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主讲:商学院张英红副教授Tel:13586482239,662239Email:zhang06973@sina.com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百姓与政府经济活动出生:公立医院求学:公立小学——中学——大学就业: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如医院、学校、慈善基金、环保组织、科研机构、宗教组织等)失业与贫困:政府救济、社会捐助、家庭支持公民义务:纳税、服役养老:社会保障死亡:公墓…………社会与政府经济活动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国企改革与职工下岗、失业问题贫困、病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问题发展不平衡与西部大开发政府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石谁能应对通货紧缩膨胀?谁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谁能应对严重自然灾害?谁能应对国际争端战乱?谁能应对生态环境失衡?谁能应对社会公共危机?……只有政府,并透过政府的决策,动员组织起政府系统、居民、企业、社会公共组织等,有组织地共同面对,将危机、风险、战乱化为无形。第一节政府经济学概述(一)含义:政府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职能、经济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政治学与经济学之交叉性学科。简单地说,政府经济学就是研究政府行为的科学。(二)研究对象从广义上说,政府经济学以全部政府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包括政府本身的经济行为和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控制和调节等行为。政府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三)相关概念的界定政府与公共部门狭义政府——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广义政府——+立法机构(议会、人大)和司法机构(法院、检察院)狭义公共部门——+非金融公共企事业机构广义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非政府公共组织政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我国政府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政府基本含义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拥有法定的执行和管理的行政权力要全方位进行行政管理向本级权力机关负责,向上一级政府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三、政府的基本特点主权性和独立性政治性和阶级性强制性和约束性执行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和动态性中国政府的纵向层次中央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特别行政区省辖市政府(地级市政府)县、自治县、县级市政府乡(镇)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部委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办公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与政府国家是人类社会结合的一种类型,它是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的统一体,市民社会和家庭组织的社会共同体。政府仅仅是国家的行政机构,或者说是国家的统治机构。政府是国家及其政治代表。国家、政府与公共部门国家:领土、居民、主权、政府的总称。政府: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行为实体。公共部门:狭义上仅仅指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广义上讲还包括各种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和国际组织。(四)政府经济学的政府假设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和官僚集团代表,政府经济学假设政府是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国家及其人民的政治代表,政府经济学假设政府是一个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完美的道德人。政府的经济活动公共支出活动:国防、教育、行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收入活动:税收、国债、国有资产收益等。政府规制:环境保护、商品质量监督和价格管制、反不正当竞争、金融监管等。(五)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多少?如何生产:私人部门内生产?公共部门内生产?是否采用环保节能技术?……为谁生产:分配问题——税收和福利项目会影响公众收入,不同政府项目有益于不同社会群体。如何决策:市场决策?集体决策?如何进行集体决策?第二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演变1.重商主义与国家干预(15-17世纪中叶)在16世纪,资本主义刚刚起步,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比较弱,需要国家集权保护和扶持。16—17世纪在经济理论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它是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对国家作用的强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起到了推动作用。2.自由放任主义理论限制国家经济职能到18世纪,产业革命已经兴起,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起来,资产阶级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重商主义的观点愈来愈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愈来愈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桎梏。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使得重商主义的干预理论和政策在英国不再盛行,代之以自由放任理论和政府不干预经济事务的政策,只是充当“守夜人”。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萨伊、约翰·穆勒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理论。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包括瓦尔拉斯、杰文斯、庇古、张伯伦、罗宾逊等,把古典经济学发展到了新古典经济理论阶段,并使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的主导地位。尽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两者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即主张自由放任。在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上,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强调政府不干预经济。“最好的政府,就是干预最少的政府”。3、凯恩斯主义时期的政府干预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的破产。这次经济危机之后,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一书为标志,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替代了新古典经济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对传统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了全面批判,以有效需求理论为核心和依托,建立了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对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著书立说,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进行解释、补充和发展。50年代之后,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形成了两个著名学派,即以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和以美国的萨缪尔森、汉森、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两大派别在主张政府干预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政府具体经济职能上有分歧。后凯恩斯主义者不仅肯定了国家干预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而且使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操作手段更加具体、更加完善、更加全面。4、新自由主义时期政府干预的收缩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新自由主义特指哈耶克的极端自由主义和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广义的新自由主义还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这些学派有各自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因此在理论体系上,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共同点是以反对凯恩斯主义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为旗帜,倡导市场自动调节的作用。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政策的影响下,在“滞胀”的经济现象的压力下,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宏观政策重点从凯恩斯主义时期的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转向控制通货膨胀,实行紧缩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缩减国有企业份额;放松国家管制;推行经济自由化;强化竞争机制;放松政府对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调节等等。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放松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强化了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功能。5、新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的改进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世界性的解决衰退及低通货膨胀率条件下持续的高失业新自由主义显得力不从心。再次提出政府对经济总量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为凯恩斯的理论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发展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重视政策干预的有效性指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两大特点:1、自由主义并非反对一切国家干预的政策,并非彻底否定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职能;政府干预主义也并非排斥经济自由而主张干预一切;2、当资本主义经济比较稳定、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十分严重的时候,自由主义容易抬头;相反,当经济危机和失业严重的时候,政府干预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往往会获得大量的支持者。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的交替大萧条以前罗斯福新政两次石油危机亚俄金融危机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第三节市场经济与政府角色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一)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或不充分性造成的,即市场机制发挥最佳功能所要求的若干市场条件在现实的经济运动中往往不具备或不完全或不充分,由此而引起的市场失灵。广义的市场失灵:狭义的市场失灵+宏观经济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二)市场失灵的原因1.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失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常现象。另外,由于信息不完全,高度分散的决策主体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导致经济剧烈波动、物价持续上升、国民经济增长停滞、国际收支失衡。市场经济对经济失衡的自发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社会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于是,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便成为政府的职责。2.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无法生产或无法全部生产,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的产品,是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如国防、司法、治安、公共照明等。由于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3.垄断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垄断的产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会通过不断改进原有机器设备和技术、提高员工素质、扩大企业规模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生产规模大的厂商往往具有比生产规模小的厂商更多的成本优势,从而击败对手,垄断市场,这是形成垄断的一种原因;形成垄断的另一种原因是规模报酬递增。4.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费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受影响者也没有因为受到损失而得到补偿,或者因为得到利益而付款。因此,具有外部效应特征的产品,其私人边际成本(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收益)是不一致的,其差额就是外部成本(收益)。5.市场的不完全市场除了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具有外部效应特征的产品外,对另外一些产品也难以适度供应,此时则存在着市场不完全的问题。比如,在保险市场上,私人企业提供的保险范围太窄,并不能为一个人可能面临的许多重大风险提供保险,如失业等,这为政府介入保险业提供了理由。迄今为止,各国政府都已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至少部分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另外,资本市场在提供贷款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6.信息不完全完全竞争市场关于信息的假定是非常理想化的,如信息完全要求买者清楚地知道市场上各个角落各种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雇主清楚地知道被雇者的行为特征等。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很难做到这些。另外,获取完全信息也要付出成本。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机制运行的“优胜劣汰”作用,甚至会出现“优汰劣胜”的资源配置,也会出现欺诈等现象,使得竞争不充分,影响市场机制的运转效率,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