几年过去,追忆与老王的对话,发现没有明白老王的心意,回想起来,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自己家的。所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解读,合作交流理解文章主旨,突破难点。四、拓展延伸。1、师生交流:生活中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的人,学习本文,谈谈该怎样对待他们。2、配乐品读《赠老王》,并仿写。[设计意图]号召学生学习杨绛的善良和悲天悯人情怀,在生活中平等待人,关爱不幸者。通过配乐品读仿写,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做到读写结合。五、作业布置1.认真品读文本,体味文章意味深长的语句。2.推荐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和钱钟书《围城》六、板书设计老王杨绛(不幸)(幸运)“善”8(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