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台湾》读后感20世纪的台湾,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由于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台湾被分割出去;由于中国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后的国共内战,又使得台湾与中国大陆长年处于对峙与分隔的状态。可以说,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历史阶段。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后,实行了一种比在大陆时期更为严厉的专制体制,不过同时也实施了在大陆时期所未能做到的诸如土地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并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发展了经济。文化上,台湾则清除了日本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全面恢复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又经过四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台湾最终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目前,海峡两岸暂时的分离状态固然令人痛心,不过对于已发生的不幸,我们应该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作者力求记录过去一个世纪宝岛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变化。相信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并有助于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历史上曾经与多个伟大民族发生过龌龃、碰撞的中华民族,经多年沉睡后,在其崛起复兴的今天,又历史地遭遇了一个巨人——美利坚民族。中国人对美国人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微妙的,甚至很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在中美两国的国际交道中,精明的美国人手里经常打出两张牌,其中一张就是针对中国大陆的“台湾牌”。众所周知,陈水扁一直是台独和公投自决的鼓吹者,而借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也是其一贯主张,并且他的“台独”做法也得到了美利坚民族的支持。其多次公开宣称海峡两岸一边一国,无所不用其极地破坏两岸关系稳定和正常发展的基础,并利用执政地位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文化教育及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在国际上进行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陈水扁上台以来的种种分裂行径,导致两岸政治僵局迟迟难以打破,两岸关系始终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在民族复兴的视野下理解两岸关系,两岸分裂是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国共两种复兴路向斗争的后果,它本身就预设了国家统一的立场。因此,“台独”不但是对台湾政权的背叛,对其法律的违反,更是对中华民族和复兴大业的背叛。在为统一提供思想支持时,要警惕和避免“国际化”陷阱,重新回到历史-本土文化,从中汲取思想资源。统一祖国,必须坚挺中华民族的绝对主体性。“两岸对话”在我国不仅是个政治概念,而且是包含两岸因同根同源所带来的亲缘关系、民族观念认同、经济贸易往来、文化学术交流等因素在内的宽泛概念。它既是经济、政治问题,又是文化问题,甚至还是一个国际问题。简言之,所谓“两岸对话”是自1949年以来,针对两岸分裂的现实,海内外各界人士为促成两岸关系缓和,围绕中国统一大业进行了各种交流与磋商活动。两岸同宗、同祖、同文化,一边看台湾历史,一边在脑海中会不自觉的做些对照,想到大陆这边的事。既有不少似曾相识,也有一些出乎意外,在某些方面,台湾似可做大陆的一面镜子。比如台湾也搞过“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而且相当成功;台湾也对政治犯进行劳动改造并撰写“学习心得”;台湾也搞“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看到台湾的“十大建设”,难免会想到北京这边的“十大建筑”;台湾股市暴涨暴跌以及在肠病毒危机期间政府的反应又与咱们这边的股市和非典期间的反应何其相似乃尔?咱有女排的“三连冠”,台湾有棒球的“三冠王”,都靠体育刺激着民族精神。不管台湾人如何强调“本土意识”,以上种种事实表明中华文化是如何根深蒂固。100多年的两岸隔绝,50多年的台海对峙,普通内地人可能对台湾的历史相当陌生,《岁月台湾》可以做一个启蒙或者索引。以史为鉴,就能更明白台湾的现实。日本殖民50年,光复,228事件,雷震,美丽岛,等等,懂了这些浸染着台湾人血泪的历史就会对现在的两岸局势和台湾人的心态有更多的理解和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