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及实施步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及实施步骤一、研究缘由我国80年代以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和家长普遍比较重视其他学科方面的创新,而对手工制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认识,更谈不上创新。首先,教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过分强调技能技巧方面的目标。其次,教材的选择单一,多为剪纸、折纸、泥工,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方式程序化,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可见,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外,自上世纪7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课程的发展,手工教育就着眼于人的智慧、情感、社会、身体、审美精神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潜能发展,强调自我实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更是将人格塑造的奠基时间拓展到学前期,因此,更注重儿童早期艺术潜能的挖掘。综上所述,我们确立了“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来探索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建立具有园本特色的创意手工课程体系,为开展创意手工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一种操作范式。从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掌握的手工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幼儿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对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细致耐心、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本课题研究试图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过分强调技能技巧方面的目标,以接受式为教育的基本范式,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僵化,幼儿兴趣不高。2.教学选材的问题:教材的选择单一,多为剪纸、折纸、泥工,且很多活动内容都是教学者随机选择,缺少系统性、整体性。3.教育途径、内容、方法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方式程序化,过分强调幼儿重复教师的方法去做,方法封闭,导致幼儿模仿再现的多,以接受式为基本范式,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育信息传递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操作不够。4.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传统教学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本位,而轻学科整合,过分强调象不象而轻视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注重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合作探究。二、理论框架(一)概念界定“创意”:指所创出的新意或意境,又指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设计,即以创造性的思维做指导,克服思维的定向性,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手工”:指用手操作,又指用手的技艺做的工作。手工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联系,手的活动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创意手工”:指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手工设计制作活动。“创意手工课程”:创意手工课程是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对幼儿一生发展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品质基础和动力,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艺术教育课程。是教师引导幼儿在感受各种自然物和废旧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这些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活动,以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对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细致耐心、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艺术制作课程。(二)理论思考创意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要求幼儿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做到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能充分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发挥幼儿创造性。它有许多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如:撕、刻、缝、印、拼、摆、拓、染、扎、捞、贴等等。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点状、线装、面装、块装)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张纸、一只纸盒、一片叶子、一个果实、一只瓶子……经过折、粘、剪、贴成了一件件形象夸张、富有趣味的作品。对这种诱人的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创意手工”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也令人耳目一新,在幼儿的创意手工活动中,需要我们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使教学活动充满创造性,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进行创造学习,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学习正是幼儿不断探索,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创意手工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索,才能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培养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当然,课程只是一个载体,它需要每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而教学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层面上,把“创意手工”课程理念规范转化为具体的运作,把课程与教学的新观念通过教师的整体构想和系统设计来体现,把步骤安排,策略选择,方法组合,材料运用纳入一个便于把握的框架,形成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从而促进幼儿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师的创造、审美等能力,促进教师从新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纲要》以及各种相关先进理念,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并以此推动幼儿园扎扎实实搞好教育改革,建立有特色的园本课程。(三)理论价值1.“创意手工”课程是一种最能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课程,介于游戏和心理表现之间,是调节幼儿心理的良好方式,能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同时既锻炼了幼儿手、眼、脑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2.“创意手工”课程的开发更具创生性,能充分体现教师创造性的构思、独具匠心的设计、艺术性的处理,使课程具有创造性、新颖性、趣味性,达到预设与生成协调统一。3.“创意手工”课程的开发朝着有利于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向实现,课程领域间的互渗、融合和统合,从而生成和建构一种更具综合性、实效性、创造性的独树一帜的园本课程。4.“创意手工”课程的开发是在继承我园艺术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了二十年来实践探索中追求卓越的传统,并起到对课程进行整合、拓展、深化和提升的作用。(四)理论假说通过“创意手工”的课程开发与实践,一定能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一定能使幼儿在“创意手工”操作中,创造力、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三、研究原则(一)实践性原则幼儿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性思维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对于幼儿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而这些创造能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用具等,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制作中的问题,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充分发挥创造潜力。(二)层次性原则1.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探索性学习和创造的需要,提供半成品、范例或原材料,供幼儿自我选择。2.活动指导要有层次,依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以提供半成品材料、示范或不示范、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发想象、鼓励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促成不同层次幼儿获得成功感,培养幼儿继续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和不断进行创造。3.创造力评价要有层次,教师依据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只要是对幼儿来说是从未出现过的想法、做法等即为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每位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也只有调动了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创造力得以培养、发展,把每位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所以,要使幼儿的创造力真正的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客观地依据幼儿的原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搞一刀切。(三)启发性原则1.丰富的语言描述诱发想象“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形象地反映出语言具有使内在的思维外显的功能。研究中以丰富的语词描述,帮助幼儿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为幼儿创造性思维作铺垫。引导幼儿将内化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幼儿理清创造思路。同时,让外显的语言促进内在思维发展。2.恰当的问题情境诱发探索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指外部问题与幼儿内部知识经验条件的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势的情境。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是降低认识水平的安排,而是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散难点,让幼儿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四)发展性原则教师注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过程。关注幼儿参与活动,将重点放在“幼儿是怎样创造的”,而不是“幼儿已经创造出了什么”。关注幼儿创造过程中方法、经验的获得,在观察过程中,适时指导,使幼儿的创造过程得以优化,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并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使过程成为幼儿能力的最佳体现和表现。同时,教师创设宽松、自由、自主、自信的环境,引导幼儿选取不同的材料,大胆求新、求异,从而创造性地制作出多种物品或者运用各种材料重新组合进行创造性制作。并对幼儿的结果予以肯定,适时给予适宜发展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五)整合性原则幼儿往往是由外在的喜欢到探究,又从了解一点到想知道更多。教师要根据幼儿探索的不同阶段需要组织参观、远足等活动丰富幼儿知识,帮助幼儿储存多种表象和经验,为日后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并且教师应该结合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动手创作,使他们在奇思异想、科学知识、艺术审美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得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六)家园共育原则现代的教育是一种立体型的大教育,只有社会、家庭、幼儿园共同作用于幼儿的教育,才能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通过家长会、设置百宝箱、亲子制作、个案交流反馈、家园之窗、幼儿创作作品展等等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长远意义,共同探索培养方法四、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幼儿创设一种思维得到锻炼、潜能得以开发的空间,使幼儿在创意手工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幼儿将新颖创意的想法用个性化的作品来展示。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建立具有园本特色的创意手工课程体系,为开展创意手工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一种操作范式。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具有较高文化、美学素养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五、研究内容与措施(一)“创意手工”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1.制作材料的乡土化、本土化利用研究盱眙县王店乡这儿春天有形态各异的蛤蜊、成熟的麦穗、新鲜的蔬菜;夏天有成熟的玉米、鲜嫩的莲藕;秋天有各种水果、蟹壳……这些材料既是幼儿熟悉的又是幼儿喜爱的。利用这些材料“创意手工”,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家乡丰富的物产资源,还能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同时激发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2.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进步。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重视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庭中的人力、物质资源,通过宣传、沟通、邀请、指导、亲子制作、分享展示等形式,促进幼儿园创意手工活动的有效开展。(二)“创意手工”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的研究1.建立有层次的目标框架,以总目标为基础,建立体现幼儿年龄差异、富有操作性的各年龄阶段目标。总目标(1)让幼儿喜欢参与创造性手工制作活动,能在各种材料及各种表现形式中主动创造。(2)在制作活动中,乐于探索,逐步形成幼儿的艺术创造个性。(3)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掌握的手工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