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2008年4月13日李霞所谓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一个人是否拥有人生智慧,决定了他将怎样度过一生。从前有一个人,胡里胡涂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阎王爷查了好几遍,发现他一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不少,便说:“既然你的一生是这么度过的,我只好把你打发到痛苦的境界里去了。”这人不服,说“这很不公平!我活着的时候,没人告诉我应该怎样生活呀!”阎王爷说:“不对,我曾经三次派人给你传信,叫你珍惜生命,多做好事。”那个人说:“我没看见呀!”阎王爷说:“不会的!你应该看见一个人由年轻变成衰老的模样,这是我派往人间的第一个使者,他告诉你人会变老;第二个使者想必你也见过,他为病痛所折磨,痛苦不已,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生病;第三个使者你也见过,他两眼紧闭,面如灰土,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死去。”那人听后默然无语。是的,衰老、疾病、死亡就是阎王爷派往人间告诉我们生命普遍规律的使者。这个无情的事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呢?在道家主要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著作中,又为我们提供了那些人生智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一、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道家的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其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拥有一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古代先哲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儒家认为,人的生死存亡以及富贵贫贱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此不同,道家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的根源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以极其广博的视野将人的生命放在无限的时空中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是“道”,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是“德”,生命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气”。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终极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现象均根源于此;道家所说的“德”不同于儒家所说的道德、品德之德,而是指人类从宇宙总根源“道”那里所获得的构成自身本质属性的内在特质;“气”被古代思想家看作是构成人和万物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对于生命的形成过程,《老子》的观点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是将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这一生命总根源发挥其生命力从而形成生命的潜能;第二阶段是“道”的生命力开始转化为具体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即“德”;2第三阶段是生命内在特质“德”与物质因素相结合,形成形体;最后,生命体通过其所处的环境“势”来完成其生命的形成,成就具有社会内涵的现实生命。庄子同样将生命看作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谁知当惠施见到庄子时,庄子却正在盘着腿、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十分生气,说“你妻子陪伴你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着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考察人的由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宇宙万物都是由根源性的力量“道”产生的。当大道从无气息转化而为有气息、又从有气息转化为有形体、再从有形体转化为有生命的时候,人就出生了;而当大道从生命的形态转化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的时候,人也就消亡了。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都是大道循环往复的表现,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为死而悲,那是不懂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妻子死了,我不哭泣。”在这里,庄子将生命的形成放在宇宙万物产生的宏阔视野和全过程来考察,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道家这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高处看问题,学会跳出问题之外看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历史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生;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生论人生,而是将人道、人生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生、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看待和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正因为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他们才能提出一套深遂的人生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生死智慧和生命智慧,以下逐一介绍。二、珍重生命、淡泊名利的生存智慧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每个人来到人间以后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如何对待生命这样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只有珍重生命的价值,才能善待生命的存在,进而才能在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好好地生存下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但两者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儒家着重用道德尺度,从人与动物乃至自然万物的区别中来衡量人的生命价值;道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来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来衡量生命本身所固有的价值。道家从两个层次上高度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第一,道家从抽象的意义上肯定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类,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什么地位?其生命有什么价值?老子的回答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说,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就是说,“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因此他的存在非常有价值。老子的“四大”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高扬了人类生命的价值。此后,庄子提出了“天人并生”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都根源于“道”,来源于“道”3的每一种存在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第二,道家从具体的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思想有一种强烈的“重身”、“贵生”倾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在他看来,只有对“身”构成威胁的才是大患,对其它方面如功名利禄等构成威胁的均不足以称为大患,因为这些均是身外之物,得失与否,与生命本身无关。这反映出老子是以“身”即生命作为衡量得失的唯一尺度。庄子同样十分看重人的个体生命,当时普遍存在着重物轻身的人生追求,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下尽殉也”:“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以身殉物、为追求身外之物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价值取向是极不可取的,人若连生命都没有了,身外之物又有何用?《淮南子》继承了老庄重身贵生的思想,提出了“大己而小天下”的观点,认为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贵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其得者”,即得到他最应该得到的东西。而所谓最应该得到的东西,不是指富贵权势,不是指生活享受,而是指守住生命之本,拥有和谐的生命状态。在“我身”(即我的生命)与天下万物的比较中,作者认为“我身”是第一位的,天下万物与我的关系取决于我能否拥有“我身”,只有拥有了“我身”,天下万物对“我”才有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重的往往是名利二字,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利禄,但正如文人们所感叹的那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们纵然拥有了功名利禄,至多也不过数十年而已,何况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需费尽心机、用尽心力,乃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得与所失之间,表面上看可能是前者大于后者,但实际上所得者为“末”,所失者为“本”,是本末倒置。道家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庄子•列御寇》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去拜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炫耀。庄子说:“河边有户人家很穷,这家人的儿子潜入深渊,摸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知道后,让儿子拿石头把它砸了。因为像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长在九重深渊中黑龙的下巴底下。儿子能得到这颗珠子,肯定是碰上黑龙正在打瞌睡。倘若黑龙醒着,这个儿子还能剩下一根头发吗?”庄子借此发挥说:“政治的深不可测决非只是九重深渊,宋王的凶狠也不仅仅是一条黑龙。你能得到十辆车子,一定是碰上他正在打瞌睡;倘若宋王是醒着的,你早就粉身碎骨了!”这个故事意在说明,身外之物再珍贵,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的价值相比。《淮南子》作者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禄是一般人所贪求的,但假如让某人左手拿着代表最高权位的天下版图,而用右手刎颈自杀,会有人愿意吗?恐怕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由此可见,生命比权位更重要。道家对生命的看重,并不仅仅是对肉体生命的看重,更包括对精神生命的看重,这就是强调要维护人性尊严和人格独立,当外在名利与人的尊严发生突出时,应舍弃前者而保全后者。《庄子》一书中讲了很多讽刺性的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为求荣华富贵而丧失人格的人,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用来讽刺他的老同学曹商的。庄子有个同学叫曹商,这个人非常贪婪、势利,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经常用自己通过卑下的手段而得到的东西去嘲讽庄子,结果却被庄子讽刺得无地自容。曹商很善于巴结秦王,一次,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作报酬,派他出使秦国。到了秦国后,他又千方百计地讨得秦王的喜心,秦王赐给了他一百辆车子。曹商非常得意,跑到庄子那里挖苦说;“住在偏僻的小巷里,靠打4草鞋维持生存,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事;与万乘大国的君主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一百辆车子,这才是我的本事。”庄子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替他破脓穿疖的可以得到一辆车,替他舔干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是肮脏卑下的地方,得到的车子就越多。你难得是帮他治疗好了痔疮吗?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子呢?”说得曹商面红耳赤。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人作为一种有人格、有尊严的生命,应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荣华富贵固然好,但人格、尊严更重要;物质享乐固然好,但精神高洁更重要。人对荣华富贵的贪图如果到了不择手段、不讲人格、不顾尊严的程度,那他同行尸走肉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三、顺应自然、恬淡无累的生活智慧(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道家力图从宇宙的根源处来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所谓法自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顺应自然。道家所谓“顺应自然”并非指随心所欲、按照人的本能生活,而是主张在日常行事中保持一颗本然率真之心、从容平常之心和遇事随缘之心。所谓“本然率真之心”,就是指没有矫揉与做作、亦无伪装与欺诈的自然真心,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童心”。人来到人世,原本都有一颗童心,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天真之情和率直之性。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一点一滴地接受着社会环境和成人意识的熏陶,其孩童之心被漫漫裹上一层层外衣,渐渐变得隐蔽、曲折、虚伪和世故。其实,天真比世故更可爱,儿童的可爱首先就在于其天真烂漫、心灵透明。同样,率直较虚伪更难得,人间的真诚与率直密不可分,与虚伪则是两相对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一个人要变得成熟世故并非难事,而要保持一颗率真之心则非易事。惟其不易,老子才万分留恋人类的“赤子之心”,庄子才提倡“率性自然”。所谓“从容平常之心”,就是在遇到任何情况和境遇时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人生在世,不管是达官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要经历一些人生变故。人总是有喜怒哀乐之情,喜得而恶失、喜宠而恶辱、喜誉而恶毁,乃是人之常情;得意便忘形、失意便沮丧,遇宠则骄、遇辱则怒,亦是心之常态。但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是祸福相依、得失相伴、苦乐相随,纯粹的“得”与纯粹的“失”、永恒的“福”与永恒的“祸”、绝对的“乐”与绝对的“苦”都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一道理之后,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不管遇到何种的境遇,都应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保持从容平常之心,就是要像道家所提倡的那样,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做到宠辱不惊、毁誉置外。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