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伯牙绝弦》名师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执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课件出示:杨柳依依)你能照样组吗?要求后面两个字是叠字。生1:白雪皑皑生2:流水潺潺生3:其乐融融生4:春风习习生5:书声朗朗师:(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炊烟袅袅流水潺潺春雨潇潇白雪皑皑云雾蒙蒙霞光灼灼)有没有注意,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b5E2RGbCAP生:这些词描写的都是美丽的景物。师: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定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师: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大家己拿在手中的《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和我们平时学的文章不一样,文言文我们有时简单地称它为古文,我们平时学的最多的文章叫——p1EanqFDPw生:(齐答)白话文。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开始喜欢古文,喜欢古文这种特有的魅力。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好吗?生:好。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多读几遍。开始。生:(自由读文)师:读通顺了吗?生:通顺了。师:读流利了吗?生:流利了,师: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DXDiTa9E3d生:(再读课文)师:我请同学读一读。来,男孩子。生1:(读课文)师: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闫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给这位同学鼓鼓掌。RTCrpUDGiT生:(鼓掌)师:开了很好的头,谁还想读一读?好,女孩子,你来试试。生2:(读课文)师:真好。我最欣赏她读的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个地方,她读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好一个“必得之。”强调得好;最后一个地方,“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终身不复鼓。”读得非常好,也把掌声送给她!5PCzVD7HxA生:(鼓掌)师: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生:(齐读课文)师:我们放慢节奏试一试,好吗?生:(放慢节奏再次齐读课文)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但七八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是不是大概的理解了?jLBHrnAILg生:是。师: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怎么解?生1:就是伯牙从此不弹琴了。师:好一个从此不弹琴。“绝”怎么解?生1:“绝”是断绝的意思。师:“绝”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刚才这位同学没有直接说“伯牙断绝了琴弦”,他解释得真好!为什么呢?他不是机械地按照下面的注释把它翻译过来,而是用了我们能够理解的经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看来,他是真正读懂了这个题目的意思,他真会读书。我们学文言文就要这样,要学会变通。文章的题目是《伯牙绝弦》,课文还有哪个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xHAQX74J0X生2:在文章中,“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也提到了“伯牙绝弦”。师:再来一遍,子期死,开始。生2:(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说得真好,文中最后一句也提到了“伯牙绝弦”,这个绝弦仅仅是把琴弦弄断,不再弹琴吗?它意味着什么?是在向世人宣告什么?LDAYtRyKfE生:他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从此再也不弹琴了。师: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他彻底地放弃了弹琴。而且,这里的绝弦绝不是一般的绝弦,它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从此永不弹琴了。当我们深入到课文中时,我们对这个绝弦就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我相信,如果我们多读几遍课文的话,我们就会对绝弦乃至于这篇文章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来,我们再读课文,这一次看哪些地方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地方你还没有读懂。呆会儿,我们一起交流,好吗?Zzz6ZB2Ltk生:(自由读课文)师: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生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意思是说:伯牙非常擅长弹琴,钟子期非常喜欢听伯牙弹琴。师:这个“善”字怎么解?生1:擅长,喜欢。师:真好,有没在注意,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生1:4次。师:那么,每次出现都是同样的解释吗?生1:不是。师:那么,你能说一说吗?生1:善鼓琴,就是非常擅长弹琴,善听,就是非常喜欢听弹琴。师:那么,这个“善”字你刚才怎么说?生1:擅长,喜欢。师:这里的“善”作擅长、善于解,擅长,就必然喜欢,这中间有个因果关系。那么,后两个“善”字呢?生1:是感叹词。师:怎么解释?生1:啊!师:啊!峨峨兮若泰山!你们同意吗?生2:我觉得这个“善哉”的“善”应该是“好”的意思。“善哉”就是“好啊!”师:善哉,就是对别人的——生:(齐)赞叹。师:这个“哉”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生:(齐)啊!师:“善哉”就是“好啊!”表示赞叹,是我们变通过来的,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止“好啊”一个解释,那么,表示赞叹时,我们常说“好啊!”,还可说什么?dvzfvkwMI1生1:真棒啊!师:你也真棒!生2:真行啊!生3:不错啊!生4:了不起啊!生5:真厉害啊!生6:妙极了!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善哉”可以有多种解释,不管是好啊,真棒啊,妙极了……都是表示赞叹。在古汉语中,一个字有不同的用法,现代汉语中,一个字也往往有不同的用法。刚才这位同学读懂了第1句,其他同不学你读懂了哪些地方?rqyn14ZNXI生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认为意思就是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在曲子中弹出了高山的感觉,就是像泰山一样高大,像泰山一样巍峨。EmxvxOtOco师:这一句你理解得非常棒,我也可以对你说一声:“善哉”。后面一句你也能读懂吗?生1:就是伯牙弹琴弹到了有关流水的,伯牙心中想到了流水,钟子期就说:“真棒啊!真好像江河一样广大。”师:有不同意见吗,或者你的表达方式和他不一样?生2:我有补充,这两个句子说明伯牙弹琴技术高超,他似乎想到什么,他的曲子中就能透露出什么来。师:他能够用琴声表达自己的心情,的确是像文中所说他善鼓琴,其他同学呢?生3:我也看懂了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的时候,他想到了泰山的巍峨和江河的辽阔,然后,钟子期就听懂了。他们两个好像是心灵相通一样,可见,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SixE2yXPq5师: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文章开头就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什么地方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又看出了伯牙的确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6ewMyirQFL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我从这两句看出来。kavU42VRUs师:看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生:(齐)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假如此时你是钟子期,看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琴声,你就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巍峨的泰山。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假如你还是子期,看到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长江、黄河。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伯牙善鼓琴,我们的课后资料里就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那么,作为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是表现了高山流水。请你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肯定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y6v3ALoS89生1:还会表现鸟语花香。生2:还会表现秋天落叶满地的景象。生3:还会表现无边无际的蓝天。生4:还会表现繁花似锦的景象。生5:还会表现冬天雪花纷飞的景象。师:白雪皑皑的景象。生6:还会表现春风习习的景象。生7:还会表现霞光灼灼的景象,生8:还会表现春雨绵绵的诗情画意的景象。生9:还会表现春天,竹子拔节的景象。师:作为一个善鼓琴的人,作为楚国一个有名的音乐家,正如同学们所说,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灼灼霞光(课件出示这些词语。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这徐徐清风了吗?M2ub6vSTnP生:看到了。师:于是,你怎样赞叹?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了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怎么赞叹?0YujCfmUCw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请想象这幅画面,伯牙在鼓琴,钟子期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当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怎么赞叹?生:善哉,善哉,萋萋乎若芳草!师:志在炊烟。生:善哉,袅袅乎若炊烟!师:志在流水。生:善哉,潺潺兮若流水!师:志在春雨。生:善哉,潇潇兮若春雨!师:志在白雪。生:善哉,皑皑乎若白雪!师:志在云雾。生:善哉,蒙蒙乎若云雾!师:志在霞光。生:善哉,灼灼兮若霞光!师: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这就是知音。(板书:知音)无论伯牙志在清风,志在明月,还是志在杨柳,志在芳草,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eUts8ZQVRd师:同学们,伯牙当时己是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在子期没来之前,你想,他会缺少赞美吗?生:不会。师:那他为什么独独把钟子期作为知音呢?生1:因为伯牙每想到了什么,子期总能听到。师:而别人呢?生1:别人感受不到伯牙内心深处的感觉。师:不能真正听懂伯牙的琴声。生2:在钟子期到来之前,伯牙听到的都是空虚的赞美,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伯牙内心深处的心声,听懂伯牙曲子的韵味。而钟子期听懂了。所以伯牙把钟子期视为知音。sQsAEJkW5T师:你能设想一下,别人空虚的赞美会是一种怎样的赞美?他们会怎样赞美?生2:他们会说:伯牙,你真厉害!真不愧是楚国有名的音乐家。师:可是,伯牙的琴声到底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所以,这种赞美是空的,不着边际的!生3:一般人的赞美有许多是肤浅的,而且都是表面的,根本不知道哪里好。师:别人那种肤浅的赞美到底是怎样的呢?生3:伯牙,你的琴声真是太美了!我从没听过像你这么美的琴声。师:这样的赞美并没有像子期那样真正道出妙在何处,这样的赞美是肤浅的,是毫无价值的,是不着边际的。生4:钟子期能听出伯牙哪个地方弹错了,但是其他人就算伯牙弹错了也听不出,他们只知道伯牙弹得非常好。师:他们并不知道伯牙的琴声美在何处。所以这样的赞美也没有价值。生5:钟子期最能体会伯牙内心深处是怎样用音乐来表达那些意思的,而别人却永远做不到,所以伯牙要把子期视为知音。GMsIasNXkA师:只有钟子期的赞美真正听得懂伯牙琴声的妙处。可以想象,当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前,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那样去说——TIrRGchYzg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他鼓琴志在流水,也没有人像钟子期那样去说——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师:你们想想,当伯牙听到别人那些毫无价值的、不着边际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是怎样的心情?生1:他觉得很失望。因为听的人没在真正听懂他弹出的韵味。生2:他非常的无奈。别人无法听懂他琴声的高潮部分。生3:他会觉得寂寞。他感到听他弹琴的人都是一些庸俗的人。师:有道是“曲高和寡”啊!生4:他肯定很忧郁。他十分渴望找到一个心有灵犀的人。师:他一定非常渴望,他渴望遇到一个真正的知音。他内心定会千万次地发出怎样的呼喊?生:我的知音到底在何处呀?师:然而有一天,俞伯牙终于遇到了这样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子期这样善听、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7EqZcWLZNX生1:一定是激动的,心潮澎湃的。生2:一定是快乐的,他会想:我一定要在音乐这个事业上在所成就。生3:我认为是很欣慰,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知音。师:伯牙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这万千感慨最终都化为一句话,他一定会对钟子期说什么?生:知我者,乃钟子期也!师:传说,俞伯牙和钟子期有着深厚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