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说话礼仪辅导与策略之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71提昇幼兒說話禮儀輔導與策略之研究指導教授:余思靜教授研究小組:朱玉鈴、何素秦、林瑞清、陳芷芸、陳姵伶、黃靜子、馮鈺璿、廖菊淡、鄒文婷、賴素靜壹、緣起「你畫得好醜!」、「小心我k你喔!」、「快閃開,討厭鬼!」、這樣不雅且帶批評的話語輕易地從孩子的口中說出,在一旁的老師不由得心頭一驚,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而又從哪而學來的這些話呢?然而這樣的話語就像具有傳染力一般,漸漸在教室內擴散,甚至影響到教室內的秩序、破壞了團體規則,罵人或批評人的孩子是這樣順口地說出這些話,雖然它可能只是表達出他的看法或感覺,卻一點都沒顧慮到別人的感受;被批評者有的默默不語,有的則用更不雅的話回敬,最終,被氣壞的一方則跑來向老師告狀,而老師也疲於奔命的去處理這些瑣碎但卻影響秩序的問題,常讓老師覺得非常厭煩且困擾。因此當此問題被提出,幾個大班的老師紛紛提出自己班類似的情形。而小班孩子雖然較少出現口出惡言的情形,不過老師卻發現孩子們在自由活動、角落活動或點心時間常大聲喧嘩,有時說話是用「吼」的,像在吵架一樣,整間教室鬧哄哄的,老師與孩子的心也變得浮躁起來。而當老師說故事或進行團體討論時,幾個孩子不是私底下聊得起勁,就是急著插嘴打斷了別人說話,雖然老師制止了不當的說話行為,但用不著多久,孩子就像忘記似的故態復萌,但真讓他發表時,卻又害羞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老師深感這樣的問題,不僅干擾了教學活動進行,也使得孩子的學習大打折扣,因為孩子無法專心聆聽,不知道大家在討論什麼,間接地無法參與團討活動,並使得人際關係也受到影響。所以在幾經討論後,大小班的老師們覺得有必要正視這些問題,西方哲學家羅素(B.Russell)曾說:「兒童的品行在六歲入學以前,已大部分完成了。」誠然,六172歲以前是幼兒良好的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整個人生發展歷程中,認知、情緒、語言、道德、人際關係…等,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奠基。因此,幼兒時期所發展的行為模式足以影響日後的生活表現,而說話禮儀又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橋樑之一。因此我們以「說話禮儀」作為研究議題,期待透過全園的推動,及各班的策略實施,有效的改善園內吵鬧、浮躁的環境文化。也希望透過說話禮儀的行動研究,期望孩子學習尊重他人,同理別人的感受,主動發現別人的優點,給予誠心的讚美,並用建議代替批評、以輕聲細語代替大聲喧嘩,使孩子間的人際關係更好,教室氣氛也更加溫馨。我們擬定了以下三項研究目標:1.培養讚美他人的的習慣。2.培養聆聽他人說話的良好態度。3.學習在不同情境使用適當的說話態度。貳、我們的行動指導教授提醒我們正確的紀錄應注重過程的描述,將發現的問題提出策略,並將討論後實際施行情況作成詳實紀錄,再依紀錄再討論再施行再紀錄……。但是我們在策略上的延續性不佳,也因期末了老師們無法再施行修正後的策略了,所以只能依據上所研擬的三項目標,將各班老師透過實際的觀察記錄,及班上有關任何說話禮儀的困擾行為依據情境、解決策略及實施結果三部分整理如下。目標一、培養讚美他人的的習慣情境一:放學時穿鞋子,阿勳和阿耀打架,阿勳的鞋子會發亮,阿耀不服氣說:「這又沒什麼!」阿勳於是碰了阿耀一下於是兩人打了起來。173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當時老師只處理打人的部分。2.但是這個事件起因在那句話:「這又沒什麼!」阿耀可能很羨慕發亮的鞋子而產生那句不服氣的話。若阿耀能學會說出:「你的鞋子好酷喔!」這樣就不是這種情況了。3.和他們討論該如何「說」才能讓雙方都覺得很開心。1.立即解決兩人的爭執狀況。2.對於孩子的批評要去了解原因,並與孩子澄清當時的感受。3.老師時常要去處理那麼細微的東西時常會去忽略追究引發爭議話題的適切性也常失去輔導先機。4.老師的處理-「先動手打人就不對,有事情應該先告訴老師才對」,幼兒認同老師的話不能打人便不在爭執,但未處理「說話的部分」。a.孩子學習稱讚別人是需要機會實現的,有適當的時機狀態來實行,被稱讚的人和稱讚別人的人都會很快樂的。情境二:老師說故事分享圖畫書「用愛心說實話」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利用故事書「用愛心說實話」說故事,讓孩子練習試著幫主角「莉莉」解決問題,孩子們發表「用愛心說實話的意義」。C11:「就是要愛大家」怡君:「要跟別人對不起」敏淇:「要說別人很好」,老師沒有解1.孩子並不懂得故事中真正該如何「用愛心說實話」,只是試著以自己的想法去解釋。2.加入了作品分享的實例,孩子開始了解澄清如何用愛心說實話。174釋繼續說故事。2.故事說完老師拿出一張孩子的圖畫作品,問孩子對於作品的感覺、該如何批評,用哪些話語做批評較適合。a.老師尚需要再多舉生活中的實例和孩子分享學習如何使用是當的語言給予別人稱讚、鼓勵或批評。以上情境老師著重於處理當時發生的問題,而忽略到策略延續性,以致無法觀察是否真正達到原本的預設目標,但也希望老師不斷提醒幼兒學習稱讚他人,在班上形成一股氣氛,慢慢的可以養成此一好習慣。目標二、培養聆聽他人說話的良好態度情境一:團體討論時小薇舉手卻未回答,小智對小薇說不回答就換別人,但其他大部分的孩子卻願意給小薇機會等待她的回答,小薇在大家的鼓勵下鼓起勇氣小聲的回答問題。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把焦點放在小薇身上鼓勵她盡量回答問題。2.大部分的孩子願意給小薇機會等待她的回答。1.小薇因大家的鼓勵勇敢的回答。2.這個事件中老師鼓勵同儕的正向力量使小薇鼓起勇氣回答問題是值得重視的。a.同儕間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如果大家附議小智的話,那小薇可能更膽怯。情境二:175當老師對全班幼兒說話時,箴生插嘴打斷了老師說話,這情形發生了好多次。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用漠視的方法,故意不理會他的話題。2.老師先回應他的話題後,在接回到老師剛剛的話題。3.老師用皺眉及噓聲示意請他安靜4.老師出聲制止,說明他不應一直打斷老師說話內容,並提醒他應舉手發言。1.箴生看老師不理會他,以為老師沒聽見,反而說得更大聲。2.沒多久箴生又插嘴打斷老師的話題。3.他暫時安靜一下,等到他突然又想到什麼時就又插嘴了。4.當箴生聽到老師的提醒會馬上舉手表示要發言,但老師等到自己的話題告一段落後才請他發言,以訓練箴生等待的耐心。在老師堅持舉手才發言的規則下,箴生插嘴的行為已明顯減少。情境三:老師在上課時,楷生在底下一直和旁邊的小朋友說個不停,其音量影響到團討的秩序,且他這行為出現的次數頻繁。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出聲制止,請他安靜。2.出聲制止三次沒改善則罰勞動服務,點心後幫忙整理教室並禁止玩玩具。3.換座位方式:把他換到較安靜的小朋友身旁坐,並提醒坐他旁邊的小1.效果不彰且會打斷課程的進行。2.發現他是隨便擦擦地板後人就跑去玩了,對他並無造成警惕的作用。3.發現他會去逗旁邊小朋友,引他和他講話,而有些小朋友還是會受其影176朋友在上課中不要和其說話,以免影響上課。4.團討時,盡量利用問答方式以增加與孩子的互動,並常請他回答問題,讓他把注意力放在團討及思考回答問題上。響。4.效果不錯!現在上課中找人聊天的行為,已明顯減少許多。在上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插嘴行為常困擾著教學,雖然插話的孩子不多(有時亦發生在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時),若這幾位小朋友能經過適當的輔導後養成聆聽他人說話的良好態度,則班上的上課氣氛就能獲得改善。從情境中發現,老師的施行策略,經一在討論、修正、再施行,的確能使那些孩子插話行為明顯減少。目標三、學習在不同情境使用適當的說話態度情境一:戶外遊戲時間,倫倫叫瑄瑄去:「喝尿尿」。瑄瑄很激動、憤怒。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先安撫激動的瑄瑄並認同她的感受。2.老師提醒她曾經討論過「非禮勿聽」的意義。3.勸導瑄瑄不受他人激怒,並學習原諒、寬恕別人。4.鼓勵瑄瑄繼續參與戶外活動。5.老師請倫倫要有同理心,想想若是1.1.瑄瑄經過老師的安撫後,心情舒坦許多,也加入了戶外活動。2.倫倫答應老師要練習說好聽的話,並會替別人著想。177別人對你說相同的話你的心中的感受會如何。a.認同孩子的心情讓學生有同理心願意接受老師。b.孩子若能把先聖先哲的溫文句子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很有修養。情境二:戶外遊戲時,老師和小宥、小軒用酢漿草玩鬥草遊戲。老師草斷了脫口而出:「啊!我死了!」小軒說:「ㄏㄡ!你說’’死’’!」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理,用漠視含糊的方法擺脫尷尬的情境。2.經過這個情境老師自己思考該如何正式小朋友澄清對’’死’’這個字的定義。1.某些字詞本身並無不當,但若用在不合宜的情境,或用不和善的態度趣說,就可以變成罵人的髒話。a.與孩子們澄清’’死’’字本身不算是髒話,而應該是一種狀態,或形容詞,但如果用來罵人,如:「你死人啊!」、「去死!」那就不甚文雅了。b.是應好好和小朋友釐清「死」這個字所代表的涵義,可透過故事(歡的禮物、再見斑斑)或以孩子的舊經驗出發(家人、寵物的去世)來引導孩子進入這個題目的探討。情境三:象寶寶上學時主動問安的狀況進步了,拿點心或午餐也會主動問安,對於沒做到的孩子,老師也會快樂的主動打招呼,以身教的力量感染孩子。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高高興興來上學的孩子會主動問1.養成主動打招呼的親切模樣可以增178安,老師給予正向的回饋,做不到的孩子老師也以燦爛快樂的笑容感染他們使象寶寶感受到來上學是充滿喜悅的。2.領取點心時會主動到感謝的孩子讓人感到欣喜,。強孩子的人際關係,對於社會性的發展很重要。情境四:班上的孩子常會在生氣時說髒話,老師於是和孩子訂定規則。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學習說好話與說不好聽的話是兩回事,「說好話」只是要讓孩子學習怎麼說好聽的話、讚美的話。2.要求孩子說不一樣的好話,去學習另一句好聽的話。3.教師示範如何說好話,如何誠心讚美別人,請孩子說出具體事件和行為,例如;「小明很棒,因為它會幫忙整理教室。」4.鼓勵孩子說好話,當孩子說了不好聽的話,就請孩子說三句好話來彌補。5.給予孩子讚美別人的機會,如作品分享。1.當孩子說了不好聽的話時,老師私下訪談,要求下次改善。增強說好話的機會,減少說不好聽話的機率。2.教師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會自然去讚美別人,小朋友在環境的薰陶下,自然也會去讚美別人。3.利用團體制裁的力量,有效制止孩子犯錯,此時孩子追求同儕認同心切,容易導正孩子的行為。179a.孩子常因家中大人有說髒話的習慣,耳濡目染之下很難改掉這個習慣,「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密切配合,才能有效的改正孩子的壞習慣。情境五:晨間自由活動時,孩子們大聲交談、笑鬧及爭吵的聲音,使得整個教室鬧哄哄的,讓人感覺心情浮躁。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1.老師用噓聲動作制止。2.老師出聲告之:太吵了!請安靜一點。3.針對幾位說話特別大聲者,輕拍其肩膀,告知其說話太大聲了請安靜。4.老師用拍手示意後,告知大家太吵了。5.放輕柔音樂及誇獎安靜的學生6.利用閱讀的方式:因發現玩玩具太吵了,因此運用強迫閱讀的方式,請小朋友先安靜看書後,分享閱讀心得給別人聽,讓小朋友亦能從中1.只能暫收成效、安靜一下而已,要老師不時提醒,效果不彰。2.效果不彰,一下又忘了。3.效果不彰,沒多久又忘了。4.當大家聽到老師拍手聲時,會安靜聽老師在說什麼?但一下又吵鬧起來。5.效果不錯,還有人主動要求老師放音樂,大部分小朋友聽到輕柔的音樂時都能安靜下來,當聽到被老師誇獎安靜的學生都顯得開心,其他人也趕緊效法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6.效果不錯!尤其針對一些習慣說話大聲的孩子有明顯改善,除了班上的孩子會提醒他們外,他們自己亦慢慢學習約束自己說話大聲的行為。180學習安靜聆聽他人說話。情境六:幼兒在餐飲時間常因忘情交談,或因挑食、食物份量太多……等問題而不專心用餐、大聲喧嘩,教室因此亂哄哄,幼兒們忽略了用餐時應有的「輕聲交談」的說話禮儀。而幼兒餐飲時間是指早上、下午在各班進行之點心時間,以及四班一起在地下室廳用午餐。所以我們分別就點心時間及午餐時間而言。解決策略策略實施結果點心進行時:1.播放輕音樂,並且每天耳提面命,讓孩子知道老師很重視輕聲說話。2.吃點心時,放錄音帶聽故事,邊吃邊聽。3.改善點心餐點內容:經過會議討論結果大家決議幾點改善的方向。(1)多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