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第一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概述第二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第三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深入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概述•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特点•第一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概述•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①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②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③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④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⑤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理念理解和把握:•①在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转型就在于从关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转向信息素养的培养。•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际教学活动的总目标。•③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以打造基础,提供人生发展的基石为宗旨,在技术能力培养方面,不片面追求技术的“深度”,而是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反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和前沿动态,以激发学生对新技术的追求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④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⑤鼓励积极表达,强调交流与合作;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有特色的教学。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课程标准还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说明了分目标。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突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7个“注重”:•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情感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②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促使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促使学生自觉地依法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④注重学生对信息、信息处理相关知识及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把握信息技术的根本;•⑤注重问题解决与学科整合,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等信息技术过程;•⑥注重环境设计,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⑦注重技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的挖掘,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的认识。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被列入技术学习领域,包括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见图3-1)。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图3-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体系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为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及后续选修模块内容的衔接性、重复度等,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也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因为是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础的部分,必修模块一般在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五个选修模块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选修部分充分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的多样性特征。•各选修模块内容的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同时又关注到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具体来说,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反映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教育的时代性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技术掌握与使用过程中,逐渐领会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平行设计,相对独立。•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特点1.以提升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2.2.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3.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4.强调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5.新课程在技术内容上更注重方法与思想的挖掘•6.进一步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1.以提升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要使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对必修模块所依托的信息技术内容不宜过分提高,要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转变观念,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而不再仅仅是操作技能。•2.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就技术内容而言是“非零起点”,已经假定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在原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没有被列为必修课,义务教育阶段将信息技术教育放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因此,进入高中的学生究竟学过了哪些基础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需要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补充?哪些技术与方法需要归纳总结?•关于各学段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划分大致是这样确定的: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追求自由于信息文化的能力。•3.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以及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第三个显著特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大量实践表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4.强调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新课程中提到的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信息、信息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是一种判断能力的培养。而在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及训练是很少的,即使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少而又少。•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第四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中要突出评价环节,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反思。教师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如何教会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5.新课程在技术内容上更注重方法与思想的挖掘•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外,还有五个选修模块,如“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数据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各选修模块是沿着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适当对技术应用方法和思想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技术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例如,“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不同于以往所讲的VB程序设计,它不仅仅涉及到控件、对象及编程,而且还包含对算法的理解以及对软件工程思想的挖掘;“数据管理技术”要挖掘数据库技术思想和知识管理、知识发现等等。•6.进一步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操作性、创造性、综合性、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文化性。“提升信息素养”、“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便是这种思想的凸显。因此,在强调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要注意渗透信息技术人文方面的内容。•第二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一、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示例•三、教材分析常见问题的案例剖析•一、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①从内容侧重点上看,已经从过去的“操作”步骤叙述向“问题”解决过程转变,克服了过去教材中内容与习题设计侧重于软件的操作步骤,忽视信息技术在学习与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问题。从案例选材上看,大多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并且有亲切感。•②从活动设计上看,已经从过去的活动任务单一化向活动任务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并在活动中体现多元化的评价,克服了以往教材中活动设计脱离地区差异、脱离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实践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实际情况。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从难易程度不同、地区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和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加以考虑,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③从培养目标上看,已经从过去的单一知识技能训练向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转变,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教材注意渗透人文教育,克服了过去教材上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实现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构建。在教材设计中尽可能创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将知识、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体验人文情感,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④从编排结构上看,既注意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又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心理规律,注意教材设计的灵活性、开放性,体例新颖,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各模块内容根据地区差异、社会实际与技术发展情况有合理延伸与拓展。•1、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2.注重三维目标的多重构建•3.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4.注重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三、教材分析常见问题的案例剖析•教材分析的到位与否将直接决定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就是因为不重视教材分析或教材分析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以下我们通过一些实际的课例来剖析由于教材分析不到位而导致的一些教学问题。•问题一:三维目标制定不准确、或不全面、或太空泛•【案例1】在教科版必修模块“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单元中,一位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2.了解博客的概念;学会自己申请免费博客空间;学会网络日志的发表方法,利用博客管理个人数字化资源的方法。•【案例2】在教科版必修模块“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单元中,一位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操作界面;掌握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问题所在:上述两例问题都是仅从技术技能方面制定教学目标,一方面是目标单一,没有从三维目标来考虑,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核心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不够或不全面(例1的核心应是了解常见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相互比较、选择使用;例2的核心应是能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并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案例3】在教科版必修模块“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单元中,另一位教师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对研究任务的分析,以“为什么我们要创建节约型社会”以及“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创建节约型社会”等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明确信息需求,确定研究计划。•问题所在:目标制定太宽泛,过分拔高了人文素养要求。•评析:上述三例的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师没有透彻分析和理解教材相关部分的编写设计意图,仅从技术技能出发设定目标,就回到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