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密码pdf电子书五年制生理学教案-free福瑞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年制生理学教案朱大年总体情况1.教学对象5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专业学生2.学时数(总共68学时)及其分配顺序内容(章名)学时顺序内容(章名)学时1绪论16能量代谢和体温22细胞的基本功能67尿的生成和排出63血液38感官64血液循环149神经系统的功能145呼吸610内分泌4消化和吸收4生殖23.开课学期第4学期4.所用教材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主要参考书目(1)GanongWF.ReviewofMedicalPhysiology.22thedition.Stamford,Connecticut:McGraw-Hill,2005(2)GuytonAC,HallJE.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11thedition.Philadelphia:ElsevierSaunders.2006.(医学生理学.第11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LevyMN,KoeppenBM,StantonBA.BerneandLevyPrinciplesofPhysiology.4thedition.Philadelphia:ElsevierMosby,2006(4)姚泰主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罗自强主编.生理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英文专业词汇见大纲7.教案以生理学12章内容中的章为单位,每章的具体教学方案包括章名、教学目的、教学进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作业(复习思考题和课外读物目录)等。2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3.掌握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4.了解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不同水平。5.了解体内的非自动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二、时间分配顺序教学内容时间安排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1/4学时弱2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1/4学时弱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4学时强4体内的控制系统1/4学时强三、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任务,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动物实验(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慢性动物实验、人体实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整体水平。2.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稳态概念的扩展。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和特点。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体液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4.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四、重点内容1.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以及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3.负反馈和正反馈控制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五、难点内容1.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与自动控制系统的关系。2.前馈控制的概念。六、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演示PPT课件,概念要准确,必要时要图示,且多举例,有时要反复讲。2.课堂提问少量、见机、灵活、启发式。3.课外阅读提供参考读物目录,并布置复习思考题和新课预习。4.课后答疑平时在办公室接待学生答疑。七、教具1.PPT课件。2.教学光盘。八、复习思考题1.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提示: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这一问题有待学完全书后解答)2.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3.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3九、课外读物目录1.姚泰主编.生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姚泰主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王志均.生命科学今昔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黄秉宪,潘华.控制理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理科学进展,1979;10:54-62.5.GuytonAC,HallJE.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11thEdition.Philadelphia:ElsevierSaunders.2006.(医学生理学.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MilhornHT.TheApplicationofControlTheorytoPhysiologicalSystems.Philadelphia:WBSaunders,1966.7.WienerN.Cybernetics,orControlandCommunicationintheAnimalandtheMachine.CambridgeMA:MITPress,1948.(郝季仁译,维纳N.著:控制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8.CannonWB.Organizationforphysiologicalhomeostasis.PhysiolRev,1929;9:299-431.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教学目的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2.掌握细胞的电活动。3.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的收缩和兴奋-收缩耦联机制。4.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路径及其机制。5.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6.了解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二、时间分配顺序教学内容时间安排1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学时2细胞的信号转导1/2学时3细胞的电活动21/2学时4肌细胞的收缩2学时三、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简单复习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和液态镶嵌模型。物质的跨膜转运: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包括受体介导入胞)。2.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路径: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主要的信号蛋白: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主要的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受体-G蛋白-AC途径、受体-G蛋白-PLC途径;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酪氨酸激酶受体和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鸟氨酸环化酶受体)。3.细胞的电活动电紧张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的概念和特点,极化、超极化、去极化、超射、复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跨膜扩散的驱动力和平衡电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和静息电位的形成,钠泵的生电作用。动作电位、锋电位、后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和可扩播性,阈值的概念;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电化学驱动力,动作电位期间膜电导的变化,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的机制(通道的关闭、激活、失活或去激活、复活)。动作电位的传播:局部电流和波前的概念,动作电位传播的不衰减特征,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和经缝隙连接向另一4细胞的传导。局部电位:阈电位的概念,局部电位的概念和特征。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兴奋和可兴奋细胞,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的收缩和舒张机制,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肌肉收缩的形式(等长和等张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和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收缩的总和)。平滑肌的微细结构、分类、电活动、收缩机制和活动神经调控(平滑肌一般不讲)。四、重点内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2.细胞的电活动。3.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五、难点内容1.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3.膜的电紧张电位、局部电位、阈电位以及动作电位“全或无”特性的产生机制。六、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演示PPT课件,概念要准确,必要时要图示,且多举例,有时要反复讲。2.课堂提问少量、见机、灵活、启发式。3.课外阅读提供参考读物目录,并布置复习思考题和新课预习。4.课后答疑平时在办公室接待学生答疑。七、教具1.PPT课件。2.教学光盘。八、复习思考题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2.参与细胞物质转运的膜蛋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帮助物质跨膜转运的?3.钠泵属于哪种类型的膜蛋白?钠泵活动对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具有哪些重要意义?4.何谓细胞信号转导?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路径有哪几条?各自机制如何?5.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6.假如膜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大于K+,膜电位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何谓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8.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9.何谓阈值和阈电位?两者在引发动作电位时所起的作用有何区别?10.何谓局部兴奋?它有哪些特点?与动作电位的特点相比,有哪些不同?11.何谓兴奋性?与兴奋有何区别?组织兴奋时和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有何变化?12.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13.何谓肌丝滑行理论?其主要内容和证据是什么?14.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它包括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是什么?15.肌肉收缩有哪些形式?横纹肌收缩效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九、课外读物目录1.韩济生主编.神经科学原理.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贾宏钧,王钟林,杨期东主编.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姚泰主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姚泰主编.生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5.姚泰主编.生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左伋.细胞生理.见: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3版.第1篇.pp.1-17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GuytonAC,HallJE.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11thedition.Philadelphia:Saunders,2006.8.JohnsonLR.GastrointestinalPhysiology,6thedition.Mosby,Inc.2001.9.KatzAM.PhysiologyoftheHeart.3rdedition,Sunderland:SinauerAssociates,2001.10.KandelER,SchwartzJH,JessellTM.PrinciplesofNeuralScience.4thedition.McGraw-Hill,2000.11.KeynesRD,AidleyDJ.NerveandMuscle.3rd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12.LevitanIB,KaczmarekLK.TheNeuron:CellandMolecularBiology.3rded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13.MatthewsGG.CellularPhysiologyofNerveandMuscle.4thedition.BlackwellPublishing,2003.14.PocockG,RichardsCD.HumanPhysiology.2ndeditio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Inc,2004.15.SperelakisN.CellPhysiology.3rdedition.SanDiego:AcademicPress,2001.16.WidmaierEP,RaffH,StrangKT.Vander’sHumanPhysiology:TheMechanismsofBodyFunction.10thedition.Boston:McGraw-Hill,2006.17.AnthonyN,Pikula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