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摘要: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可分为初始期、起步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并根据中国近代建筑特性将其分为承续型、影响型、早发型、后延型四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现出传统承续与外来文化之双重影响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性,必须对其科学地进行分级分类,区别对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护、利用(再利用),废弃或拆除的对策。结合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改建,论述近代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提出近代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做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在中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可分为初始期(20世纪40-70年代)、起步期(1986—1992年)和发展期(1993年至今)三个阶段。1.初始期:20世纪40-70年代梁思成先生于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在“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论及中国近代建筑,可以说是较早的通史性述作,1958年10月至1961年10月在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编辑工作,是中国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首次较具规模的研究。1958年10月,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后进行的建筑“三史”全国调查及资料编辑工作,以其成果《中国近代建筑史》(初稿),为高等学校提供了这一学科领域的参考教材。1960年8月,全国“第四次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后根据《中国近代建筑史》(初稿)缩编的《中国建筑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于1962年10月正式出版。1964年在香港出版的徐敬直所著《中国建筑之古今》一书,其中有“当代中国建筑”(ContemporaryChineseArchitecture)部分,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较重要的专著。2.起步期:1986—1992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历史学界对历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活跃,尤其是对在近代(1840—1949)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引起的思想动荡极为关注。在建筑历史学界,则引发了关于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使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中外建筑历史学者的注意。1981年9月至1984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攻读博士课程的村松伸,以高级进修生的身份来清华大学,为准备以《中国近代建筑史》为题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留学;1985年4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和张复合向清华大学建筑系领导提交了《关于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报告》[1]1985年8月,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并向全国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对中国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呼吁书》。可以说,“座谈会”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起步期的序幕;同年11月,东京大学召开“日本及东亚近代建筑史国际研究讨论会”,可看作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国际交流的开端。1986年10月,“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继“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之后,中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会议,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起步的标志。1987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决定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为联合资助科学基金项目,意味着起步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已进入轨道。1986年10月和1987年5月,藤森照信、村松贞次郎⑤先后访问清华大学;1987年11月,以汪坦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同以藤森照信为代表的“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就合作进行中国近代建筑调查工作达成初步协议。1988年2月,汪坦率“中国近代建筑考察团”赴日访问,应邀在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主办的讲演会上报告,并正式签署《关于合作进行中国近代建筑调查工作协议书》。1988年5月,“中国近代建筑讲习班”在天津举办;1989年4月,中日合作在烟台联合进行主要近代建筑实测活动,中日国际合作全面开始。1989年6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天津篇》在东京问世,[12]标志着中日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1991年10月,中日合作进行了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已全部完成,填制调查表2612份,中日合作取得圆满完成;至1996年2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出版16分册[3]。1988年4月,“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论会”在武汉召开;1990年10月,“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在大连召开1992年10月,“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在重庆召开。[4]在第二、三次研讨会期间,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这个《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1991年3月,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建筑学会约集我国部分著名建筑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在北京召开“近代优秀建筑评议会”,并提出了《专家建议近代优秀建筑名单》。从1986年到1992年的七年间,起步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举行了四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179篇,出版论文集4本(收入论文92篇),为其后的发展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发展期:1993年至今从1993年至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发展期。其标志有二:一是组织加强,认识深化,研究领域扩展;二是研究进入社会,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1997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决定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2001年6月改为现名“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统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则使之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扩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研究方向所进行的有意识的引导1998年10月在太原召开的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中国东南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近代建筑比较”为主题征集论文,是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于1997年8月成立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所作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引导。其背景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我国政府提出的繁荣西部、缩小东西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稳定的政策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城市面临新发展的形势,近代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包括19个省份、面积占全国近九成、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二的中西部地区,其城市建筑形态在近代的变化和演进,较东南部地区更具普遍性;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深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198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讨会在西部城市太原的召开,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近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后,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和澳门召开,以“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为主题;200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以“近代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为主题;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在广东开平召开,以“开平碉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为主题;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召开,以“早期近代建筑与骑楼街道的研究保护”为主题;200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以“近代建筑的地域性与国际性”为主题。可以说,这都是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所作的进一步有意识的引导[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总体来说,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公众对近代建筑开始予以更多的关注,认识不断提高,并进行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努力从国际和国内当前大的相关背景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工作适逢良机:,在国际上,世界遗产委员会(UNESCO)2003年提出的《亚太地区全球战略问题》(GlobalStrategyissuesintheAsia2PacificRegion),列出了亚太地区尚未被重视的九类世界遗产:①热带、沿海与海洋岛屿系统;②文化景观、圣山;③喀斯特与干草原景观;④史前与原始时期的动物化石、岩石艺术;⑤文明路线与汇聚地;⑥考古与古迹遗产;⑦近代与当代建筑;⑧民间风格的建筑;⑨工业遗产。同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行动亚洲2003—2009计划》(ActionAsia2003—2009Programme)中宣称,今后的世界遗产提名要特别关注中西亚遗产、近代与工业遗产、原始历史遗产、乡土建筑遗产。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的研究分析报告《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TheWorldHeritageList:FillingtheGaps2anActionPlanfortheFuture)指出,“文化路线与文化景观、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工业与技术项目”是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及预备名录中较少反映的类型,提请注意。在国内,国务院2005年12月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并明确要求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把文化遗产普查列为“十一五”重点工作。2007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通知》明确指出,“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1993年以来,清华大学在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结合实际建设项目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有: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1993—1998年)、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北京支行扩建方案设计(1994年)、原财政部印刷局中卫门翻建工程(1998年)[21]、北京王府井东堂修复及院门重建工程(2000年);北京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0年)、庐山牯岭正街保护修建性规划(2001年)、庐山原胡金芳旅舍改扩建工程(2002年)、庐山2004—2020年总体规划修编文化资源保护规划(2003—2004年)、长春市整体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与紫线管理研究(2004—2005年)、首都钢铁公司历史文化资源考察研究(2006年)、鞍山近代建筑调查研究(2006—2007年)、清华大学西体育馆考察研究及保护(2007年)等等。结合实际建设项目进行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实践、进行研究生培养。清华大学自1994年开始,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引入教学,正式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国内首次开设,由于有多年基础研究和实际工程的积累,厚积薄发1.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改建(1993—1998年)东车站建成于1903年。其所在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见证,曾对北京城市发展进程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中央候车大厅及北配楼于1965年修建地铁拆除,其用地已辟为前门东大街,其原南墙成为现存建筑临街的北外墙(图1)(图1)东车站改建前(1993年7月摄)自1997年3月开始,利用原有建筑遗存及原址东、南侧地段实施保护再利用工程。作为在原址改变情况下利用局部遗存复原改建以求既保护历史建筑又促进城市更新的尝试,一方面注意建筑与历史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建筑与当前城市环境的关系,运用多种手法,使其在改建后重现历史风貌并融入21世纪现代都市环境(图二)图2(东车站改建后(2004年4月摄)近期,改建后的东车站将辟作“北京铁路博物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正式开放。出现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工业遗产保护中,一定要注重研究、尊重历史,不要盲目“发烧”造势,甚至把这一事关社会文明传承的严肃工作搞成“闹剧”。参考文献[1]周祖奭,张复合,村松伸,寺原让治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天津篇[M].东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发行.1989.[2]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J].华中建筑,1988[3]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4]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