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第一章:儒家管理思想第二章:道家管理思想第三章:法家管理思想第四章《周易》的管理思想第一章儒家管理思想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历两千五百余年,它对中华文明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其思想精髓仍被人们从修身、治国、处世、办学、从商等多方面消化吸收。特别是从治国管理角度,历代帝王将相多以儒学作为执政的理论之基,宋朝宰相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所以,研究儒学,提炼其管理思想,并进行深化的理解、消化、分析,这对当今从政人员可说是极宝贵的智慧财富。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立蒋介石枕边书:《论语》、《孟子》儒学管理的核心思想,其本源仍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而以后历朝历代的大儒虽对儒学理论的发展也有多方面的贡献,但从治国的角度,则多是以打上时代烙印的治国策略为多。所以,全面总结儒学管理思想的精要实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思维儒家管理具有很理性的思维模式,即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管理能力的鉴别也应以小见大。所以儒家讲治天下先要治己,即修身、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毫无疑问,这一思想是极富辨证性的。《大学》(曾参)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它所讲到的管理思想就强调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其开篇第一章就讲:“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就是讲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则是诚意。《大学》第七章又具体阐释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就是说,人不诚者,为人所不耻,难以近众,则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家和万事兴修身:正心——诚3岁看大,7岁看老举头三尺有神明《太上感应篇》天不知地不知神不知鬼不知但是自己知道啊!德:面相——德相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佛教多积德(阳德、阴德):表现在眼睛的变化,多积德眼睛下面发黄光阳德——人报之阴德——天报之以小见大。《大学》进一步阐释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大学》还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修身与治国的关系:认为君子有了光明的德行,才有百姓跟随你,有了百姓的支持,才会拥有国家。所以儒家学说认为管理的根本是个人的品德和素质。而高尚的品德和好的素质就有凝聚力,就如同众星捧月,这是最普通的道理。沿此管理的思维模式,古人在用人荐人方面尤其重孝。汉王朝就曾提“以孝治天下”。二、仁为核心的管理原理儒学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仁,故不论孔子,还是孟子,他们就管理而论首先强调的就是仁。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周易》讲:“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天地的精神乃是“大公无私”;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功,故天地的精神为“仁”。孟子对仁治的道理则有更具体的解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辞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做事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善良的人喜欢善良的人;恶人也喜欢善良的人十分才气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三、“政者,正也”的管理示范儒家治国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表率作用。《论语·颜渊篇》讲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就是讲为政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身正气,而后其管理才会有勇气、有号召力。俗话说:“邪不胜正”。孟子对正也有独到的论述,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四、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中庸也是儒学中重要的管理思想,他最早被孔子提出,后被孔子的孙子子思系统化,再后来历代大儒也都论及中庸。子思是孔门中很有影响的学者。《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南宋朱熹曾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故此又称《四书》。中庸,朱熹《四书》注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总之,中就是不偏不倚,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度,恰到好处才好,如果做得“过分”或者“不及”,都不会达到目的。相反,偏激是导致事物失败或走向反面的重要因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皆言此理。能大能小是条龙,能大不能小是条虫进退有节,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该糊涂时就糊涂遇事不要着急,山外青山楼外楼戒骄戒躁五、信为管理至宝信即守信义,讲信用。这也是《论语》中讲得很多的。《颜渊篇》写道:“子贡问政怎样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无信不立,令无信不行。守信是管理者的一个秘诀,其原理在于信本身就有威力。所以历来帝王都是“金口玉言”。林彪: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君无戏言据叶梦得所撰《避暑录话》记载: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曾叫人密刻一碑,立于寝殿的夹室,称为“誓碑”。谁也不知道碑上的誓辞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直到金兵入侵,汴京沦陷,誓碑的面目才得以展露。誓碑上只有三行字:“一云柴氏(后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之罪,只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准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须谨遵此誓,有违犯者,天必殛之。”现在我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谈你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谈你心目中的领导形象。谈你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谈人生的主要追求。第二章道家管理思想道家理论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所创立,后为庄子等不断丰富和发展,渐成体系完整的一家之说。道家理论的具体内容涉及养生、处世、治国等多方面,特别是从管理的角度,其思想同儒家和法家可谓是大相径庭。所以,本章便依道家主要典籍,提炼管理的理论并深刻领悟其原理,以期对当今从政者也能有一定的启示。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家的管理思想无一不体现了阴阳的辨证哲学,即目的和手段往往是相反的两方面。但“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就是道家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终极的哲学还是“得一”。那么,具体总结,我们可以把道家管理的核心内容归总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无为而治道家最核心的管理思想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庄子等的思想均集中于此。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为而治【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无为而治思想的解释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作为一种政治原则,“无为”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儒家也讲“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二、上善若水(中善伐谋,下善伐力)道家的管理的密旨在于谦下不盈,正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成功身退,天之道也。”水的解析。因此,很多明智的君王多以谦下用人。下面便以“燕昭王师从郭隗”案例解析:近人事、知天命上善若水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最上乘的“善”就像水一样啊!“善”是一个时空性的范畴。它是“道”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应用——“德”的具体评价。“德”是从“道”这个宇宙大规则中演化出来的。在“道”层次上,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别,但在“德”的层次上,不仅有“善”与“不善”的性质分别,而且还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别。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德”,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