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P9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指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读第九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实践指南2020/10/25第九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实践指南汇总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房颤的抗栓治疗VTE预防(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周围动脉疾病患者抗栓药物的使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栓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抗凝机制正常止血机能两个方面四个因素凝血机制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一、血管壁的作用血管受损血管收缩止血血液粘稠止血内皮细胞PLT黏附聚集止血TXA25-HT释放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Ⅻ内源性凝血止血TF释出外源性凝血止血神经反射内皮素血管紧张素vWF一、血管壁的作用血管的止血作用表现为:①血管的收缩②血小板的激活③凝血系统的激活④局部血粘度的增高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PGI2)扩张血管、抑制plt功能纤溶酶原激活物(PA)激活纤溶酶、清除小凝块血栓调节蛋白(TM)参与蛋白C系统的抗凝作用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具有多种抗凝活性二、血小板的作用血管受损vWF血小板黏附PLT聚集(Ⅰ)FgPLT释放(5-HTADP)血管加速(Ⅱ)加速Ⅱa使纤维蛋白收缩聚集形成网收缩白色血栓形成白色血栓形成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参与血管内皮的再生和修复过程,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血小板止血功能①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②释放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收缩③促进凝血过程④血块收缩,形成稳固血栓⑤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一期止血缺陷特征一期止血缺陷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缺陷。①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②创伤后即刻出血,持续时间较长。③压迫止血有效,止血后不易复发。④输血或输血制品效果差常用筛选试验如下:①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P)②出血时间(BT)③血小板计数(PLT)④血块收缩试验(CRT)三、凝血因子与凝血过程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称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加的、复杂的酶促反应和分子聚合过程。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组织因子Ⅳ钙离子Ⅴ易变因子Ⅵ不存在Ⅶ稳定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ⅨChristmas因子ⅩStuart-Power因子Ⅺ血浆凝血活酶前加速素ⅫHegeman因子XIII纤维蛋白稳定因子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以及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除TF外,都存在于血浆;除FIV(Ca2+)外,均为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第一阶段:凝血酶活酶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IIaCa2+VIIIVIIIaIIIPlt------------------PF3Ca2+IIaXaVVaCa2+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PF3(磷脂)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稳固性纤维蛋白[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HMWKKXIIXIIa[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XIXIaIIa、IXaXIIa、KIXIXaVIIaVIIXIIIXIIIa参加因子:XXaVIII、IX、XI、XIIV、X、II、IIII、VIICa2+、PF3Ca2+IIaHMWKPKK二一九八小板三加钙聚集形成团首先激活十因子钙五板三成内源外源莫忘三七钙两步激活凝酶源纤维必当成单体多聚加固靠十三2020/10/25临床应用--主要凝血试验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酶时间D-D二聚体FDP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中VIII、IX、XI、XII因子水平的实验,APTT只反映因子水平,并不反映凝血因子是否活化。反映内源凝血的筛选实验参考范围32-43秒,受检者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s以上才有意义。白陶土(接触因子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脑磷脂)Ca2+凝固时间血浆APTT的临床意义APTT延长:Ⅷ、Ⅸ、Ⅺ和Ⅻ因子中某一项或几项因子水平缺乏;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当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V、X缺乏时,但敏感性略差;如肝脏疾病、肝硬化DIC后期继发纤溶亢进时;血中抗凝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或肝素水平增高.肝素治疗的监护: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适宜。均需测血小板计数,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若低于50×109/L需暂时停药。溶栓治疗时,ATPP与PT、TT应将值控制在正常值的2倍。APTT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DIC早期、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中II、V、VII、X因子水平的实验。反映外源凝血的筛选实验参考范围平均值为(12±1)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为异常凝固时间血浆组织凝血活酶(含TF)Ca2+PT的临床意义PT延长:先天凝血因子异常,如I、II、V、VII、X因子中某一项或几项因子水平缺乏。可用于外源凝血因子缺陷的筛查。后天凝血因子缺乏,如肝脏疾病、肝硬化(大多数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维生素K缺乏(可见于阻塞性黄疸)。可用作肝脏蛋白质合成功能的检测手段。DIC后期(由于大量消耗和产生的FDP拮抗凝血酶的作用使PT延长,因此可用作DIC的检测)、口服抗凝药(可密定、华法林,PT最敏感)、肝素等。PT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口服避孕药,PT时间缩短,但并不常见.1.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PTR=PT受检/PT对照参考值为0.85-1.15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WHO规定口服抗凝剂患者的报告方式)INR=PTRISI,参考值为0.8-1.5(InternationalSensitivityIndex)是用多份不同凝血因子水平的血浆与国际参考制品(IRP)作严格的校准,通过回归分析求得回归斜率而得到的,代表凝血活酶试剂对凝血因子缺乏的敏感性,ISI值越低则敏感性越高,进口凝血活酶试剂均标有ISI值,可用此值计算出INR值。INR采用INR监测和调整口服抗凝药物的剂量,使不同来源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WHO规定不同情况下抗凝治疗时合适的INR范围1.术前2周或口服抗凝药INR1.5-3(2.25)2.原发、继发性静脉血栓的预防INR2.3-3.0(2,5)3.活动性静脉血栓、反复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INR2.0-4.0(3.0)4.动脉血栓预防INR3-4.5(3.5)5.INR缩短:表示高凝状态。不适用INR的三种情况包括INR不适用于测定口服抗凝药初期的病人血浆INR不适用于肝病凝血因子缺陷病人的血浆INR不适用于非抗凝治疗而PT延长的病人血浆。抗血小板药物分类及作用损伤血小板黏附激活抗凝血酶阿司匹林(1)磷酸二酯酶(PDE)花生四烯酸西洛他唑,双嘧达莫(2)噻氯匹啶(3)ATPCAMP5’AMPTXA2腺苷酸环化酶凝血酶胶原肾上腺素ADP(+)GPⅡb/Ⅲa激活噻氯匹啶、lloprost抗凝血酶GPⅡb/Ⅲa抑制剂(Abcixmab)(阿昔单抗)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2020/10/25低分子肝素(LMWH)(Lowmolecularweighthaparins)抗凝血因子Xa活性,抑制凝血酶的生成抗Xa活性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少不必检测APTT维生素K拮抗剂凝血因子II、VII、IX、X转变为活性型需要VitK催化,华法林阻碍VitK代谢,使VitK缺乏,显著减少上述四种凝血因子的合成。grade分级,1代表强烈推荐,2代表弱推荐,A代表高质量证据,B代表中等质量证据,C代表低质量或极低质量证据第九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实践指南汇总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再受推荐2020/10/25Conclusion2020/10/25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若患者年龄大于50岁,建议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75-100mg/d)优于不用阿司匹林(证据2B)。针对房颤抗栓治疗,与大家分ACCP9在ACCP8基础上新增和改动部分的摘要。第九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与血栓预防实践指南汇总2020/10/252.1非风湿性房颤(AF)患者2.1.8AF患者,包括阵发性AF患者,如果他们的卒中风险低(例如,CHADS2=0分),我们建议不进行抗栓治疗(2B)。如果患者一定要选择抗栓治疗,建议使用阿司匹林(75mg—325mg,1/日),而不是口服抗凝药(OAC)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B)注:CHADS2:ACCP9-房颤的抗栓治疗2.1.9AF患者,包括阵发性AF患者,如果卒中风险中度(CHADS2=1分)的话,推荐口服抗凝药(OAC)治疗(1B)。建议OAC治疗,而不是阿司匹林(75-325mg,1/d)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2B)不耐受或不愿意选择OAC治疗的患者(而不仅仅是考虑出血),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而不是只服用阿司匹林(2B)。ACCP9-房颤的抗栓治疗2.1.10AF患者,包括阵发性AF患者,如果卒中风险高危(CHADS2≥2分)的话,推荐口服抗凝药(OAC)治疗(1A)。建议OAC治疗,而不是阿司匹林(75-325mg,1/d)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B)不耐受或不愿意选择OAC治疗的患者(而不仅仅是考虑出血),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而不是只服用阿司匹林(2B)ACCP9-房颤的抗栓治疗3.1AF+稳定冠心病CAD患者3.1AF+稳定CAD患者(例如,先前没患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选择口服抗凝药OAC,我们推荐剂量调整的VKA单独治疗(目标INR范围2.0-3.0),而不是联合应用剂量调整的VKA+ASA(2C)ACCP9-房颤的抗栓治疗围手术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层2020/10/25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预防2020/10/25正在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择期手术患者的抗栓治疗管理对于手术前需要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的患者,推荐停用VKAs时间为术前5天,而不是少于术前5天(推荐级别:1B级)。对于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房颤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若伴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建议在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暂时中断期间予以桥接抗凝治疗,优于不予桥接治疗(推荐级别:2C级)。2020/10/25抗凝治疗的桥接若伴有血栓栓塞低危因素,建议不予桥接抗凝治疗优于桥接抗凝治疗。对于正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疗且伴有血栓栓塞中危或高危因素的患者,若拟行非心脏手术,建议手术期间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而不是术前7-10天停用(推荐级别:2C级)。周围动脉疾病患者抗栓药物的使用2020/10/25对于年龄≥50岁且伴有无症状性周围动脉疾病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d)治疗用于心血管事件的初级预防,优于不予治疗(2B级)。对于伴有症状的周围动脉疾病患者(包括已行或将行周围动脉搭桥手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推荐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1A级)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不建议对有症状的PAD患者使用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B级)。周围动脉疾病患者抗栓药物的使用2020/10/25对于难治性跛行的患者,除了运动疗法和戒烟外,建议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联合西洛他唑(100mgbid)治疗(2C级)。对于严重肢端缺血且伴有静息疼痛而无法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建议使用前列腺素(前列地尔)治疗(2C级)对于由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所致的急性肢端缺血患者,推荐手术治疗,优于周围动脉溶栓治疗(1B级)。对于将行周围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与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建议使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而不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C级)。2.3对于血栓形成风险(Table2)较高的急性住院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