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完美版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时间、人物、都城)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前3世纪晚期)长安(陕西西安)刘邦(汉高祖)汉高祖刘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郡丰邑中阳里人(现江苏丰县),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即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汉高祖刘邦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论从史出—汉初社会现状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人民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一石米要五千钱,人们互相残杀啃食,死的人超过了一半。)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chún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了。)——《汉书·食货志》休养生息政策秦的暴政秦末战乱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宽容、宽松政策)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汉高祖和文景二帝时期为了推行这种政策分别采取什么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时期具体措施结果汉高祖时期文景时期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经济逐渐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安定3、“农,天下之大本也。…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鼓励农桑1、“兵皆罢归家。”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免徭役)。”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解读以下材料,将材料与右边的相关词语连接起来。汉文帝汉景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治平之世”。文景之治的成果,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治世局面材料二:“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京城的钱财多达以万贯计,而穿钱的绳索都腐朽了从而无法查检到底有多少钱。太仓的谷物一年积压一年地堆放,满得散落到了仓外,都到了腐烂不能食用的地步。)——《史记》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大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安定。只要不遇上洪涝和干旱的灾祸,老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裕。)——《史记》论从史出—文景之治的表现1.政治清明2.人民安定3.经济发展4.国力增强①带头耕种②奖励耕织③植树造林④改进农具⑤奖励发明⑥重视养牛⑦开垦荒地⑧兴修水利⑨改进耕作技术……合作探究一文帝景帝时期设立“力田官”关心农桑,讨论:如果我是“力田官”,如何提升自己政绩?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合作探究二秦的暴政汉高祖西汉建立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本堂小结1、秦始皇陵和汉文帝陵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汉文帝霸陵秦始皇骊山陵拓展延伸-比较中得启示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作预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霸陵(汉文帝陵寝)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性.)—司马迁《史记·孝文》成由俭,败由奢据文字记载说,墓里面顶上用珍珠做成日月星辰。下面,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里面还珍藏着多种奇器珍宝。为防盗墓装了不少机弩。这座宏伟堂皇的地下宫殿,从嬴政即位的前246开始修建,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秦始皇骊山陵汉文帝霸陵汉阳陵(汉景帝)陶俑秦兵马俑2、秦兵马俑与汉阳陵陶俑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拓展延伸-比较中得启示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2015年2月,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包括各式人物陶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反映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拓展延伸---以古论今“文景之治”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有哪些?①以人为本,重视民生、重视三农问题②构建和谐社会③德治与法治结合④勤政廉洁,惩治腐败⑤坚持改革,调整政策⑥以史为鉴,吸取教训⑦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政治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二、经济方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文化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军事方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五、……启示1.西汉建立初期,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很多达官贵人只能乘牛车,这些都说明了()A.汉初统治政策残酷B.统治者的节俭C.汉初经济的萧条D.人民生活艰苦2.下列关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西汉吸取秦亡的教训而采取的措施~B.内容包括减轻赋税、徭役等C.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D.文景之治时开始实行练习巩固CD3.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B.下令上兵回乡务农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4.中国古代把“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裕的统治时期”称之为“治”。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和谐“治”世是()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开皇之治BC5.史书记载“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汉文帝()A.正直无私B.轻徭薄赋C.重农抑商D.注重节俭D•环节1:出示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鱼蛮子》、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设计意图:通过对诗词与教材前言的解读,教师示范对不同时期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比较,学生初步了解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史学思想方法。•过渡:农业生产的新现象与我们所认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相径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新现象出现呢?•环节2:出示陆耀《甘薯录》与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认识番薯、玉米等高产量作物对粮食产量提高的突出贡献,继而理解农业的进步与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联系。•过渡:农业发展在满足人们粮食需求的同时,促进了劳动力的富余。经济作物尤其是棉、麻的大量种植,为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这些顺理成章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环节3:出示范成大《缫丝行》《明神宗实录》等文献资料,并设问“明清时期的手工业较之宋朝而言,在生产方式与规模上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设计意图:利用不同时期史料的对比,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师生共释。体悟比较历史现象并进行合理历史解释的史学方法。•过渡:雇佣劳动、开设工场这种新的经营方式不仅提高了手工业发展的水平,随之引发的纺织品的大量出口也带来了商业与贸易的新繁荣。•环节4:出示吴承明《市场·现代化·经济史论》图表与《乾隆震泽县志》。•设计意图:通过对图表与地方县志的释读,了解明清商品经济活跃的新现象。•过渡:高产作物与多种经营的农业新现象引发了手工业的新经营,而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新航路开辟等多种因素共同催生下掀起的商业活跃的新现象,又会使人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新变化呢?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