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电子城功能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朝阳区电子城功能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朝阳区“十二五”综合专项规划电子城功能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前言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东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基本完成,西区、北扩区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二)研发活动日益活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异军突起(二)中关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朝阳区正处在历史性的战略转型期三、指导思想、基本战略(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战略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五、重点任务(一)加快推进开发建设工程(二)加快推进环境提升工程(三)加快推进高端人才工程(四)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五)加快推进国际化要素聚集工程六、保障措施(一)进一步完善管理协调机制(二)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三)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四)进一步完善企业孵化机制(五)进一步完善功能区城乡一体化机制前言电子城功能区依托电子城科技园,是朝阳区六大功能区之一,位于朝阳区东北部,西至京承高速公路、东北四环路,南至亮马河北路及东坝边缘集团南界,东至东坝边缘集团东界,北至东坝边缘集团东北边界、大环园区北界、电子城北扩区域东界、香江北路,总面积68.2平方公里,涉及东湖街道、望京街道、酒仙桥街道、将台地区、东坝地区,以及崔各庄、来广营地区部分区域。功能区的核心区,即电子城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16.8平方公里,包括东区(即酒仙桥地区)6.9平方公里、西区(即望京地区)3.1平方公里、北扩区2.76平方公里、健翔地区4.04平方公里。本规划是在国务院发布《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朝阳区建设“新四区”(转变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世界城市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促进社会和谐模范区)的背景下,按照市、区有关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电子城功能区在东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基础上,其开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集聚。(一)东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基本完成,西区、北扩区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期间,电子城东区完成了电子城创新产业园、电子城研发中心的开发和招商,形成30万平米的产业空间,引进了西门子、三星等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合众思壮、万东医疗等知名企业百余家。建筑面积56万多平方米的IT产业园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D、B区已开竣工面积17万多平米,引进了ABB、德信无线、电子集团十一所、日本千住等20余家企业。与此同时,修建了总长度10多公里的道路,其中城市次干道改造4.5公里,大大改善了东区的道路交通状况。电子城西区成功引入了摩托罗拉、爱立信、安捷伦、索爱、大唐电信等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以及2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2006年第3号),电子城北扩区域276公顷面积正式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区范围。截止到“十一五”末,北扩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市规委批准,并基本完成土储和拆迁工作。(二)研发活动日益活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电子城科技投入增长迅速,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分别以年均12%和22%的速度递增。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61%,2009年达到1683件。其中,北方微电子自主研发的“100纳米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填补了我国在集成电路高端核心装备制造业的空白,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德信无线开发的多款商用3G多媒体终端,成为目前国内惟一可以提供WCDMA和CDMA2000终端产品的研发公司;中电华大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集IC设计、系统应用开发和工具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IC设计公司;亿维讯的创新能力拓展平台CBT/NOVA成为目前世界上惟一一款通过国际TRIZ协会认证的TRIZ培训软件。(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朝阳区70%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电子城,电子城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以通信制造及医疗器械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其总收入、企业数分别占65%和67%。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电子城科技园二、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法人单位1090个,其中从事第二产业254个、从事第三产业836个,分别占23%、77%;工业单位240个、服务业单位626个,分别占22%、57%。“十一五”期间,电子城科技园总收入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1019亿元,同比增长36%,占中关村科技园区总收入的8%,在中关村十园中位列第四。与此同时,电子城科技园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实现利润和实缴税费分别保持13.2%、6.4%、67.9%和26.7%的年增长速度,到2009年分别达到390亿元、12.3亿美元、108亿元和50亿元,各项指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电子城功能区发展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具有本土性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二是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和领军型人才;三是道路交通设施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电子城东区与快速路联系不畅、通道容量不足、内部路网建设落后;四是电子城功能区产业驱动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尚未形成。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异军突起新时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蓄势待发。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重点,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打破只有手机、电脑等才可以接入互联网的惯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随着三网融合(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将使新一代信息技术面临着一个潜力无穷的产业发展机会。(二)中关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0年颁布实施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从创新创业主体、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科技金融、土地利用、政府服务和管理、核心区建设、法律责任八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为继续发挥中关村独特优势和龙头作用,为把中关村建设成为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电子城科技园将会有更多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聚集。(三)朝阳区正处在历史性的战略转型期当前,朝阳区进入后高增长时期,面临着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迫切需要战略转型。为此,朝阳区开启了“新四区”建设新征程,突出强调发展科技智力型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在推进“新四区”建设、实现发展的创新驱动方面,进一步发挥电子城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信息网络发达的区位优势,以及国际机构聚集、科技创新聚集、高端产业聚集、国际人才聚集的资源禀赋优势,电子城的地位将更加凸显。三、指导思想、基本战略(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导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新四区”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智力型经济,努力把电子城打造成为具有较高产业竞争力、产业辐射力和经济活力的创新科技之城、创新商务之城、创新文化之城,率先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二)基本战略自主创新以电子城的资源禀赋为基础,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聚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聚集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技术专利和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兴园以电子城的资源禀赋为基础,加快聚集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领军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加快聚集一批能够创办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创业带头人、项目领头人、企业领袖等高端复合型人才,走出一条依靠人才促进园区发展的新路子。高端聚集充分发挥朝阳区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以全球化的视野,站在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有效聚集国际研发总部及企业总部、国际机构、国际品牌,使园区企业更深、更广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产业集约化瞄准产业链、价值链中的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供应链中的管理等高端环节,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集聚产业族群,建立起创新驱动型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高端产业集群。要素国际化构筑起与国际化相适应的支撑环境,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使电子城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与高端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结点,提高园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环节延伸产业链,产业间呈现相互融合促进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在电子城核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下,电子城功能区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有根本性改善,整个功能区呈现相互融合促进的一体化发展态势。(二)具体目标产业规模扩张实现新跨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十二五”末,电子城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00家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对全区的经济和税收贡献将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电子城东区将完成国际电子总部、IT产业园知名企业总部建设,同步完成招商,力争新增总收入600亿元,税收15亿元;电子城西区依托望京国际研发园等现有商务写字楼,完成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力争新增总收入600亿元,税收15亿元;电子城北扩区完成一期1.8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力争新增总收入500亿元,税收15亿元;健翔园力争新增总收入100亿元,税收5亿元。产业质量提升实现新跨越集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部、研发设计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营运中心,培育或引进5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在某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取得突破,培育出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技术标准;园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专利受理数量力争达到8000件。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跨越发展科技智力型经济,突出创新驱动,实现功能区“产业三配套”,促进功能区经济的整体转型和实力的整体增强。——高技术制造业配套高技术服务业。瞄准科技含量高、增值幅度大的研发服务、软件服务、网络服务、电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等基于高新技术的现代服务业,提高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为高技术研发和制造活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到“十二五”末,高技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技术经纪、技术服务等现代科技中介服务,大力发展与研发、生产经营活动相配套的商务服务业,到“十二五”末,园区总收入中现代服务业将占65%;大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原创动漫和游戏研发设计、动漫加工代工以及原创动漫衍生品生产和推广、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艺术和时尚设计、文化艺术品创意创作,到“十二五”末,园区总收入中文化创意产业将占15%。——生产型服务业配套生活型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是功能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功能区广泛聚集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围绕完善“酒仙桥路—广顺南大街—广顺北大街”沿线的商业综合服务和配套功能,积极打造生活型服务业聚集带;在非政策区的城乡结合部,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形成与园区生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