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常规公交网络设计与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常规公交网络与分析总体设计过程一、设计1.线路设计公交线路与公交路线的区别。从范畴上讲,公交线路的概念范畴较公交路线大。1.1设计原则(1)沿主要客流方向开线为了降低线路网的平均乘车距离,应该把客流量最大的线路挑选出来,优先设线,保证设立的公交线路能覆盖这些出行需求最大的路段。(2)优先大流量的直达客流为了降低线路网的平均换乘系数,在设立公交线路时,应该优先大客流的直达客流。所设的线路要尽可能和最大的客流方向一致。(3)线路平均客流不低于最低开线标准。在开设线路前,必须进行乘客数的估算。只有乘客数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才能开设公交线路。这样能够使线路开通后有足够的乘客数,保证较高的公交运输效率,同时才能保证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4)平均满载率尽可能高在满足最低客流标准的待选公交线路中,应当尽量选出客流量最大的线路,优先布线,保证尽可能高的车辆满载率。1.2实现方法通过客流预测(实际RP和意向SP调查SP(StatedPreference)调查和RP(RevealedPreference)调查)获取公交客流量在规划的交通区域里的分布情况,确定一定的控制点,从而确定公交线路的布设和走向。“逐条布线,优化成网”。类似于道路勘测设计的工程。1.3详细设计(1)线路的长度在所规定的范围内。这样便于公交系统更好地组织运营。线路太长,车辆周转时间过长,会使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辆准点率下降,发车、配车都有一定的困难;线路过短,车辆周转过快,客流量可能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公交车的运输效率,经济效益差。所以,在设立公交线路时,应该尽量使线路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关资料建议线路长度以运行30-60分钟,5-15公里为宜,建议采用建设部8-12km的标准。(2)公交线路的布设应该尽可能地选取最短距离的线路。这样才能保证全服务区乘客总的出行时间或乘行距离最短,以保证公交车服务质量。(3)线路开设前,要考察线路的非直线系数。该系数应按照建设部“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的标准执行。(4)要尽量结合城市的公共交通线网状况及相关指标,以使线路的开辟符合线网方面的相关要求。比如,在线网密度方面,建议结合建设部标准“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公里每平方公里;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公里每平方公里。在线路重复系数方面,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系数约定为1.2~1.5。建议公交线路重复系数约定为1.8~2.5;开线时尽量减少重点道路、路段的线路重复,避免在有过度重复线路的道路、路段上开辟线路。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2.场站设计(首末站、中途站和枢纽站)2.1首末站2.1.1设置原则:(1)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2)与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走廊相临近,且便于与其他客运交通方式换乘处(如火车站,客运车站和地铁站)。(3)首末站宜设置在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及等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4)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首末站。精品文档精品文档(5)首末站设置应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800m半径范围内。(6)首末站宜靠近公共交通停车场或保养场。(7)以300m半径计算,公共交通车站服务覆盖面积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中心区覆盖率大于70%;以500m半径计算,中心区覆盖率不得小于90%。(8)在缺乏公共交通首末站用地的地方,可利用建筑物或道路资源安排首末站,但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2.1.2详细设计:(1)首末站的规模应按线路所配营运的车辆总数确定,并宜考虑线路发展的需要。A、每辆标准车首末站用地面积应按100m2~120m2计算。其中:回车道(行车道)和候车廊的用地每辆标准车用地20m2;车队办公用地(含调度管理、职工学习、休息室)每辆标准车2m2~3m2;绿化用地面积不宜小于该站总用地面积的20%。当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所用地狭长、高低错落等不宜使用等情况之一时,可乘以1.5倍以上的用地系数。B、首站在不用作夜间停车时,按该线路全部营运车辆的60%计算;首站如用作夜间停车,用地面积应按该线路全部营运车辆计算,不宜小于1000m2。首站站务房面积不宜小于35m2。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宜因地制宜。C、末站用地面积应按线路全部营运车辆的20%计算。末站站务房面积不宜小于20m2。(2)首末站的设计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首末站设计内容设施首站末站信息站牌√√广告牌**服务公用电话√×无障碍设施√√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候车廊√*座椅√×公厕√×非机动车存放√*机动车停车换乘*×安全环保隔离护栏**照明√√监控√×消防√√绿化√*运营管理站场管理室√×线路调度室√√智能监控室√×司机休息室√×卫生间√×茶水间√×清洁用具杂务间√×停车坪√√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回车道√√抢修和低保√×注:“√”表示应有的设施,“*”表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示可无的设施。(3)首末站的入口和出口应分隔开,且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出入口宽度应为标准车宽的3倍~4倍。当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应能目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4)首站候车廊规模和构成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A、候车廊应在明显的位置设置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B、候车廊廊长应为以6m的整数倍,且不宜小于18m。C、站亭高度不宜低于2.5m,站亭顶棚宽度不宜小于1.5m,且不应超出顶棚宽度。D、当多块站牌竖向排列,最上面站牌顶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2.2m,最下面站牌底边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4m。E、站台长不应小于两辆标准车长加上车辆前、中、后各5m的基准,宽度不应小于2m,且应高出地面0.20m。站台应采用水泥混凝土材料,厚度不小于0.15m。F、站台可设置隔离护栏,护栏离站台靠马路边缘不宜小于0.2m,护栏宜选用不锈钢材料。2.2中途站2.2.1设置原则(1)中途站候车廊(亭)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应与规划路网及客运枢纽站等相结合。(2)中途站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客流集散点上,宜与过街通道、其他交通方式近距离衔接。(目的是降低乘客的步行距离)(3)中途站应沿街布置,站址宜选择在能按要求完成营运车辆的安全停靠、便捷通行、方便乘车三项主要功能的地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2.2详细设计(1)在路段上设置中途停靠站时,上、下行对称的站点宜在道路平面上错开,叉位设站。(防止因公交车的停靠使道路车道压缩)在主干道上,快车道宽度大于或等于22m时可不叉位设站。道路绿带或路肩较宽时,宜采用港湾式中途站。(2)同向或异向换乘距离: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3)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附近设置中途站时,宜在过交叉口50m以外。在大城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上,宜设在100m以外。郊区站点与平交口距离应参照公路等级的停车视距标准,一级公路宜设在160m以外,二级及以下公路宜设在110m以外。(4)多条公交线路重复经过同一路段,中途站宜并站设置。当不符合下列条件时,宜分设车站。A、主要集散站的共站线路不宜超过12条或高峰小时最大通过车数不宜超过120辆。(至于在设计过程中的操作如何)B、中等规模中途站共站线路不宜超过6条;C、一般规模中途站共站线路不宜超过3条。(5)多条公交线路分设车站时,相距不宜超过50m。(6)中途站的平均站距宜为500m~600m。市中心区站距宜选择下限值;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的站距宜选择上限值;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站距可大于上限值。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公共交通方式市区线(M)郊区线(M)公共汽车与电车500-800800-1000公共汽车大站快车1500-20001500-2000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800-10001000-1500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1000-120001500-2000精品文档精品文档(7)中途站候车廊前必须划定停车区。A、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线路行车间隔在3min以上时,停车区长度宜为1.7倍标准车长(常见有10米、12米、13.7米,15米,)加前后各5m的安全距离;B、线路行车间隔在3min以内时,停车区长度为两辆1.7倍标准车长加车间距5m和前后各5m的安全距离;C、若多线共站,停车区长度不应大于三辆1.7倍标准车长加车间距各5m和前后各5m的安全距离,停车区宽度一律为3.5m。D、在中小城市,通过该站的车型在两种以上时,均按最大一种车型的车长计算停车区的长度。(8)在车行道宽度小于10m的道路上设置中途站时,宜建避车道。A、沿路缘处向人行道内成等腰梯形状凹进不应小于2.5m,在车辆较多、车速较高的干道上,凹进尺寸不应小于3m。B、开凹长度应按(7)条计算。(9)快速路和主干道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应采用港湾式布置。A、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按(5)计算;B、在设有隔离带的40m以上宽的主干道上设置中途站时,可不建候车廊;C、城市规划和市政道路部门应根据城市公交的需要,在隔离带的开口处建候车站台,其设计应符合本规范(7)条的规定。D、当隔离带较宽大于3m以上时,可减窄一段绿带宽度,作为港湾式停靠站。减窄的一段长度不应小于二辆营运车同时停靠的长度加上安全距离,宽度不应小于2.5m。中途站设计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设施中途站分类小型站中型站大型站信息设施站牌√√√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广告牌—√√便利设施无障碍设施√√√候车廊*√√座椅*√√自行车存放—*√安全隔离护栏—**照明√√√注:①小型站是指6条线路以下,中型站是指7~12条线,大型站是指13条及以上。②“√”表示必须,“*”表示视具体情况可选,“—”表示可无。2.3枢纽站2.3.1设计原则(1)多条道路公共交通线路共用首末站时应设置枢纽站。(2)枢纽站可按到达和始发线路条数分类。2条~4条线路:小型公交枢纽;5条~7条线路:中型公交枢纽;8条线路以上:大型公交枢纽。(3)枢纽站的设计应方便换乘、保障安全、减少交通冲突,并应具备停车和低级保养及小修功能。枢纽站内进出车辆和行人流量大,必须保证通行安全,尽可能缩短乘客换乘步行距离,同时,还要保障运营车辆的技术性能和调度管理要求,因此,枢纽站还兼具停车场和保养场的部分功能,承担该枢纽站服务的线路车辆停车、低级保养及小修任务。(4)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站应选址于客流集中地段,尽可能远离主干道,与城市道路系统有通畅便捷的通道连接。(5)枢纽站应进出车道分离、人车分离,宜右进右出,具备足够的转弯半径。人行通道应尽量减少与机动车通道平面交织,与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有机衔接整合,综合布局使用,保障行人安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6)换乘人行通道设施建设可视需要和条件许可选择平面、架空、地下等设计形式。(7)应配套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停车场。为了发挥道路公共交通容量大、占地少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出行转向公共交通方式,枢纽站应配套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停车场,以方便存车换乘。(P+R换乘)(8)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站综合用地应满足规划线路运营规模要求,每辆标准车不应小于200m2,并预留发展用地为宜。(9)枢纽站站房面积应根据运行线路条数、车辆数量的规模确定。满足路队办公、线路调度、智能化监控、职工学习和休息及生活设施需要。A、2条~4条线路枢纽站站房面积不宜小于35m2,若配置智能监控室,则另加8m2。B、5条~7条线路枢纽站站房面积不宜小于90m2,其中场站管理室15m2,线路调度室30m2,智能监控室15m2,司机休息室15m2,卫生间10m2,茶水间5m2。C、每增加3条线,需增加站房面积10m2。若配置智能监控室,则另加10m2。(10)枢纽站的发车区始发港湾站的数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