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梳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一、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等。二、字词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2、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3、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4、为业:把……作为谋生手段。为:作为。5、缘:沿着,顺着6、行:行船。7、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8、忽逢:忽然遇到。9、夹岸:夹着两岸生长。10、杂:别的,其它的。11、芳:泛指花卉。12、鲜美:鲜艳美丽。13、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14、缤纷:繁多的样子。15、甚:很,非常。16、异:惊异,诧异。意动用法,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诧异”。17、欲:想要。18、穷:走完。19、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处就没有了。20、便:于是,就。21、得:看见。22、仿佛:好像。23、若:好像。24、舍:放弃。25、初:起初,刚开始。26、才:仅仅。27、通:通过。28、行:行走29、复:又30、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31、平:平坦。32、旷:宽阔33、舍:房屋。。34、俨然:整齐的样子。35、之:助词,起语法作用,无实意。36、属:类。3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3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39、种作:耕种劳作。40、衣着:穿着打扮。41、悉:全,都。42、外人:桃花源外面的人。4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44、并:都。45、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46、乃(乃大惊的乃):于是,就。47、大:很,非常。48、从来:从……地方来。具:详细、详尽。49、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50、要(yāo):通“邀”,邀请。51、咸:副词,都,全52、讯:消息。53、问讯:询问消息。54、云:说。55、先世:祖先。56、妻子:指妻子、儿女。57、邑人:同乡的人。乡邻。58、率:率领。59、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60、复:再,又。61、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62、间隔:隔绝63、今:现在。64、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65、无论:不必说。(古今异义)66、延至:邀请到。(延,邀请。)67、为:给。68、具言:详细地说。(具:详细、具体。)69、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70、叹惋:感叹。(这个词更偏向于“叹”,连起来翻译时只要翻成感叹)71、惋,惊讶。72、停:住。73、辞:告辞。74、去:离开。75、语:对……说,告诉。76、不足:不值得。77、为:介词,向、对。78、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原来的。79、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80、及:到达。81、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82、诣:拜访。83、如此:像这样。84、即:立即,马上。85、遣:派遣。86、寻向所志: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所+动词=名词)志:做标记。向:原来的。87、遂:最终。88、复:再。89、得:找到。90、高尚:品德高尚。91、欣然:高兴的样子。92、规:计划,打算。93、未果:没实现。94、寻:不久。95、终:死亡。96、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三、考点1.重要实词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2.重要虚词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其:(1)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3.多词一义(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4.古今异义(1)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2)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3)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5)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6)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7)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8)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9)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10)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11)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12)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13)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14)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15)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16)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17)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18)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19)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20)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21)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22)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23)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24)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5.词类活用(1)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2)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3)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4)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5)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6)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7)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6.一词多义(1)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②寻病终(副词“不久”)(2)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3)中: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4)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5)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③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意)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6)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éi,介词,对,向)(7)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8)向:①寻向所志(原来)②眈眈相向(对着)(9)得:①便得一山(看见)②得其船(找到)(10)闻:①鸡犬相闻(听见)②闻有此人(听说)(11)穷:①欲穷其林(尽,穷尽)②穷冬烈风(深)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12)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③属(zhǔ)引凄异(连续)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13)其:(1)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7、感知文意,用原文回答。(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8、探究思考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9、文体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读。所以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小石潭记》一、文学(文体)常识《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西),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词语积累1.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2)如鸣珮环(名词作动词,作响。)(3)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向远处。)(4)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5)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7)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8)隶而从者(名词作动词,跟从。)2.古今异义(1)闻水声(古义:听到、听闻。今义:用鼻子嗅气味。)(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能愿动词,可以。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上下”。今义:允许,或许,赞许。)(3)影布石上(古义:映,显现。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4)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5)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一词多义(1)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自,由。)②隶而从者(跟随。)(2)清:①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3)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4)乐:①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5)以:①以其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