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LOGO《论语》简介•《论语》为先秦论说散文集。这部书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论,是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再传弟子陆陆续续记录后而成。大约完成于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全书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取篇首二、三字为篇名。《论语》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是影响最深、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一本书。从古至今,国内外学者编修《论语》的不下四千余种。《论语》命名•第一、根据《汉书·艺文志》,《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的意义就是语言的论纂。•第二、根据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的意义,“论者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已之所欲言也。”《论语》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袁枚《论语解四篇》说:“论,议论也。语,语人也,自‘学而’起,以至卒章,皆与人议论之语,而非夫子之咄咄书空也。•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字总略》说:“论者古但作仑。比竹成册,各就次第,是之谓仑。”“《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斯曰《仑语》。”“《论语》只是师弟问答的话,编成为一册而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论语》在十三经中,其篇幅较短,仅次于《孝经》。全书共二十篇,五百零七章,字数据电脑统计共一万五千九百十九字。此书的文化地位和历史功绩,前代学者作过极高的评价。一《论语》的地位和影响一、《论语》在群经中的地位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三、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四、代表性的评价4123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主要记述孔子言行,使它具备了超乎众学的地位(一)在群经中的地位•书中记录了曾参与死于战国初期的孟敬子对话,“敬”是谥号,可知《论语》成书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最终截止距孔子死70多年。•《论语》和《孝经》在两汉即为初学者的启蒙读物,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论语》更是蒙学必读的重要书籍。汉代被列为经•经过王国维认真仔细地考证探索,认为《论语》列为经书的时间确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时期(前179—前157),并置博士,其后十五年,至西汉景帝刘启三年(前154),则又有《古论》二十一篇的发现。解释汉初,《论语》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三种不同的本子。后仅《鲁论语》传世•学派创始者王吉••出自孔壁,孔安国(12世)得之,世代相传。•与鲁论比子张篇分为两篇。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论语21篇学派创始人夏侯胜。后被列为官学。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宋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过去把《论语》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论”前9篇记言,第10篇记行。相当完整•“下论”从文体、内容、称谓看,与上论不完全一致。可能是后来的续辑。南宋被列为四书之一•朱文公曰:“某少时读《论语》便知爱,自后求一书似此者卒无有。”•朱熹在注释《论语》的同时,还注释了《孟子》及《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中庸》,合成《四书集注》,形成南宋以后影响最广泛的一部经书。它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界的统治竟长达七百年之久。•邱汉生在《〈四书集注〉简论·前论》中指出:“元朝延祐年间(1314—1320),复科举,以《四书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集注》成为必读的‘经书’。书塾里不但要背诵《四书》正文,也要背诵一部分朱熹的注释。科举考试要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注释作为立论根据。八股文的所谓‘代圣贤立言’,实际是把朱熹在《四书集注》中阐述的理学思想在八股文中敷衍一番而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论语》语录至今广为流传,是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读书。(二)对东方的影响•与中国毗邻的东方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诸国,其影响早在儒学形成之后不久,即秦、汉时代。当儒家典籍出现之后不久,即先后传入东方毗邻周边各国,对其文化、典章制度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均有巨大影响。(三)对西方的影响•据杨焕英说:“西方人开始着手研究东方却是最近四百多年间的事,即公元1517年(明武宗正德十二年)葡萄牙与中国开始通商之后。所以孔子思想传入欧洲较东方大约要晚一千多年,直到十六、十七世纪才由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率先为媒介传入西方。”(《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孔子思想在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对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的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起到震聋发聩的作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孔子思想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1600-1687年,共有160位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著名的有汤若望,南怀仁等。•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在当时的法国,“中国比英格兰更受青睐”,“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曾有一个时期,“(法国许多家庭)所有的壁炉上面都摆满了中国的瓷人。”伏尔泰等的主张•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伏尔泰主张“全面华化”。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作诗赞美云:•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决不是预言者的那一套•因此信仰他的人,本国外国都有。•他说:“对于中国,我们应该赞美、惭愧、尤其是模仿他们啊。”•“只有中国是世界上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了。”•“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来。”•伏尔泰甚至叹息:“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法国启蒙运动发生于太阳王路易十四时•康熙,雍正•反王权、反神权、反特权(天主教)•民主、理性、平等来自于孔子•霍尔巴赫主张“欧洲政府非学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可”,因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国家的繁荣须依靠道德,在此广土里面,道德成为一切合理人们唯一的宗教,因之道德科学之进一步的研究,遂成为获得职位或立身致仕的唯一法门”。•马克思称之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另有一绰号为“欧洲的孔子”,魁奈认为希腊哲学不如中国远甚,一部《论语》即可打倒希腊七贤。(四)代表性评价•中国人的《圣经》•半部《论语》治天下•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哲学书•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两千年以来中国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基石•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会议宣言•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而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北宋理学家程颐二《论语》的现实价值约已修身内得于已,外利于人弥补现实思想的困境培养高尚人格提升幸福感继承传统影响世界4123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思想到底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贵”的文化品格以及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这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跨越了国界。三孔子的生平•孔子所处的时代(前551—前479),正是春秋战国之交,适逢动乱剧烈的年代。•《论语》涉及人的有156人。中心人物是孔子。•孔子的主要事迹,在《史记·孔子世家》。弟子的事迹,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在汉武帝时期已被重视。司马迁也对孔子充满敬意。他去过孔子故居,读过孔子壁中书,曾向孔子孔安国当面请教过。(一)孔子的样貌•《史记》说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西汉一尺23.1厘米,合现在是2.22米。•历代孔子像有多种。最多的是相传为唐时画圣吴道子所画像。吴道子《孔子行教像》•这是山东某地•所出工艺品。•吴道子画•李东阳题、纪晓岚书孔府大门对联•乾隆横批•富贵无头•文章通天•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至郑国去,和学生走散。郑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皋陶是神话中公正的法官。清脸鸟喙,铁面无私。辅佐尧、舜、禹。有一只獬豸(xièzhì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二)孔子的出身•远祖是商王后裔•祖上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宋大司马。妻子美艳•太宰华父督•“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杀嘉及宋君。(《左传桓公元年》孔父后代,“畏华氏之逼而奔鲁”(孔子家语·本姓解)。•其父叔梁纥,名纥,字叔梁。是鲁郰邑宰。有勇力,传说身高十尺(2.31米)。•“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家语》说,叔梁与施氏正室连生九女。娶妾生孟皮,是个瘸子。所以到颜家求婚。娶三女儿颜徵在。•颜到附近的尼丘山祷告求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龙生虎养鹰打扇•孔子三岁时,父去世。•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五而志于学。(三)孔子的生地与居住地•《论语》称孔子是“郰人之子”(《八佾》),因其交并非郰邑之人,而是此地长官。•《史记》: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郰邑。汉代写作邹,与孟子同乡。•孔子三岁时,其父去世,随其母迁姥姥家,住曲阜阙里。是个穷街陋巷。•死后葬在城北泗水之上,后来成为孔家族墓,即现在的孔林。(四)孔子的生平•1--33岁(前551-前519)•居鲁。•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娶妻,20岁生子•小时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子贡语)。•27岁,向郯国国君请教。•向师襄学习音乐。曾在季氏家作乘田,委吏•30左右,有了名气。齐景公和晏婴到鲁问礼于孔子。“三十而立”34岁--35岁•前518年,问礼于老子•前517年,至齐。齐景公给他“季、孟之间”的待遇,后又说“吾老矣,不能用也。”也许与晏子有关。•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36--50•返鲁,修诗书礼乐。•阳货送孔子小猪,请孔子出仕。•喜《易》,韦编三绝。“加我数年,五十以学吻,可以无大过矣。”•五十而知天命。51--54•任中都宰。•后出任司空、大司寇,相定公。费地公山弗扰攻鲁定公,被孔子打败。•诛少正卯。•齐国归女乐,失意辞官。55--68•周游列国。•去鲁适卫,去卫过匡被围。返仕于卫。•在宋,险遭宋司马桓魋(tuí)杀害。换装逃跑。•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绝粮陈蔡之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9--73•归鲁,修成《春秋》•哀公获麟,孔子绝笔。颜回死于是年。•子路死于卫。孔子论学•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这个称号既中肯而又恰切,切合孔子作为中国首席教育家的地位和实际情况。孔子及其《论语》,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极为直接而深刻远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理论及最宝贵的教学方法,都是孔子奠基的,都可以从《论语》中探得源头。•孔子毕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用于聚徒讲学与从事著述。《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创办私学,是私人讲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有系统地传播古代典籍的第一人。古代文化的流传直至后世的发展、扩大,都是和孔子的贡献密切相关的。六艺•“六经”是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有人认为《诗》是文学课,《书》是政治课,《礼》是道德伦理课,《乐》是音乐艺术课,《易》是哲学课,《春秋》是历史课,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孔子论学•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包曰:“同门曰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一是要“学”,即学习、领悟其二是要“习”,亲历践行,习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力行近乎仁);其三是要“有朋”,以文会友,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其四是“不愠”,卓然自立,反身而求,不失己志。(特质:自立,内省,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