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要点透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⑴原因: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⑵目的:改变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入超的不利局面。⑶状况: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大约40多万箱,掠走3亿至4亿银元。⑷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2、林则徐禁烟⑴背景: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⑵措施:①明察暗访,缉拿烟贩。②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⑶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知识点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要点透视】1、原因:⑴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⑵直接原因:虎门销烟(中国的禁烟运动)。2、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3、经过:⑴第一阶段: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⑵第二阶段: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虎门之战,关天培等战死——英军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淞之战,陈化成力竭牺牲——英军攻占镇江——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4、结果: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重要原因:经济落后,科技落后,武器落后。知识点3:《南京条约》的签订【要点透视】1、鸦片战争后签署的条约条约名称《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签署时间1842年8月1843年1844年签约双方中英中英中美、中法主要内容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⑵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⑶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要点透视】1、原因:⑴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2、战争发动者:英、法为主凶,俄、美为帮凶3、爆发时间及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4、战争过程: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5、结果: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6、签署条约⑴《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⑵《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知识点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要点透视】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并放火烧毁。3、《北京条约》的签订:⑴签订:奕䜣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⑵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知识点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要点透视】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⑴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⑵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⑶所占领土: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⑷影响:沙俄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⑴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⑵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要点透视】21、背景:⑴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⑵内因: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2、起义准备: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3、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4.永安封王:(1)分封诸王:洪秀全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2)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知识点2:定都天京【要点透视】1、势力发展: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但队伍发展至50万人。次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2、定都: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3.《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结果:不可能实现,实际上也没有实行。4.军事行动(1)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现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2)过程: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3)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知识点3:天京陷落【要点透视】1、天京事变(1)表现: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算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2)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2、洪仁玕与《资政新篇》(1)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2)结果: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3、后期主要战役(1)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2)安庆保卫战: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3)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准军的抵抗和反扑。4、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5.运动意义(1)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2)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3)积极性: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要点透视】1、原因: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代表人物3.口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要点透视】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要点透视】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最为强大。3.洋务运动的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第二、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表现为: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结论: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洋务运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1:甲午中日战争【要点透视】1、背景:⑴征服朝鲜使日本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⑵清政府应朝鲜请求镇压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2、概况战役英雄结果丰岛之战清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左宝贵平壤陷落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日本夺取制海权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日本占领旅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战败知识点2:《马关条约》的签订【要点透视】1.签订时间:18952.中国代表:李鸿章3.地点:日本马关4、主要内容⑴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个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⑵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⑶开商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⑷设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5.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知识点3:“瓜分”中国狂潮【要点透视】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2.“瓜分”中国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权利、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3、“门户开放”:⑴背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因忙于与西班牙殖民地争夺,无暇东顾。⑵概况: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早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措施⑶实质:反映出美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⑴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⑵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⑶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⑴措施:组织学会,创办报刊。⑵影响最大的报刊:上海《时务报》(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天津的《国闻报》(严复创办号召国人变法图强)知识点2:百日维新1、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的消息传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2、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3、主要内容:项目法令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4、.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戊戌六君子”遇害,戊戌变法失败。5.影响: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4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1:义和团运动【要点透视】1、背景: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2、性质:19世纪末因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的活动猖獗而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3、主要活动:⑴清政府对其实行“招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