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一、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性二、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形式、思想基础三、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包豪斯在其他国家的发展一、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性现代主义设计是设计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风格,并且影响现代主义设计之后的一系列设计风格的产生。二、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形式、思想基础(1)、背景(2)、定义:时间、意识形态、设计观念(3)、形式:材料、结构、形式(4)、现代主义设计的优点与缺点优点:使产品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缺点:存在造型单一化倾向。三、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1.德国工业设计的兴起德国工业现状和设计的落后,引起德国政府的重视,并进行改革。至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英国,但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设计存在外观设计丑陋的问题。2.德国工业同盟组织与设计主张(1)创建背景: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组织的开创者,他通过对英国设计发展状况的考察,发现工艺美术运动存在对工业化否定的局限性。认为机械化与新技术是提高德国设计的前提,宣传功能主义设计原则,并提出对传统的美术教育进行彻底改革。(2)德国工业同盟组织规模与设计主张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都是应邀加入的,组织复杂、庞大。1908年,同盟成员为492人,1929年达3000人。在同盟内部要保持一致的观点很困难。穆特休斯和威尔德周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思想。穆特休斯:希望设计师们更加致力于发展标准或者说规范化的形式,亦即生产那些能以高质量而满足出口贸易所需求的东西。威尔德:认为标准化会扼杀创造性,使设计师降格为绘图员,并且为制造商支配和控制设计师的活动提供了口实。反对者甚至憎恨德国应努力大规模出口的理想,因为这意味着在迎合低劣的外国趣味的同时,德国的民族特色将丧失殆尽,还意味着为了便宜而牺牲质量。德国工业同盟的六点设计主张:(1)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5)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6)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3.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1868-1940)设计代表作: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1907年贝伦斯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了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的企业形象,。AEG拥有在德国使用爱迪生电气照明系统的专利许可,到1907年,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之一,生产发电机、电缆、变压器、电动机、弧光灯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等。早期设计: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设计采用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样式。后期设计:受麦金托希影响,重视以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采用理性的几何造型来表达设计。贝伦斯设计事务所:格罗皮乌斯、柯布西埃、米斯AEGlogo.PeterBehrens,1908ElectricteapotsforAEG,19091920年1908年材料:铸铁、黄铜(二)、荷兰风格派运动(1917-1937)1、风格派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特征背景:风格派的出现由《风格》杂志而得名,杜斯伯格创办刊物目的是为了表达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观念,试图搭建艺术与设计的桥梁。提升荷兰艺术设计的契机是战争。风格派的四点特征:(1)风格派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纯粹抽象,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2)研究基本元素的组合,达到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3)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用;(4)造型上,反复运用几何结构;色彩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黑、白、灰)。2、风格派主要成员的设计杜斯伯格、蒙德里安、莱克、里特韦尔德(1)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设计主张:以数学式达到艺术的抽象简化设计元素:直线、矩形、方块(斜线构图原理)《玩牌者》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藏。1234抽象流程191919251918构图二1917年牛的抽象构图三1917彩绘玻璃窗1923年1925年UniversityHall(Design),1923(gouacheonpaper)(2)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设计主张: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设计元素:红、黄、蓝几何化图形(横竖结构)《灰树》,1912年,布上油画,荷兰海牙市立美术馆藏。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关注的焦点是树枝与树枝、树枝与树干以及树与其他物象之间的造型关系。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这是蒙德里安从立体派中获得的新启迪:“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海堤与海·构成十号》,1915年,布上油画,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海面重复的波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不一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面积巨大,饱和度高。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中性色(黑、白、灰),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红、黄、蓝的构成》,1930年,布上油画,45x45厘米,苏黎世私人收藏。《百老汇爵士乐》,1942--43年,布上油画,127x127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彩线间又散布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3)里特韦尔德GerritRietveld设计作品:功能性的建筑和家具。设计元素:简洁的基本形式、三原色代表作:什罗特住宅SchroederHouse、红蓝椅1924什罗特住宅红蓝椅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1934年椅子1921年吊灯(4)莱克BartVanDerLeck设计作品:海报招贴、平涂形体绘画设计元素:几何图形、无衬线字体代表作:轮船公司招贴、展览海报抽象流程1917HORSEMAN(三)、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设计运动1、构成主义产生的背景(1)革命运动的影响(2)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罗斯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的影响下,积极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言,他们颂扬机器的特征。认为艺术表现不应依赖于油画颜料、画布、大理石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料、钢铁、玻璃等现代材料,艺术的形式也应是抽象的几何形式。构成主义一词最初出现在加波和佩夫斯纳1920年所发表的《现实主义宣言》中,而实际上,构成主义艺术早在1913年就随着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而在俄国产生了。2、构成主义的对现代主义的促进作用1、构成主义从意识形态上提出了设计为无产阶级服务。2、列宁死后,构成主义探索者前往西方,对德国包豪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3、对电影、舞台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的影响。构成主义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③至上派——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亚威农的少女》,毕加索作于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在这幅画上,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被破坏得井井有条:所有的形象包括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带阴影的几何块面构成三维空间的感觉。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立体主义拥挤不堪的车站场景,拥抱告别的人群和冒着烟的奔驰的火车曲线和直线穿插交错,块面与块面碰撞变位,形成分散与聚合、断续与重复的节奏,整体上带给人们紧张不安的压抑感。未来主义《内心状态:告别》,波丘尼作,1911年3、构成主义大致可分为两股潮流其一,以塔特林和罗德钦柯为代表,主张艺术走实用的道路,设计倾向于实用功利作用,并为政治服务;其二,以嘉博和佩夫斯纳为代表,强调艺术的自由与独立,追求艺术形式的纯粹性,不愿为政治目的服务。两股潮流曾于1917年在莫斯科汇合,但由于观念分歧而于1920年分道扬镳。4、构成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列捷西斯基、塔特林、斯登伯兄弟A、列捷西斯基:版式设计El(EliezerMarkovich)Lissitzky1919《用红色楔形打败白色》招贴招贴杂志封面书籍装帧书籍装帧1923B、弗拉基米尔·塔特林:雕塑(VladimirTatlin,1885—1953)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是1913年从毕加索(以铁皮、木板、纸片等实物材料所作的拼贴作品)那里得到启发的,但塔特林的“构成”作品则彻底抛弃了客观物象,而完全以抽象形式出现。代表作:1918年受苏维埃美术部委托而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第八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展出)虽然未能最终建成,但其方案及模型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现代艺术运动中的结构主义功利精神的标志。第三国际纪念碑目的:建造一座比埃菲尔铁塔高出三倍的无产阶级纪念碑。结构:自下而上--会议中心、第三国际办公机构、法律中心、宣传中心。可实现自转。模型材料:铁丝、木片1923年舞台美术设计C、斯登伯兄弟:电影招贴《新世界》杂志封面(苏联时期)1927年电影海报(四)包豪斯包豪斯的成立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关闭于1933年。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院,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同时它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艺术设计的新探索与实验成果,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两方面都产生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巨大影响。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包豪斯存在的14年中三次迁校:魏玛包豪斯(1919-1925)德绍包豪斯(1925-1932)柏林包豪斯(1932-1933)包豪斯历任三届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919-1927)汉斯·迈耶(1927-1930)密斯·凡德罗(1931-1933)在包豪斯14年办学历程中,共有1250名学生和35名全日制教师。包豪斯的学校构成、教学思想、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制度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发生过许多重大变化。包豪斯的三任校长也行成了三个不同寻常的发展阶段,即格罗皮乌斯的理想主义与浪漫的乌托邦精神,迈耶的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密斯的实用主义方向与严谨的工作方法。1、魏玛时期(1919-1925)格罗皮乌斯建校初期,格罗皮乌斯把学校视为设计文化学校,学校兼有两种原型:中世纪师徒授受的建筑行会和大学模式。学校早期是将手工艺传统和先锋派艺术相结合。1921年风格派杜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