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课程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名家思想主讲教师:种花留与后来人——陈寅恪的教育思想解读摘要:陈寅恪不仅仅是一位史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本文以近代教育变迁史为背景,同时挑取了陈寅恪生平的教育事例来展开,着重分析陈寅恪的教育思想,系统的阐述了陈寅恪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今青年教育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关键词:近代;陈寅恪,教育;师生,成才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各家教育思想在文化领域思潮涌动,传统教育思想无以维系,对于教育的探索也随之出现。乃有洋务学堂以及后来更大范围与深度的教育变革,在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验中,陈寅恪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所研究得出的教育经验思想可谓是一枝独秀。一、近代教育思想背景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回顾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两个历史时期。这其中,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逐渐取代封建教育,新式学校逐渐代替传统的封建课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残酷的战争现实,激发了许多爱国志士开始放眼世界,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要以“师夷”来摆脱被夷所制的困境。自此以后,无论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教育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学习西方,提出改革封建旧教育的意见。于是,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知识、文化教育,就成为资本主义“新学”而在中国传播。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就如何向西方学习表现为“西学与中学之争”。而近代中国的教育,就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萌芽,在这之后一大批的近代教育名家也逐渐涌现出来,陈寅恪作为著名学者,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在当时的教育局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二、陈寅恪的教育思想基础陈寅恪,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晓二十余种语言。1969年10月7日逝世。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从1902年13岁首次赴日,又赴美、赴欧,问学于各大名校名师,1924年在海外游学十七八年的陈寅恪归国。已经36岁的他已有很大名声。近二十年的海外游学已为他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全面坚实而且先进的基础。1926年,他正式成为一名清华国学院导师。多方资料调查均显示,陈寅恪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对学术、学生真正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这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逐渐成熟。陈寅恪从事教育活动的近四十年(1926-1966年)时间,也是我国教育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戊戌变法时期,陈寅恪虽然年幼但已经在体会社会风云激荡在教育中泛起的涟漪了。收他的家庭的影响,从启蒙开始,他所接触的就是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即:不排斥继承传统,同时更积极接触现代科学知识,期间最主要的是治学工具的训练,如语言,这些都为他以后形成中基础、厚根柢的教育主张有较大的影响。在1925年归国后,陈寅恪对国情的了解日深,对中外对比的感触日深,其中尤其是关于国家教育的现状、学术研究现状等等,他的一切教育思想都是围绕这样的背景展开的。三、陈寅恪的具体实际与其教育思想启示1、“一寸残山一寸金”—爱国教育思想启示陈寅恪生活、治学的最基本思想就是爱国主义。陈寅恪自小就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治史,特重民族气节”,中国历史上许多爱国志士是他的研究对象,而这些爱国志士的思想和气节又沉淀下来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陈寅恪学生石泉、李涵在《追忆寅恪先生》中谈到:陈师在成都华西坝居住时,牛津大学曾有一位高级讲师来访,重申牛津过去的邀请,陈师谢绝了。他走后,陈师对石泉说:“狐死正首丘,我老了,愿意死在中国。”这句话后来陈师在不同场合对石泉说过好几次。从这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国家的热爱。陈寅恪生当乱世,但他从未丢失过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也为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我们在学习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时候,往往会连同他的整个生平都考虑进去。作为一个大师,我们敬佩的不仅仅是他所创下的先进思想,还连同这他是风骨与精神。陈寅恪在1929年任教清华后,对于近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落后局面,就曾赠诗给学生: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而在1945年陈寅恪也多次作诗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关心,而其中的《玄菟》是最为直接的反应:前朝玄菟陈云深,兴废循环梦可寻。秦月至今长夜照,汉关从此又秋阴。当年覆辙当年恨,一寸残山一寸金。留得宣和头白老,锦江衰病独哀吟。这一切都显示出陈寅恪对于山河破碎局面的沉痛。作为一个熟悉历史掌故,更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不甘国土被分割渴求国家盛强与民族尊严的学者,这一切都尽显无疑。历史是民族的记忆,当记忆遭到破坏,这就不仅是民族学术的悲哀,更是民族生存的危机了。面对历史转折关头国家学术的哀颓,陈寅恪用诗表达了自己的沉痛之情,同时他也将自己的这份对于国家的哀痛伤感之情传递给学生。同时也更多的是对于年轻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奋发图强,实现民族的振兴。教育,除了教,更多的是“育”,而人之最根本的是对于其人格品行的培育与塑造。陈寅恪作为教育家,有气节、讲大义,更具体地关心祖国学术进步。领土完整,关心世界和平与安宁。做为学习者,我们应该汲取他的这种精神,去学习他的爱国精神。也从他身上去体会这些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人格精神与个人风骨,这才汲取到了一个教育家真正的最为更本的思想。2、“治学之士”,必先“预流”—教育教学观陈寅恪学贯中西但从不拘泥穿凿。陈寅恪既受到西方史学理论的熏染,又幼承家学,使其学问淹贯古今中外,但他并不拘守成例,而是能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治学风格,并通过研究和教学活动表现出来。在教学上,他首要遵循的就是“种花留与后来人”,教学尊重学生。他既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宏观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志向和学术加强引导,同时又特别注重授人以鱼,强调一定指导思想下的学术方法训练,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又能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而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他特别重视“预流”。即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提到的: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借用佛家“预流”来说治学之道,其用意在于说明学为天下先,参与学术新潮流的境界与能力,以及为达次目的,须充分利用新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与学术活动中,他也经常从这个角度肯定、引导他人。而“预流”有明确所指,即敏锐的眼光、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而准确的把握,这一点是他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他众多学术成果的主要立论起点和方法论基础。具体的有罗香林在《回忆陈寅恪师》中提到:陈师自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5月起,在清华讲学,最先专在国学研究院讲授“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和“梵文”,指导学科的范围,有年历学......接着在大学历史系及中国文学系讲授“唐代西北史料”、“魏晋南北隋唐史”,及“高僧传研究”与“佛经翻译文学”,及“文学专家研究”以至“蒙古源流研究”等,各种课程均以新的资料见证旧问,或见于史籍发现新的理解。凡西洋学者对中国历史研究有新发现的,亦必逐类引证。由此可见,陈寅恪在教育教学中一贯坚持:不将眼光局限于辩难,而应专注于建设性的工作,不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是要与时俱进、为学日新。同时,他也在这里提醒陈述不要为末节所限,而应将眼光专注于“预”世界学术前沿之“流”上。这样,学习者才能学有所成,业有专攻,从而可以透彻研究学术。与此同时,陈寅恪在教学中也注重基础,打通文史,博而后约,也是他教学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他在《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中写到:“故知三家村训蒙之陋语,是不足以供说诗治史博学通识君子之一览也。”他把说诗、治史、博学、通识四端当做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目标。在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一、强调读原典;二、强调合理读书第次。自古以来,教学就有相同之处,而陈寅恪的方法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今天看来也同样适用。学术、教育都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在对比当今社会,我们身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而我们的教育思想同样需要时时刻刻的去学习创新,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来看,陈寅恪的教育思想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掌握的,而在教育中首要注意的就是“种花留与后来人”,这就是陈寅恪的教育思想的内涵。陈寅恪作为近代教育思想名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化,给了我们启发: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百家争鸣,教育也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与改进的事情。当然,陈寅恪也只是近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之一,要了解近代的中国教育思想家还是需要我们去学习更多不同的教育明家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思想。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