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反思神木县矿区中学高胜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劳动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劳动教育不仅是造就未来好公民的教育,而且是提高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保障其幸福的教育。在中学阶段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锻炼体力、培养能力、增强体质。然而,时下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处处受关照,于是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劳动观念淡薄。一些教师也忽略了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学生是教师的“丫环”。在校园里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的办公室脏了,叫学生来打扫;教师自己负责的卫生区,学生代管;有的教师就连买一盒烟,打一壶水之类的事件也叫学生跑腿;更有甚者,本来教师应该批改的作业和练习册,教师也很洒脱地交给学生去批改,还美其名曰为了“锻炼学生”。教师的大事小事都让学生来干。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如果学生自愿为教师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无可厚非。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但如果教师连分内之事也要学生去代管,这样的教育未免变了味。二、劳动是惩罚学生的手段。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怒目圆睁,厉声喝道:“今天你来打扫卫生,看你听不听话!”“这一周的黑板你来擦,让你在捣乱!”对此学生无奈、无助、口服心不服。深思之下,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既反映出对劳动的误解,也暴露出教育理念上的浅薄与确失。一方面,所谓“劳动光荣”是因为它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以罚代管”的劳动教育,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劳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只有犯错误时被惩罚才劳动。一旦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他们就轻视劳动,进而看不起值得尊敬的劳动者。这样惩罚式的劳动教育最终只会“创造”出学生对劳动本身的不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这样的“教育”也会使学生拿错误不当回事。把犯错与惩罚式的劳动对等起来。犯了错误大不了就扫扫地,擦擦黑板,不痛不痒的,仿佛这样就可以弥补他的错误。这与教师的教育初衷简直谬之千里。而教育者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只是一味抱怨,认为学生不服管教,结果只会使学生在错误的路上愈走愈远。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天使。既然为人师表,首先要加强自己修养,在品德、才学上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模范行为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常言到:“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严以律己,力争成为道德楷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反之,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小事不小,对于教师分内的“举手之劳”‘请不要让学生代劳。其次,劳动教育不是“惩罚教育”,并不是只有犯了错误的人或是“下等人”才需要劳动,劳动教育应该是儿童智慧发展的教育,是生存适应的教育。因为学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要有度、有法、有爱、有效,切莫把劳动当作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