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宏電子產能共享虛實交攻作者:陳俊仲出處:天下雜誌第159期期1994/08/01出刊無論是跟日本鋼管或台積,旺宏都能借力使力,與對手在產品上競爭,在通跆上合作;或是你出資金,找出人力;尋成雙方互利互補之處。從旺宏一開始成立時,幾乎就已經確立了在策略上,借力使力、化競爭為合作的做法。一九八九年底,二十八個家庭(後來陸續增加到四十個)在總經理吳敏求的說服下,從矽谷舉家遷回台灣加入旺宏,這些在各大半導體公司如英代爾(Intel)、超微(AMD)、晶技(C&T)學有專精的人才,至今構成了旺宏堅強的經營團隊。旺宏借力使力的做法,在於集眾人之力,使得公司一成立,就可以立即運作。成立四年半,初期資金八億,旺宏沒有政府、大財團支持,在有限的資源下(公司小、時機晚),為求生存,旺宏更必須尋求外力、取得雙贏。借力使力,也運用在公司的經營上。傳統上,廠商的做法是:設計好產品,蓋工廠生產,然後行銷,依序進行。旺宏則反其道而行,彈性運用外力,讓設計、行銷、生產一起進行。公司剛成立時,沒有產品、沒有工廠,旺宏向日本、韓國公司購買產品,打上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行銷。「借外力取得產品,一面建立客戶基礎,一面練兵(行銷能力),」吳敏求表示。在這同時,旺宏設計自己的產品。等到產品設計完成,就交由代工廠製造,借外力生產,同時,建立自己的生產工廠。最後,等工廠蓋好了,產品收回來自已做,客戶、行銷也都已經建立。與日本鋼管(NKK)的合作是另一個競合的例子。生產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日本鋼管,為了取得生產快閃記憶體(記憶體一種)的技術與旺宏合作,由旺宏負責移轉技術,而旺宏則取得最欠缺的資金。今年底前,日本鋼管的工廠將可量產,「到時候,彼此將會成為競爭者,」吳敏求承認。但是,競爭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這能督促旺宏必須拚命向前,保持領先。」兩公司一方面在產品上競爭,在通路上則互相合作。日本鋼管是旺宏在日本的總代理,透過它的經銷網路行銷旺宏的產品。以今年第一季為例,旺宏三○%的營業額是來自日本;同時,旺宏也是日本鋼管在台灣的總代理,透過旺宏的客戶,行銷它的產品到束南亞。生產合作,客戶獨立站在全球的視野看,這種競合關係就更明顯了。兩公司佔不到全球五%的市場,合作可以加強彼此實力,希望爭取其他九五%的大餅。「生產上合作,客戶上獨立,」副總經理游敦行形容。明春電腦總經理李焜耀以「固定投資愈大的產業,愈有合作的機會」,說明分享產能的合作最容易成功。同為半導體廠,旺宏與台灣積體電路的合作就屬此類。旺宏跟台積的合作,示範了一個互利互補的做法。本來是競爭的同行,也可以打破競賽規則,彼此合作。旺宏在蓋了廠房後,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更多的機器設備,使得成本居高不下;而台積則面臨產能不足,失去客戶的隱憂。因此,由台積購買設備及提供市場(旺宏將產品賣給台積),而旺宏則提供廠房、人力。經由合作,台積每個月增加七千片晶圓的產能,為台積帶來超過一億元的營收。而旺宏也因此降低成本,累積製程的人才和經驗。無論是跟日本鋼管或台積,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間彼此合作,在國內都是創新的做法。旺宏為什麼能習於跟競爭者合作?這跟總經理吳敏求過去的經驗有關。打得一手好牌的吳敏求,大學時代曾代表學校參加大專杯橋牌賽,打入最後十強。雖未得獎,橋牌卻影響了他後來做事的方法。橋牌講究合作默契,叫牌策略「不是你對我對,而是了解對方的想法,」吳敏求說。從叫牌、每張牌代表的意義、怎麼打,都考驗著團隊的默契。好比談判時,會碰到臨時出狀況,對方忽然開出新的條件,或問到尖銳問題,很多情況是當場不能商量的,這時候,靠的就是默契。多次和吳敏求配合,在談判桌上和對手折衝的游敦行,本身也打橋牌,他表示:「有時候一個眼神,彼此就能意會是該虛答、實答,還是演戲,」應扮黑臉白臉,清清楚楚。橋牌中,己方與對家合作,一起贏得棋局。企業的合作也是,「合作的目的是為了競爭,凸顯雙方優勢,」吳敏求說明。相互出牌合作不限於競爭者之間,卻要有很清楚的目標跟策略。臼穗讚書重理解,「遇到要背的就完蛋」的吳敏求,在經營上也只抓大的原則跟方向。談判時,目標是合作,過程則可變化,大家有來有往,就像打牌時相互出牌。策略上則儘量構通,儘量想辦法:用數據說服對方,或把時間因素加進來,不急於一時談成,或塑造這次我先贏、下次你再贏的機會……。吳敏求重視策略,一如橋牌也講分析。以創業為例,目標是成立公司,策略則是尋找路徑,按計劃一步步實現。對創業一直有強烈企圖的吳敏求,創立旺宏,是他第二次嘗試。一九八一年,當吳敏求還在英代爾做事時,有感於大公司制度上的限制,為了學得更多創業上的細節,他離開了人人稱羨的大公司,投身到一家剛成立的半導體公司,看這公司如何創立,一步步將規模做大。當時他是這公司第九個員工。從實際負責這公司的製程開發、蓋工廠、技術移轉日本、韓國的實務經驗中,吳敏求學得如何創設以司,如何跟人合作,同時也認識了日本鋼管半導體部門的負責人,成為後來旺宏主要的人合作夥伴。「成立旺宏時,我還特別寫信給這些日本友人,聽聽他們的意見,」吳敏求表示。這奠下了旺宏一開始就走國際化的路。合作重視團隊運作。旺宏從一成立,到後來產品開發成功,靠的是團隊,因此特別重視團隊的感覺。「在這裡工作就是有緣,不要分大小,」吳敏求強調,他重視的是有效率的溝通,層級反而會阻礙員工的表達意願。為了打破階級的觀念,用餐時,吳敏求跟大家一樣,拿著餐盤,排著長長的隊伍打菜,不因為他是總經理而有什麼不同。公司裡,大家以英文的名字相稱,員工直呼他:「敏」。不擺架子的作風,從上而下影響,一位員工表示:「公司形成了一種包容的文化」。事情做錯了,「要求負起責任,不追究責任,」游敦行說。往好的方面看,員工可以嘗試錯誤、壓力小,但是往壞處看,「表現好壞沒有差別,」這位員工表示。只是,太重視和諧,也可能會忽視掉細微的管理問題。一位經理人擔心,「因為大家都太忙了」,反而沒有特別去要求。像工廠需要的是清楚的指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如果不重視細節,影響生產,會立刻表現在公司營運上,「嚴格的追蹤考核,做得還是不夠,」這位經理表示。談合作,需要有人主導,以決定合作什麼?怎麼合作?吳敏求具備了什麼樣的特質,而能服眾?而當年四十個與吳敏求一起創業的家庭、至今大部份人都還留在旺宏,這股凝聚力又是如何產生,不致散去?「誠信平實」是凝聚旺宏的主因。這也是吳敏求對人、對事的基本態度。四年前,當吳敏求尋找旺宏的經營團隊時,除了創業理念,整個計劃也是「看得到、摸得到的」,事實是什麼,好的、壞的、他都做坦誠合理的說明,不願做無法實現的承諾。煞車的人「穩健」是很多人對吳敏求的共同印象。在公司衝得太快時,吳敏求扮演一個「踩煞車的人,」一位主管形容。但是,在全球半導體業瞬息萬變的挑戰下,善於協調、合作的吳敏求,也必須扮演一個火車頭角色,帶公司往前衝。講求「知行合一」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吳敏求認為在國際市場上,與競爭者合作,首重信任。他常要員工少說多做,做不到的不說、說出來一定做到。就是這種「重承諾」的個性,吳敏求建立了他的信用,也幫旺宏建立了和競爭者長期的合作關係。但是,「競合」依然有它的限制,李焜耀表示,小公司跟大公司合作,怕被吃掉,所以跟競爭者人合作,「一定是門當戶對,他也認為,競合是為了階段性利益的短暫結合,以後如果公司的發展方向不同,還是分開比較好。無論如何,當大部份公司都在拚得你死我活之際,旺宏卻能與競爭對手人合作,尋找彼此可以互利互補之處,成為自己的競爭優勢。它的做法,應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