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1933老场坊看中国旧工业建筑改造摘要: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聚焦上海1933老场坊,研究和分析其建筑历史、设计特点,以及对其改造设计的成功经验,进而思考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关键词:上海1933老场坊、旧工业建筑、改造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然落幕,这个魅力都市逐渐恢复了平静。无数中外人士前来品读这个城市的传统与时尚。在世博园之外,亦有众多热点被人追捧。在这些代表着上海方方面面的风韵的城市名片中,上海1933老场坊低调、神秘、高贵迷人,冷静地观望着世事沉浮,人间冷暖。这座建成于1933年的老建筑经过一系列改造之后,焕发出新的生机,生动地显现出上海的前世今生,让众多游人趋之若鹜。这座建筑也成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启发和思考。上海1933老场坊位于虹口区的沙泾路上,她的前身是“工部局宰牲场”,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上海余洪记营造厂负责建造,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整体是规则的方形轮廓,看似简单,内部中心位置有一24边形主楼,主楼和四角的建筑由楼梯、坡道、廊桥相连。建筑高五层,空间错落,跌宕起伏,不同方向的坡道缠绕盘旋,宛若迷宫。仅容一人通过的楼梯、幽暗的隔间、直线条的建筑体块和豁然开朗的中央大厅、开阔的屋顶平台、近似圆形的主楼形成鲜明的对照,空间的流动和碰撞让人心动。建筑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建造,墙体厚度约50厘米,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上世纪30年代,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温度控制,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室内温度。原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结合伞形柱,营造出简洁、宽阔、优美的室内空间。坡道纵横交错,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其所处的位置和走势都和各种牲畜的屠宰工艺流程紧密联系,丝丝入扣,绝无偶然。建筑外立面自二层高度以上,规则地布满了方形和圆形组成的装饰图案,几何线条都是用混凝土加工制作而成,图形中间嵌有透明玻璃。在明媚的太阳光的照射下,室内地面上会呈现出如同剪裁过的光影效果,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之规模和水平相当的屠宰场全世界也只有两家,其一在美国,其二在英国,而且都已湮没不存。上海1933老场坊自建成后,先后作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沙浜路屠宰场、市立第一宰牲场、上海市营宰牲场(北场)、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上海宰牲场、国营上海冻肉加工厂、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等十几家食品生产机构的驻地,1970年后由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接手,2002年工厂完全停产,1933老场坊归于沉寂。鉴于这座建筑在上海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精美的建筑艺术成就,2006年开始对其进行改建工程,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精彩绝伦的建筑作品。上海1933老场坊的改造成功,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首先是项目定位。该建筑在改造之初就明确地定位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这和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的创造力和知识、才华衍生出的知识产权及相关产业链,强调创新性和前沿性。这一极具21世纪时代特色的主题和诞生于近一百年前的上海1933老场坊形成了新与旧的鲜明对比,而且二者一个是文化产业,一个是工业建筑,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非常好奇和期待二者融合后的场面。同时,换一个角度去想,工业建筑别具一格的空间形式也许正刺激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的思维,能激发出与众不同的思路,尤其是象1933老场坊这样几乎可以被称为孤例的建筑珍品。其次是改造思路和具体做法。一方面,建筑要按原材料、原式样、原工艺进行恢复,这样才能体现出1933老场坊的历史感;另一方面,要针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点进行空间的调整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并赋予建筑21世纪的时代感。从建成到2006年进行改造,上海1933老场坊经历了73年的风吹雨打,建筑难免破败,再加上十几位“主人”根据各自的需要对她进行的肆意修改,建筑已经逐渐丧失了原本简单大气、庄重典雅的气质。著名建筑师赵崇新——老场坊改造的总设计师,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剥离掉附着在原结构层上的重重叠叠的装修材料和增加的各种隔墙,还建筑以本来面目。在这个做减法的过程中,整个建筑共清理出五千多吨建筑垃圾,某些部位的楼板被剥离了一米多厚。当铅华洗尽,并把破损的地方用混凝土进行修补过后,1933老场坊再现往日的雄伟气象。但是仅仅“修旧如旧”是不够的,如何给她新的神韵,契合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才是提升其品质的关键。建筑师赵崇新大胆地放弃了常规的建筑分类,没有把改造后的1933老场坊归类到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或是其他民用建筑分类中去,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其改造成具有博物馆气质的大众建筑的概念,即不定义建筑的功能,把建筑做成可以承载多种功能的公共平台和插座,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加建了一些建筑空间,如卫生间、电梯、中央大厅等。在这些加建项目上,建筑师大量使用了金属构件和玻璃这两种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典型材料,提醒来到这座建筑的人们,在这座古老的建筑中也蕴含着新的生命。例如圆形主楼附近加建的电梯几乎通体都是透明玻璃围合起来的,只在必须安装控制按钮的位置使用了长条形的拉丝不锈钢。人们在乘坐电梯的短短几秒钟内,也可以观赏到周围奇幻的空间,还能看到楼板在你眼前滑过,这种体验可不是经常能有的。另外,在圆形主楼的四至五层加建了一个占地980平方米的中央大厅,堪称是这次改造的神来之笔。大厅用加强型玻璃做地面,周围一圈墙面皆有玻璃窗环绕,光线充足,熠熠生辉。透过玻璃地面可以直接看到一层的人来人往,相距十几米远的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视线的交流,真是奇妙的感受。屋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穹窿顶,用金属杆件互相连接做成与地面平行的吊顶框架,同时可安装固定照明及音响设备,中心位置有圆形的采光天窗,用金属百叶调节进光亮。这样一个宽敞明亮而又晶莹剔透的空间,如一颗宝石般悬挂在主楼的顶端,难怪被开发商命名为“空中舞台”。再次是建筑保护的全局观。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应着眼于一点,而应着眼于一片,也就是说,要保留一栋建筑,也要保留这座建筑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陷落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一座”四合院是代表不了北京的民居文化的。同样,上海1933老场坊在改造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周围那些当年为屠宰场服务的处置场和化制站、冷藏库、发电厂、仓库货栈等,它们被改造成为创意制作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俱乐部会所等。在五百多米的沙泾路两侧,竖立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路灯,再加上这些曾经日夜一起工作的“高龄”建筑,仿佛一下把人拉回了旧时的上海滩。类似1933老场坊这样的旧建筑改造在国外已是非常普遍的设计课题,如享誉世界的英国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由泰晤士河边的发电厂改造而来,德国鲁尔重工业区改造时保留了熔炼炉、仓库以及铁轨等典型工厂建筑,更新成供人们从事娱乐、运动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但在国内,我们更习惯于大拆大建,认为旧建筑改造出力不讨好,设计难度大,工期长,还要受到原有建筑形式和结构的束缚。尤其是工业建筑,通常被人认为是简单、粗陋的代名词,对其分外的不感兴趣。其实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因为要满足大型生产活动的需要,经常是大跨度、大空间的设计,改造的灵活性非常大。工业生产的特殊性还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极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成为某一区域的焦点。目前我们国内已经逐渐认识到旧工业建筑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多的旧建筑得到保护和开发,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例子。如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改造而成的798艺术区、北京草场地的废弃工厂、汽车修理厂改造而成的摄影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旧厂房改建的文化中心、“标准营造”利用北京中科院仪器厂里的大跨度建筑改造的工作室、上海世博园区里由上海钢铁三厂特钢车间改造成的宝钢大舞台、上海南市发电厂的烟囱改造成的超大型气象塔兼“温度计”等,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建筑是不同于文字、影像的另一种铭记历史的手段,建筑承载了当时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模式,正是千千万万栋建筑构成了城市、乡村,谱写出人类文明的史诗。所以,在拆除一些老房子,尤其是曾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老房子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拆掉的远比留下的要多的多,拆掉的再也回不来。上海1933老场坊自改造完成后,入驻的有餐饮、雪茄、摄影公司、创意作品商店等,各种艺术、设计、生活方式展览也在不定期的开展,“空中舞台”已经顺利举办了法拉利F1派对、雷达表50周年庆、宝马新车发布等大型高端商会。事实证明,老场坊的改造是成功的。老场坊以她深具艺术内涵的空间氛围烘托着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现代人的活动,同时也让自身的建筑生命得以延续。祈望这样成功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越来越多,给我们的城市留下更多的记忆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