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明确、定义,而把事物一分为二是寻找区别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研究大脑时,就可以把人类大脑后天积累的神经连接模式单独区分出来,也可以叫做灵魂。大脑这个宇宙最复杂的装置可以看作人体的灵魂。人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生物界的灵魂,同理,所有星体可以看作宇宙的灵魂,因为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目前还是理论阶段,姑且信之),所有熵减的存在都可以看作与基本的事物本质相反的东西,而且这种熵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宇宙的形态,因此可以被看作灵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其实和认识论的基本过程有相通之处,也许正因如此,笛卡尔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这两块。唯心主义认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这种论点很迷人,很多哲学家都喜欢这样的思维游戏,也许他们智商太高,内省太深,也许是他们乐于质疑常人所习惯的观感。唯心主义琢磨起来也确实有趣,就象电影《黑客帝国》。唯心主义认为,人所认为存在的东西都是人“认为”存在的,没有灵魂去认为,物质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灵魂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感知。按现代科学哲学说法,这种理论的问题是不能证伪,就像如果有人说孙悟空在前一秒钟制造了人类,而且给所有人类各自的记忆,都以为自己活在一个有悠久历史、完整的社会关系的土地上。这样的论点是没法去证伪的,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另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恰好可以反驳灵魂说,人之所以认为人有心灵是不是因为人感觉自己有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只是人感觉的结果,不是原因。也就是说,心灵的概念也可能是人感觉到结果,而心灵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用什么认为自己有心灵呢?心灵吗?这应该算循环论证还是自相矛盾呢?但唯心主义也有其实际用处,质疑自身的感觉体验,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进步的一大助力。比如康德认为所谓的物质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只是人感觉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本质。从现代理论物理的成果看,如果弦论是对的,事物的本质是十一个维度的,只是我们只能感觉到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其它都是蜷曲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为三维生物体能感觉到的是有限的。和康德的论述很有相通之处,现代科学也的确需要质疑一些我们公认的物质特性。(康德在当时本身也是一流的天体物理学家)其实我们不仅不能感受高于三个维度的空间,就是低于三个维度的空间我们也只能想象和计算,比如你可以想象自己生活在二维空间里,周围来来往往的都是一些线段,当你变换角度观察这些线段,会发现这些线段长度会变。二维世界的画家只能画线段,雕塑家可以画平面。但是我们想象这些的时候,能够想出我们生活在这个平面里,上下却没有厚度吗?或者说在我的脑海里真的可以屏蔽掉一个维度吗?我做不到,我也不觉得有人可以做到。由此可知,出于永生的欲望和对解释的渴望,我们推出二元论,进而思考心灵的非物质属性,再思考我们的认知都来自于非物质的心灵,物质的实质就会被质疑,从而得出唯心主义。2、有关死亡死亡这么单薄的命题能称为哲学的长久讨论对象,就是因为死亡是所有人都没有过体验,但却是每个人都禁不住要思考的。因此凡是谈论死亡的,一般来说,不是在谈论永生的可能性,就是出于恐惧讨论其价值。对于永生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几种模式。第一种永生模式就是道教式的长生不老。这是最直接的欲望,从人有自我意识和对死亡的恐惧开始,这种欲望就应该形成了,他不同于动物的自保本能,而是对一种生命可能的憧憬。这种永生模式随着人类自身记录的增加,越来越让人无法相信,而且这种模式很难诱发对精神层面的抽象推理,显得很不高级。于是就有了第二种模式:死而复生。死而复生模式也很古老,人们也许通过四季变换,阴晴圆缺、以及梦见先人等经验。想象出人死了以后可以过一段时间后重生,由于这个说法也很容易证伪,因为死后尸体肯定是会腐烂的,而且毕竟没人看到过死而复生的人(个别医学假死也难以契合理论)。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解释,通常把复活周期延长,短期内无人能证伪,或者把条件提高,使得普通人无法达到,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传说就是综合以上特征形成的。但是死而复生模式的漏洞过多,且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也很难长时间在民众中流行。这时就有了第三种模式,灵魂永生。这种灵魂永生学说一种表现是人死后可以被安排去另一个世界----天堂地狱(基督教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安排转世轮回----但没有前世记忆(佛教模式)。这样就成了不能证伪的学说,因此到今天仍有人相信。这种灵魂学说自然就发展出来了平等思想,人们不再靠外界条件或者身份地位达到永生,人人的永生条件都是一样的。也许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的记录信息传播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有平等思想,因为这是实际情况。而这种平等思想促进了灵魂理论的建立和维持。基督教是从松散的社会中发源出来的,也许它的一神之下众人平等的原则跟那种社会中相对平等的结构有关,而佛教思想里的众生平等,可能是对当时等级毫无根据的森严的一种逆反。不过,灵魂说确实促进了新教理论中关于人人都有灵魂,人人都可以和上帝交流的思想的产生,从而推衍出现代的平等和人权观念。但我们还不可以把灵魂说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看得那么重,灵魂的存在模式只是宗教理论里很小的一部分,如何对其解释并与现实如何联系才是对社会有影响的因素。比如,佛教的轮回说是来自古印度教,而在古印度教里,轮回说起到的是解释并支持等级制度的作用。比如,在伽提体系中只有通过轮回才能完成等级变换等等。不过正是由于没有人有死亡体验,灵魂说始终有其漏洞。即使是最笃信灵魂说的人,也很少有因此而自杀的,除非现实过于苦难,说明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灵魂说是有怀疑的。于是,由于对灵魂的怀疑,以及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恐惧,无神论者中产生了享乐主义以及名望追求两种人生观。享乐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尽管本身不值得提倡,而对于名望和认可的追求对于人类社会的凝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尽管人追求名望和认可不只是潜意识里对永生欲望的寄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追求现实世界里的尊崇。灵魂说造出来的天堂大多是世间美好的强化和补充。名望和认可能让人拿来做心灵的需求,也是来自于以往历史人物的叙对事效果。人类的想象主要还是依据经验。不过,仔细思考轮回说,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人在轮回过程中没有前世记忆,是否还能称之为自己的灵魂?这样的永生的意义何在?这样的永生说只能提供有限的安慰。不过出于死亡不可避免性是极难改变的事实,有限的安慰总比没有好。从这一点考虑,人类的繁衍一直靠基因代代传递,完全可以把基因称之为灵魂,效果和轮回是差不多的,都没有前世记忆和身体,甚至基因繁衍更好,至少每次轮回还都是人。而从基因科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人类在某个时期人数非常少(几百到两千说法不一),而且再往前推,人类的基因都来自两个原始人(通过男性Y染色体和女性线粒体基因推断)。那么,即便是自己没有后代也无所谓,因为人类的灵魂早已遍布全球,与其考虑自己的轮回或者繁衍,不如考虑人类的幸福,本质上效果差别不大。这也许是世界主义者、人道主义者的心理安慰。如果这还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可以换几个视角。从心理角度看,死亡既然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对这么平等的事情其实不值得恐惧。但是由于人有自我意识,能感知自己思想的存在,而且知道自己死亡后就不再能感知,这不可避免地还会带来恐惧。确实,从意识角度看,所有没有自我意识的低级动物和植物都是永生的,因为他们本身没有死亡概念,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没有活着的概念。而人类因为活着才有死亡概念,这样,死亡就成了生命对于生命的折磨。不过说到折磨,中国和西方对死亡的观念就有不同。在西方传说里,经常有被诅咒的鬼魂,因为永远不死而无聊、单调、日复一日的忍受没有新意的活着,从而渴望死亡。从中国观感角度看似乎不可思议(也许是中国更倾向于享乐主义和名望认可来消除死亡恐惧),但仔细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如果活着只剩下时间的延续,没有其它任何意义,死亡就不显得那么可怕了。不过这样的价值观也许是善于思考的人编出来安慰自己,消除自己的恐惧。奇怪的是日本也有扇太郎的故事,长生不死者无聊到了吃毒药。对比中国的故事里大多是长生不老,鸡犬升天,都是对欲望的屈服,单从思维模式来讲,中国对死亡的看法似乎理性程度差一些,世俗欲望更多些。但是,死亡的价值观本身就是人类的精神安慰剂,是否高级根本无所谓,有疗效就行。至于说这种价值观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切的依据,即便有影响,也不是什么决定性的。不过,从时间延续角度做一点哲学思考。永生从个人角度来是个人生存的时间而已,而且关注的领域仅仅是人自我的意识。并且,人生之前感受不到世界,所有的存在、空间、时间都没有,死后也是如此。因此,在人出生前和死亡后,从个人角度说,时间是无穷小的。处在两个无穷小之间,人有意识生存的时间再短也可以看作永生。所以,即便人只活一秒钟,能够感受世界、感受自我的存在,和两端的无穷小相比,也是无穷大的。如果这还不能消除恐惧,那我们就从人的意识说起。人的意识或者说灵魂本质上和其它无生命的物质没有不同,甚至和我们制造的器物也没有不同。因为从物理主义角度看,人有意识只是因为人被制造出来了。制造过程就是繁殖,制造不仅仅是用机床和生产线来完成,人类繁殖就是利用自然界规律,使用有性繁殖方式、基因复制原理制造人类,并用这个躯体的感知能力制造了意识。因为我们制造一辆汽车,也是利用宇宙形成后生成的物质及规律来完成的,我们从没有从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中制造出什么东西。那么我们的意识和我们造的其它东西一样,只是更复杂些,本质上并不高级,起码没高级到要求永远存在的程度。其实,把思绪都放在死亡上是对人生的浪费,与其考虑死亡价值,莫不如考虑活着的价值和体验。很多宗教通过精深的哲学提供超验体验,以反衬人类渺小,从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但这些体验其实从科学的精深、宇宙的博大中一样可以感受到。但是,无论怎么解释,对死亡的焦虑是事实存在的,是人类本能和共情。所有对死亡豁达的态度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剂。某些学说认为,因为人类一直存在对死亡的恐惧,才努力思考出尊严、人格等抽象概念使其超出肉体范畴来定义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死亡过于焦虑会影响人生幸福,对死亡完全没有感觉会缺少激情。适度的紧张能让人更积极地体验人生。3、关于自我对死亡的恐惧最大的来源就是自我意识的丧失。这里就有必要分析一下自我意识。首先,自我的概念有心理学层面的,社会学层面的和哲学层面的。因为针对的是死亡价值观这样的哲学问题,就只用哲学的思路来思考。首先,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把自己克隆了,并使其加速成长到和我自己一样的年纪,我会觉得那个克隆人是“我”吗?肯定不是,那个克隆人只是和我在肉体结构上一样,他的意识、记忆和我都不同。如果把我的记忆意识都拷贝到一台电脑里,让我从心灵的意义上永生。当电脑开机,“我”醒过来时,会觉得这种没有四肢,摸不到心跳的状态是原来的我吗?换一个角度,当我看这台电脑时,会觉得那是“我”吗?显然不会,我的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在给我提供自我意识,象味觉器官的存在让我可以把记忆中的味觉记忆和现在的想象很好地连接(望梅止渴)。如果把电脑换成克隆人,把我现在的记忆、意识都拷到他的大脑里,我面对他时,会认为他是我吗?也不会,因为我的意识从拷贝过去后,两个个体虽然起点一样,但经历不同,感知也不同。即使感知相同,我们俩之间互相没有连接,他在想什么我根本不知道,即便我知道他想的和我一样,我也没有感知到“我在想”,就象我和别人同时做一道数学题,即便我知道我和他在这道题上所想一样,我依然不能感受他的所想。因此,即便肉体和意识都相同,那也不是同一个自我,还是分开的两个。但从那个克隆人的角度,他肯定认为他就是“我”。但是,如果我克隆和拷贝的目的是为了我的永生,当我看着他时,显然知道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只是制造了一个和我记忆、性格、意识等等都一致的人,而我还是原来的我,还是要死的。这就说明,自我这个概念包含很多,不仅仅是意识、记忆等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有一个连续的躯体的生理感觉、对自己意识的躯体感受。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