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桥梁工程分项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部位或桩号K0+000~K2+500技术规范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河运高速公路《二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一、一般规定1、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有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15%时,则该组试件无效。2、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未经检验的原材料不得使用。二、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一)水泥1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2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3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4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二)细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2砂的筛分应符合下表规定:砂组粗砂中砂细砂细度模数3.7~3.13.0~2.32.2~1.6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2.6。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3砂中杂质的含量应通过试验测定,其最大含量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项目≥C30的混凝土<C30的混凝土含泥量(%)≤3≤5其中泥块含量(%)≤1.0≤2.0云母含量(%)<2轻物质含量(%)<1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为Sq(%)<1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以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加以复核(三)粗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机械集中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400m3;人工分散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200m3。2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规定。3粗骨料的技术要求及有害物质含量的规定见表11.2.3-2及表11.2.3-3。表11.2.3-2粗集料的技术要求项目混凝土强度等级C55~C40≤C35≥C30C30石料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12—≤16——≤15—≤25含泥量(按质量计)(%)——≤1.0≤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0.7小于2.5m的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5≤5≤5表11.2.3-3碎石或卵石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项目品质指标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为S0)(按质量{十)不大于(%)1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抗压强度应不低于95%注:如含有颗粒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确认能满足要求时方能用。(四)拌和用水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2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24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水不得使用。3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4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五)外加剂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拌和物中。在外加剂的品种确定后,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2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规定,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受污染。(六)混合材料1混合材料包括粉煤灰、火山灰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等,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其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203)等标准的规定。使用单位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查。2混合材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三、混凝土的配合比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2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时的坍落度可按下表选用。结构类别坍落度(一)(振动器振动)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浇筑振动的结构0~20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或少筋的结构10~30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30~50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50~70配筋极密、断面高而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70~90注:用人工捣实时,坍落度宜增加20~30m。3当工程需要获得较大的坍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的情况下,适当掺加外加剂。4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材料作为水泥代替材料或混凝土拌和物的填充材料掺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其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宜符合下列规定:1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应符前面的规定。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2最小水泥用量280~300kg/m3(输送管径100~150mm)。3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4宜掺用适量的外加剂或混合材料。四、混凝土的拌制(一)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以质量计)见下表。材料类别允许偏差(%)现场拌制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水泥、混合材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二)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三)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搅拌,零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也可用人工拌和。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下表的规定。搅拌机类别搅拌机容量(1)混凝土坍落度(一)3030~7070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自落式≤4002.01.51.0≤8002.52.01.5≤1200—2.51.5强制式≤4001.51.01.0≤15002.51.51.5注:①搅拌细砂混凝土或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1~2min;②外加剂应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人;③搅拌机装料数量(装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松体积的总数)不应大于搅拌机标定容量的110%;④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⑤表列时间为从搅拌加水算起;⑥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或经试验确定。(四)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1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2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2)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五)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1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2掺用高效减水剂或速凝剂且混凝土运距较远时,可运至浇筑地点再掺人重拌。五、混凝土的运输(一)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当混凝土拌和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当运距较远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时间不宜超过下表规定。气温(℃)无搅拌设施运输(min)有搅拌设施运输(min)20~30306010~1945755~96090注:①当运距较远时,可用搅拌运输车运干拌料到浇筑地点后再加水搅拌;②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查明所配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后,确定运输时间限制;③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人模时间。(二)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送混凝土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人浇筑位置的盛器。(三)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人空气产生阻塞。(四)用带式运输机运送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送带的倾斜度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坍落度(mm)最大倾斜角度(°)向上运送向下运送<40181240~8015102混凝土卸于传送带上和由传送带卸下时,应通过漏斗等设施,保持垂直下料。3传送带上应设置刮刀等清理设备。4传送带运转速度不应超过1.2m/s。5做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有2%~3%的砂浆损失。(五)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六)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六、混凝土的浇筑(一)一般要求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l0rn时,应设置减速装置。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下表规定。捣实方法浇筑层厚度(mm)用插入式振动器300用附着式振动器300用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50配筋较密时150人工捣实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00配筋较密时150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4浇筑混凝土时,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动器振实。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