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梁、腰梁及砼支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1987;二、施工质量控制流程见“冠梁、砼腰梁及砼支撑质量控制流程图”三、施工前准备1、钢筋原材进场后材料员会同质检员、技术员、协作队对钢筋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钢筋原材应具有有效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规格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外观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绣。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要求退场处理;2、每批钢筋原材进场后材料员委托试验员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3.0.6条要求,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原材经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审批后使用;3、水泥进场时质检员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委托试验员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4、技术员、质检员应详细阅读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监理大纲及有关文件;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和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和特殊要求,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由技术、质量及现场施工人员参加的技术、质量交底会,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四、施工流程1、土方开挖(1)测量员放出高程控制点后,开挖过程中技术员应跟踪测量开挖面高程,不得扰动、超挖;(2)技术员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围护结构有无变形、沉降、位移、无线流现象;基底有无隆起、沉陷、涌水(砂)等现象;若出现以上现象应及时上报各相关部门并进行处理;2、桩头破除(1)测量员放出高程控制点后,拉通线,采用风镐人工破除,禁止使用破碎锤作业;(2)技术员应叮嘱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时注意保护桩头钢筋,要求钢筋表面无损伤;3、腰梁植筋(1)钻孔完成后应将孔内杂物、积水清理干净,技术员通知质检员验孔,检查孔深、孔径、清孔情况是否符合要求,验孔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2)植筋时技术员、质检员应全程旁站,检查孔内注胶是否饱满,钢筋外露长度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的植筋应在植筋胶固化前拔出重新清孔、注胶、植筋;4、砼垫层浇筑(1)浇筑时垫层混凝土严禁侵入桩头范围内,浇筑完成后应将桩头被污染部分清理干净后,技术员通知质检员验收;(2)垫层混凝土浇筑时摊布均匀,允许偏差为:高程+5mm,-10mm,表面平整度3mm,浇筑过程中技术员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控制,浇筑完成后质检员检查;(3)质检员检查时应注意:作为冠梁、腰梁、砼支撑底模使用的砼垫层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4)混凝土浇筑前技术员应通知试验员对混凝土料进行取样,并现场检测其塌落度;5、钢筋绑扎(1)测量员出钢筋控制点,并作好明显标记,钢筋密集和钢筋复杂部位,在安装钢筋之前,测量人员在架立筋上标出各层钢筋的高程,以控制钢筋及模板位置及高程;(2)钢筋厂按钢筋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钢筋安装人员根据施工部位到钢筋加工厂领取已加工好并经过质检员检查合格的钢筋,再吊运至基坑内施工部位。(3)质检员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3条对加工好的钢筋进行抽查,每工班同一类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三件;(4)钢筋运输及安装时技术员应对以下环节进行检查:a)运输及起吊过程中按同一型式的钢筋采取多吊点起吊的方法,避免钢筋变形,起吊时,最好将同型式钢筋作为一钩,避免造成钢筋混乱,对已变形的钢筋必须进行校正处理。运输及起吊过程中应保持钢筋的分类不混乱,分类牌不丢失;b)施工人员应按照钢筋图进行钢筋安装,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带班人员应熟读图纸和相关技术条款、规范,避免钢筋绑扎错误及返工现象;c)安装时技术员应每隔3-5米设吊线锤和样架,以保证钢筋平、直、齐,并控制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d)安装过程中应保持钢筋的整体稳定、不变形。主筋应采用搭接焊或按要求进行绑扎搭接。单面焊接时所有焊缝长度不得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绑条焊接时所有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d,焊缝必须饱满无砂眼,焊接表面应均匀、平顺,无裂缝、夹碴、咬边、凹陷、焊瘤和气孔等缺陷;e)梁底部及两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绑扎时预留,避免后期调整困难;(5)钢筋绑扎完成后技术员通知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报验;6、模板施工(1)模板施工前材料员、技术员、质检员应对施工所用模板进行检查,要求平整、清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接缝要平顺;(2)施工人员应根据测量员放出的控制点拉线施工,技术员每3~5m检查一次模板位置偏差及垂直度;(3)侧模封模之前技术员应对结构范围内基底进行检查,无泥土、杂物后方可封模;(4)模板施工完成后,技术员通知质检员验收,质检员应对以下项目重点检查:a)模板接缝不应漏浆;b)表面不平整度(2m靠尺检查)小于2mm;c)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d)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偏差不大于10mm;e)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f)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g)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技术员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7、支撑系统立模完成后技术员应对支撑系统进行检查,支撑撑系统的材料强度应满足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要求,并搭设水平撑、剪刀撑,确保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8、混凝土浇筑(1)浇筑时技术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高度大于2m时应加挂溜筒;(2)商品混凝土运送到现场后,技术员通知试验员取样,并现场检测其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浇筑时试验员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入仓塌落度及时与拌合站沟通,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9、混凝土养护、拆模(1)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后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有足够的润湿状态,技术员应在日常巡查中注意此环节;(2)在不影响施工作业面及模板周转使用的情况下,尽量晚拆模板,一方面使砼在模板内充分养护,防止水分过早散失,另一方面可避免采用洒水养护造成掺有砂、灰尘的污水意外留至砼构件表面,造成污染,影响观感;(3)严禁提前拆模,暴力拆模,以避免出现缺棱掉角及混凝土表面大面积剥离现象;五、质量控制关键点1、主控项目(1)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A(%)重量负偏差(%)直径6mm~12mm直径14mm~20mm直径22mm~50mmHPB235、HPB300≥21≤10--HRB335、HBRF335≥16≤8≤6≤5HRB400、HBRF400≥15RRB400≥13HRB500、HBRF500≥14注:1.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2.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o-Wd)/Wo×100计算,其中Wo为钢筋理论重量(kg/m),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3.对直径为28mm~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1%;对直径大于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4.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取3件试件。检验方法: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2)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5)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6)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d)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e)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7)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8)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表7.4.3的规定。表7.4.3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复称。(9)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0)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技术部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1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技术部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