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礼仪修养雷雨第一章绪论•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的文明程度。•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展现。•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规范的行为举止,才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誉。第一节概述•礼仪的起源•礼仪的概念•礼仪的表现•礼仪的特点•礼仪的原则•下一节一、礼仪的起源•礼仪是在人类繁衍发展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由习俗演变而来的。•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人类约定俗成的各种惯例,渐渐变成现代的礼仪。礼仪的起源•礼仪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社会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在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地鬼神是在冥冥之中主宰万物,干预人类意志的令人敬畏的力量。因此,无论是耕作、饮食、游乐等,都要先敬拜鬼神,礼仪也就表现为这种祭祀活动中极其虔诚而庄严的仪式。礼仪的起源•礼的最初含义就是:供神的仪式,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现象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变化,礼逐渐引申为敬意的通称。礼仪的起源•我国被誉为“礼仪之邦”,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中国古代礼制的著名典章有三部:《周礼》、《仪礼》和《礼记》。统称为“三礼”。•《周礼》:又名《周官》,本是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著述。•《仪礼》: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编订,主要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侧重于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礼记》:主要是对古代礼仪的诸多分支做出具体说明。•GOON~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返回礼仪的起源•“三礼”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礼制的全部总和。•春秋以后,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古制逐渐被废除,儒家开始对各类礼节加以整理。传统礼俗的许多内容与形式大都由此传递与演变过来,形成了最富有民族特征的礼仪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礼”+“仪”•礼:在中国最初指敬奉神明。•礼的繁体:“禮”。左边是一个“示”,形似祭祀的容器,是三条腿的香炉,在庆祝、祈求丰收的时候使用;右边是一个“豐”(丰),意思是,烧了香,行了礼,山上多长麦子,山下多长豆子,来年才会有好的收成,好的运气。“礼”,通“履”。•履,意为鞋子,穿上后可以不怕荆棘,更方便走路。但是鞋子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因此,“礼”一定要适度,把握好分寸,正所谓“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王安石,礼仪要服从便利,办事不要局限于旧法。)•后礼既表示礼貌和秩序,又意味着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仪”的含义•《说文解字》载:仪,度也。本意指法度、准则、典范,后引申为礼节、仪式。•古代“仪”有五个含义:•①法度、准则。《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度量天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使之犹分黑白也。”•②典范、表率。《荀子·正论》,“上着,下之仪也。”“仪礼小姐”。•③形式、仪式。《荀子·正论》,“诸夏之国,同服同仪。”“司仪”,即指掌管、主持仪式的人。•④容貌、风度。《诗·大雅·丞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仪表堂堂”等。•⑤礼物。如谢仪,贺仪,奠仪等。礼仪的概念•礼仪最初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节和敬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礼仪一词在中国最早是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的含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仪和仪式。它是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礼宾秩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的要求。按应用范围分成三类:•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是指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交际中的礼节。•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礼仪:主要指各种职业的行为准则,与职业美学密切联系。•外交礼仪:指在对外交往中讲究的各种礼仪形式。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血缘关系。•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言,不很重视家庭血缘关系,而更看重利益关系。他们将责任、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2.在表达形式方面•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3、在礼品馈赠方面•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4.在对待“老”的态度方面•东西方礼仪在对待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上也有许多观念和表达上的差异。东方礼仪一般是老者、尊者优先,凡事讲究论资排辈。•西方礼仪崇尚自由平等,在礼仪中,等级的强调没有东方礼仪那么突出,而且西方人独立意识强,不愿老,不服老,特别忌讳“老”。5.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出门常带记事本,记录日程和安排,有约必须提前到达,至少要准时,且不应随意改动。西方人不仅惜时如金,而且常将交往方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质。•遵守时间秩序,养成了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办起事来井井有条。西方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区别分明,休假时间不打电话谈论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间断绝非生活范畴的交往。相对来讲,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时间观念比较淡漠。包括改变原定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中国人开会迟到,老师上课拖堂,开会作报告任意延长时间是经常的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拥有的时间是最大的不敬。6.在对待隐私权方面•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对方“私人的”所有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隐私权。•东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拥有,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礼貌:•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友善、得体的气度与风范。•礼貌是谦虚恭敬的表现,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礼节:•礼节是人们在社交场合表现尊重、友好、问候、祝福、致意、慰问、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即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规则和各种形式,如握手、鞠躬、拥抱、献花等。•礼节是礼仪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对一个团队来说,礼节是整体风貌的具体化、形象化;对个人来说,是其心灵美的外化。仪式:•仪式是礼的秩序,是在一定场合举行的,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礼仪的过程。•仪式多数是以组织的、群体的形式出现的典礼形式。有专门程序的规范活动,如颁奖仪式,开幕仪式,剪裁仪式,毕业典礼等。礼仪的表现•优雅的风度•得体的举止•不俗的谈吐•高雅的气质•个性化的仪表•~\(≧▽≦)/~优雅的风度•风度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修养及外部行为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以文化知识为内涵、受生活经历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状态、言谈举止和仪容仪表。•风度的培养首先是内在修养的积蓄,其次才是规范的言谈举止。O(∩_∩)O得体的举止•规范、典雅的举止,既是一种内在情感和素养的自然流露,又是对人对己尊重、友善的自觉表达。•淑女风范•绅士风度(*^__^*)不俗的谈吐•不俗的谈吐首先要求谈话内容要雅而不俗,谈话的形式要避免大众化、公式化。其次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音量的把握。•O(∩_∩)O~高雅的气质•气质是指受心理素质影响的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要扬长避短,自我完善,从而养成一种高雅的、受人喜爱的气质类型。•O(∩_∩)O~个性化的仪表•只有将内在修养与外表装束、风度与气质融合为一体时,我们才会给他人以美感。•O(∩_∩)O~礼仪的特点•传承性与变动性•广泛性与地域性•时代性与限定性•规范性与互动性•差异性与相融性•GOON~传承性与变动性•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累,并且世代相传。•任何国家的礼仪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本国古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礼仪也就随之相互渗透、影响、取长补短,于是礼仪就具有了变动性。!!广泛性与地域性•礼仪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约定俗成的,并被人们广泛认同的行为规范。•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礼仪,我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可以理解为“入乡随礼”。•~\(≧▽≦)/~时代性与限定性•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就有不同的礼仪。•不同的礼仪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具有限定性。•~\(≧▽≦)/~规范性与互动性•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体现。•但礼仪不是单方面的表现,讲究互动。“来而无往非礼也。”•~\(≧▽≦)/~差异性与相融性•礼仪在区域、民族、国家中表现出形式上的差异性。•但人类的追求及观念意志有共性,有些礼仪是人类共同接受和应用的,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因此,具有相融性。•~\(≧▽≦)/~仪礼的原则•遵守原则•自律原则•敬人原则•宽容原则•平等原则•从俗原则•真诚原则•适度原则•~\(≧▽≦)/~第二节学习护士礼仪的意义与方法•意义:•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有助于工作的沟通和交往•有助于维护职业形象•有助于完善人格学习礼仪的方法与途径•加强理论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注重个人修养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虚心向礼仪楷模者学习•加强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