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夜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杨泽新“唐宋八大家”韩愈,河南人柳宗元,山西人欧阳修江西人苏洵四川人苏轼四川人苏辙四川人王安石江西人曾巩江西人一、经济重心大转移材料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人口南渡,推动了南方的开发。直到唐朝前期,南方开发较为有限,经济重心仍在北方。从宏观来看,北方经济增长余地不多,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唐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大量向南方迁徙,南方已是朝廷的主要赋税来源。南方经济发展取得进一步的成果,有些方面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北宋时,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经定型。至靖康之变,北方再遭战火,大批人口南渡,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根据材料,指出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开始南移完成南移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①政治因素:战乱及其破环,南方相对安定。②移民因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知识、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2页)二、经济发展新高度1、农业、手工业的显著发展①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②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的出现③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唐朝与宋朝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亩产量对比据学者估算,唐朝耕地面积最多时约为5至6.6亿亩,北宋则达到7至7.5亿亩。(按今亩制计算)唐代粮食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约合今每亩51.5公斤)。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高至六、七石,这个水平在当时世界居于绝对领先地位。——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人口增长实现了“一个亿小目标”二、经济发展新高度1、农业、手工业的显著发展①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②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的出现③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①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②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③印刷业迅速发展二、经济发展新高度2、商品经济发展高峰①基层市场蓬勃涌现②各政权之间贸易的发展③铸币剧增和纸币出现④海外贸易繁荣⑤城市兴盛聚焦:宋朝城市商业繁荣及其原因材料宋朝城市繁华,开封和临安(杭州)盛时人口均超过百万。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增至46处。宋朝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城市工商业者的人口比以前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城市居民被国家户籍列为坊郭户。——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根据材料,简要指出宋朝城市兴盛的表现。①大城市数量增加;②城市人口增长,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市民阶层)。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图2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与唐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的商业活动有什么重要突破?①空间上,打破了坊和市的限制,形成街市,更为开放;②时间上,突破经营时间的限制,更为自由。“”“”“”欢门彩楼香汤灯箱孙羊店听说书太医出丸医肠胃病商业经营特点①经营方式:有多种形式的商业广告。②内容和服务对象:服务业和文化娱乐发展;面向社会大众。探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提示:可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观念和政策、人口、交通等角度分析)材料一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宋太宗曾下诏“令两制议致丰盈之术以闻”,让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术。宋神宗也下达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宋朝政府取消了汉唐以来的很多禁令,比较重要的有:商品与店铺商号不再集中于政府指定的官市,居民区与商业区可以混杂,居民被允许自由地向街开店;取消了宵禁制度,百姓可以在夜间出游、做生意等。——据吴晓波《浩荡两千年》探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提示:可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观念和政策、人口、交通等角度分析)①环境:相对和平稳定②经济、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人口增加③观念、政策:统治者重视经济事务(重视理财);调整管理政策(放宽限制)④地理、交通: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水陆运输的发展⑤其他答案: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皆可。三、社会新变化材料一释其耒耜(指农具)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三》阅读教材第63页最后一段和64页第一段,指出宋朝百姓能够相对自由迁移的原因。①人身束缚削弱;②官府放松限制。变化之一:社会横向流动的加强从“长白一寒儒”到“大宋第一人物”寄乡人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划粥断齑”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宋代名臣,谥号“文正”。材料二据宋朝《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当年(1256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材料二反映出宋朝社会的什么重要变化?变化之二: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门第观念的淡化材料三北宋中期“精英”阶层的领军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等,是一批新型的士人。这些起自清贫、没有家世背景的知识分子(“寒俊”),其政治态度、理念追求、文化品格与一般思想倾向,与六朝隋唐士族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是一批具有“综合型”特征,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引自邓小南《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新型士人群体出现本课知识小结一、经济的新变化(一)重心大转移(二)发展新高度1.基本过程2.主要原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3.影响:南方文化发展等1.农业、手工业显著发展(1)主要表现2.商品经济发展高峰(2)城市商业繁荣及其原因二、社会的新变化1.社会横向流动加强2.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与门第观念的淡化宋朝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欢迎您!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它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